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分到开放:电信业“革命”升级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拆分,开放,电信业,升级
  • 发布时间:2011-01-20 14:05
  现在电信行业兴起的开放潮流,一方面推动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整合了更多的产业链资源。电信运营商与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是电信发展史上少有的局面。从拆分重组到开放共赢,电信运营商的生存法则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刊记者 豆瑞星

  电信行业的垄断一直备受争议。上网费用高、通话费用高、固话月租费高等都被广为诟病,电信运营商在舆论上似乎从来没有得到宽恕。然而现在电信运营商打出了“开放”旗号,建设开放平台,与产业链各方合作共赢,使其少有地在舆论上赢得了主动。

  电信运营商的“开放”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信运营商意识到产业链发生的巨大变革,已不再简单是电信设备商——电信运营商——用户这样简单的三步走的模式,更多的产业链主体加入其中,产业链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越了电信运营商的控制范围。已往的“封闭花园”模式不再适合形势的需要,用开放精神整合产业链资源是电信运营商在新的形势下争取市场主导权的唯一选择。

  不论是否出于自愿,开放模式引发的变革都是深层次的,触及到了电信行业根本的生存法则。电信行业的变革往往是由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拆分重组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现在的开放则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运营商主动迎接市场竞争。从拆分到开放,电信运营商在塑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上,变被动为主动,“革命”升级。

  拆分重组的弊端

  电信行业的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技术上,电信行业具备网络型经济特性,即网络的总成本与覆盖的服务地域的面积成正相关,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全程全网性,即为实现通信的无障碍和全国覆盖,客观上要求网络覆盖的完整性和整个生产过程的统一性;网络正效应性,即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的增加,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效用亦随之增大,正是由于这种效应,电信运营商不惜一切代价地建设、扩大网络,争夺客户。

  在经济上,电信行业具备规模经济特性,电信网络一次性建设成本极高,但是成本不会复制,一条通信线路被一个用户使用和被一万个用户使用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边际成本很低,规模效应明显;范围经济特性,即增加新的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成本要低于单独生产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成本的沉淀性,即电信网络的建设成本只能通过运营商来收回。

  因此,电信行业的垄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电信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完全垄断是不经济的。为了保持电信行业的适度竞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采用行政手段对电信行业进行干预,拆分和重组是主要的形式。

  电信行业经历了数次拆分和重组。从1993年成立中国联通以打破邮电垄断,到2008年电信行业重组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格局几经变迁。然其背后一直有一条主线:即通过拆分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而通过重组则缓解竞争过度,保持电信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电信行业的改革一直在拆分和重组上左右摇摆。

  2008年的电信行业重组有其合理性。“六合三”方案既保证了电信经营的统一性,又通过全业务竞争缓解了垄断。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虽没有改变,但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却各自拥有自己的明显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2010年10月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言论认为,随着全业务经营、3G网络建设及业务发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实现了电信业务收入6.5%以上增长,企业间经营差距明显缩小,市场竞争格局逐步优化,电信体制改革重组初见成效。

  不过拆分重组无法改变竞争主体的国有控股,国家既要考虑市场竞争的效率,又要考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当两者矛盾时,或者牺牲市场效率换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或者牺牲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换取竞争效率,都会带来问题。前者牺牲市场竞争效率,后者任由无产权约束的恶性竞争发展,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

  所以拆分重组这样的自上而下的“革命”有其局限性。现在电信行业兴起的开放潮流,一方面推动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整合了更多的产业链资源,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电信运营商与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是电信发展史上少有的局面。从拆分重组到开放共赢,电信运营商的生存法则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向互联网靠拢

  电信运营商打出开放旗号,说明其开始摒弃传统的封闭思维,主动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带来。当前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之下,电信与互联网的融合加速,电信行业逐渐“去电信化”,即电信传统的语音业务逐渐萎缩,以互联应用为特征的增值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向互联网靠拢,是新时期电信运营商的战略抉择。

  首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信运营商管道化风险加剧。以英国为例,2007年英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产生的流量占其移动互联总流量的60%。但后来由于互联网公司的加入,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互联网企业开发的应用,到2009年,由英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流量只能占到移动互联总流量的20%,英国电信运营商在相当程度上被“管道化”“边缘化”。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电信运营商有可能不再是天然的产业链中心。在话音和短信时代,电信运营商是产业链中天然的中心环节,这种情况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终端设备商、互联网服务商等,都可能成为产业链的中心,应用商店出现后,这种形势更明朗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二是移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数据流量形成新的挑战。中国移动面临扩容的压力和收费模式的挑战。电信收费不像电力系统按用电流量收费,而是采用包月、套餐。全球电信运营商收费对流量都不限量,用多用少与收入关系不大。巨大的数据流量不能转化为收入,而收费的是别人,电信运营商就容易被边缘化。

  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内容应用不断增值,同时管道价值不断贬值的历史。互联网的主流商业模式是免费模式,即通过提供免费的内容和应用获得用户,然后通过广告等其他方式向企业收费,用户是直接受益者。现在用户上网最大的门槛是宽带费用,而这部分费用是由电信运营商收取的。因此,降低管道成本,是广大网民的需求,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的需求,也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电信运营商不能成功转向互联网,还是依靠管道,那将来的盈利风险会越来越大。

  当前,互联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已经形成了正面竞争,并且获得了竞争优势地位。以通信为例,腾讯QQ目前的用户超过6亿,每天平均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375亿,这对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不可避免会形成冲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推出了大量的免费软件和应用,很多都支持VOIP、在线视频、多人社区、信息交换等功能,其数量之丰富、功能之实用,电信运营商很难招架。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咄咄逼人”,电信运营商需要主动进军互联网,发挥自身用户数量大、管道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用户优势转化为平台优势,夺得市场主导权。

  开放举措

  运营商进军移动互联网,选择开放策略,有其必然性。3G时代应用程序数量大大丰富,依靠电信运营商自己的力量,很难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即使采用移动梦网那样的封闭模式与一部分SP或者CP合作,也无法应对其他SP或者CP带来的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机会无处不在。SP或者CP并不一定需要跟运营商合作才有机会,它们还可以跟终端厂商合作,利用终端厂商所提供的开放平台来获利。电信运营商不再是唯一的途径。

  中国移动率先改革,原来移动梦网对SP或者CP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对SP或者CP实行集中管理,SP或者CP必须让渡很多权利才能够与中国移动合作。MM(Mobile Market,简称MM)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其向所有的SP或者CP开放,还向个人开发者开放,完全打破了过去的“封闭花园”模式。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开始跟进。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同样倡导开放共赢,而且开放得更彻底,即除了向电信的用户开放,还向移动和联通的用户开放。而且中国移动的MM重点针对移动TD网络中终端开放,而中国电信则向全部终端开放。中国联通于2010年11月10日推出了沃商店,暂时不向移动和电信用户开放,但是对开发者完全开放,开发者对自己开发的软件具有自主定价权。

  中国移动的OPhone手机操作系统也采用了开放策略,大大降低了终端厂商的终端制造成本和技术开发门槛。还向应用开发者开放,开发者可在操作系统基础上自由开发应用。

  WIMS项目也是中国移动的开放举措之一,中移动利用WebIMS技术正在打造一个通信能力的开放平台。通过开放API和Widget等,中国移动能够将IMS网络和业务能力提供给应用开发人员。

  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开放举措不局限在上述方面,开放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发展的“关键词”。虽然电信运营商实现向互联网的转型,还需要在企业组织架构、文化、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但是以开放精神为先导,电信运营商已经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而且更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正在逐渐融入到市场竞争之中,从“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垄断的嫌疑大大减少。希望有一天,互联网能够以其开放精神彻底融化电信行业的垄断积弊,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而电信运营商也能够以其自身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展示出新的风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