中国制造的新基准

  2019年,全球“灯塔工厂”网络新添28名成员,总数升至 44 家。这些企业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普及, 包括数字化、自动化、高级分析和预见性分析、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以及工业物联网等;在新浪潮中,中国的制造业维持乃至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部分中国制造商已跃居世界先进之列。

  麦肯锡资深专家、清华麦肯锡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侯文皓告诉《21CBR》记者,在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方面,“灯塔工厂”走在世界最前沿,这些成熟的示范案例,亦为国内中小制造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范本和经验。

  如何定义全球语境中的“灯塔工厂”?

  从定义上来看,“灯塔工厂”指的是成功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从试点阶段推向大规模整合阶段的工厂,部署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其财务、运营效益和环保方面都收获显著。

  其中,四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实现重大影响、成功整合多个用例、拥有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在关键的推动因素中表现优异(例如管理变革、能力构建以及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生态圈展开协作)。

  自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就与我们展开“灯塔搜寻”的項目,共同追踪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制造进程:

  一方面,我们基于切实可见的成果和用例,对全球多个行业的1000多家公司,进行评估和实地走访,评选结果提交至专家独立委员会,进行最终甄选,寻找出这些领军企业;另一方面,识别出其他制造商落后于“灯塔工厂”的关键原因,借此帮助陷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试点困境中的企业,缩小领跑者与落后者之间的差距,复制领先企业在工厂端、价值链端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作为全球的“制造工厂”,中国领先企业的表现如何?

  中国企业获得非常好的成绩,44家“灯塔工厂”中有12家位于中国,营收占到全部总额的58%,数量和营收均位排名全球第一。

  可圈可点的是,中国“端到端”灯塔工厂的数量也占全球半壁江山。“端到端”的关键特征是,能做到与价值链上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共同重塑客户体验。

  可从三方面概述中国企业领先的原因:首先,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品牌竞争压力大,电商业务更是蓬勃发展,倒逼企业必须加强数字化转型速度,实现端到端的打通,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其次,从宏观环境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财政补贴、人才培养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方向加速行动;第三,我们拥有的生机勃勃数字化生态圈,无论是创新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还是“工程师红利”即人才梯队的储备,都为中国的技术创新带来良好环境,促使其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

  不过,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众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方面,需要更多投入以及更大外部支持。

  在新的工厂时代,中小制造企业群体的生存策略是什么?

  数据显示,12%的全球“灯塔工厂”,年收入低于1亿美元,可见“灯塔”之路并非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导入“数字化”,同样可以带来成功。

  个人分享几点看法:

  第一,技术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本地或者开源技术的供应商,在项目选择上要“少而精”,力争投资回报控制在两三年之内。从我们观察到的样本看,成功的中小企业在项目选择上是非常谨慎的。

  第二,“船小好调头”,在组织层面上,要能快速试错和迭代,高效完成项目,尤为关键的是,能起用年轻的工程师和一线主管作为主力,去推进数字化转型。实践证明,若高管给予充分授权和支持,并维持高效沟通,会加快决策的落地。

  第三,中小企业可利用自身“小而美”的特点,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从韩国中小企业研究样本分析,政府给予这类企业的支持力度反而超过大型企业,值得我们借鉴。

  在搭建组织架构、激发员工潜力方面,相比传统流水线工厂的做法,“灯塔工厂”区别在哪里?

  从观察来看,“灯塔工厂”有很多好的管理实践值得学习,他们帮助员工脱离传统流水线上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引导其将精力放在更为复杂、有成就感的任务上,培养其核心技能。

  有将近33%的灯塔企业与研究机构或大学合作,招募数字化人才,联合对员工开展技术培训;71%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培训学院或数字化能力培训中心;跨职能的敏捷工作小组也是亮点之一,激励员工联合研发新的数字项目,重新定义成败,鼓励在试错中获得经验成长,增强信心和动力迎接新项目的到来。

  我们还看到部分实际案例,比如有的企业开发出专项APP,里面有3000个左右涉及数字化问答的游戏项目,鼓励员工不断闯关升级,根据回答的正确率获得奖励,分类为从士兵到将军等不同级别,从而遴选转型骨干,再开展进一步的线下培训。总之,持续性的终身学习是关键所在。

  全球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制造业的挑战前所未有,有怎样的建议给到企业?

  危中有机,这次疫情会引发更多企业思考数字化的真正意义,重新审视机遇,帮助自身未来更好发展,个人有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打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研发和建模等,完善生产线流程,促使企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生产出来。譬如,当下有些企业很快能生产急需的供氧设备或者口罩等,得益于强大的内功修炼和高效运营基础;

  其次,供应链的打通非常关键,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环境更为多变,透明的供应商、生产线以及物流管理成主流趋势,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更好配置资源,高效完成计划、寻源、生产和交付任务;

  再次,推进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提供柔性自动化率,提升工作效率,加速办公室流程的无纸化进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