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战略转型看两化深度融合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企业战略,转型,深度融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20 14:28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如果把在战术层面融合视为浅度的融合,那么在战略层面融合,可以算是深度融合;如果把应用意义上的融合算作浅度融合,那么在转型意义上融合,可称之为深度融合。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主要是深度融合。对企业来说,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切入点是企业战略转型,信息化要发挥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的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如果把在战术层面融合视为浅度的融合,那么在战略层面融合,可以算是深度融合;如果把应用意义上的融合算作浅度融合,那么在转型意义上融合,可称之为深度融合。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让两化在战略转型层面发生融合,融合的深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深度融合,具体到企业,就是将两化融合落实在企业战略转型上。其中有一系列疑难问题,有待深入认识和解决。
企业、信息化与战略转型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何谓企业战略,何谓信息化战略,二者是什么关系?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提出信息化战略,自然顺理成章。具体到企业,也有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然而细究起来,对企业来说,信息化战略是什么意思?因为与信息化战略并称的,还有企业战略。这就形成一个企业有两个战略的现象:一个是企业战略,一个是信息化战略。
这带来进一步的疑问,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还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似乎都不准确。观察企业制定的信息化战略的具体内容,独立于企业战略单独制定的,说的多是信息技术应用,再向深度发展就是支撑主营业务、决策支持等,或实现集成、流程再造、柔性化等等。
老板怎么看信息化战略?据我观察,当信息化战略独立于企业战略时,老板更多关注的是企业战略,而非上述意义的信息化战略。老板如果真的认为信息化算得上战略,他早就自己亲自过问,或建立CIO制度了。事实上,老板经常让一位副总牵头,代表这件事具有某种程度的战略性,而具体做还是让职能部门(如IT部门或信息中心来做)。差别往往只是在于让不让业务部门参与、甚至主导。即使让业务部门主导信息化,也不等于使之战略化。因为这些业务部门本身,很可能只是企业战略的执行部门。
战略终归要落实在规划上,在实施中,问题暴露得就更明显。例如,企业规划与信息化规划,究竟是一个规划,还是两个规划;在企业规划之外,另搞一个独立的信息化规划,究竟代表对信息化的重视,还是代表对信息化重视得还不够。至少在中央企业中,这两种情况视具体条件不同,都可能成立。
为了避免二者矛盾,提出将信息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这比搞两个战略,在融合方面应该说进了一步。但是,将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融为一体,只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第一步。真到了融合的深水区,人们就会发现,形式上的融合已经不起作用了,以信息化现在普遍所处的弱势地位,融为一体往往变成:企业战略既定不变,信息化只不过围着这个不变的中心转,真的被“化”没影了。
这种情况在客观上要求搞信息化的人必须反思自己。不是反思自己提不高信息化战略地位,而是反思自己为什么搞不懂企业战略。这两个问题是连带着的。人们很少能从搞信息化的人嘴里,听到透析企业战略的一二三,无非是跟着老板鹦鹉学舌。搞信息化的人说不清楚企业战略的所以然,是他们无法深度推进信息化的主因。
这个问题不解决,搞信息化的人在老板跟前就说不上话,谈深度融合就没有基础。
其次,何谓转型,也是个模糊概念。
信息化战略对企业来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类比的话,农业工业化战略(也就是产业化战略),主要指对农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和经营等等,则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就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经营。转型确实有这个含义,但搞信息化的人,动不动就把转型说成IT转型,既不事关企业竞争力,也不关利益调整,更言不及改革制度之义。
从老板的耳朵听起来,这样的IT转型往往代表着信息化本身的转型,并不是他所思考的企业转型。老板心目中的转型,更接近博西迪和查兰写的《转型》中提到的事情。但《转型》这本书本身有它的问题,在战略上不如波特清晰,在信息化上不如德鲁克敏锐。作为《转型》核心的商业模式近于模糊概念,作者只是经验式地、形式化地谈转型,并未提炼出转型在企业战略上的实质内容,尤其不具有站在信息化战略高度看出的实质内容。
《转型》代表着传统思维的天花板。什么是企业战略意义的转型,至今仍是老板的思维盲区。抓住这个盲区,用信息化思路,推动老板和企业一起实现战略转型,这其实是信息化在深度融合阶段的重大机遇。
信息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的正解
下面,我直截了当地说出个人正面的理解,这可能只是对我个人而言的“正解”。但至少现在我对这样的理解坚信不疑。
企业战略,又称企业竞争战略,按传统的理解,归结起来无非“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又称标歧立异)两大基本类别。这是波特做出的战略层的最高概括。往战略之上进一步抽象,就是钱德勒总结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成本领先,大致对应规模经济;差异化,大致对应范围经济。老板的念头,一般来说,是围着这个转的。因为这两者,被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两大原动力。搞信息化的人不围着原动力转,不在原动力上有影响老板的独到见解,就难怪要围着老板转,老板说什么是什么了。
道行深一些的老板当前的困惑在于,到底是要引导企业继续走“中国制造”的路,也就是成本领先的规模经济之路,还是引导企业走“中国创造”的路,也就是差异化的范围经济之路。在当前条件下,前者强在销量和收入,而后者强在利润。由于种种原因,这是一个各有利弊的两难选择。前者难在利润太低,后者难在成本过高。
信息化在这件事上可以帮什么忙呢?搞信息化的人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上,向企业指出、向老板指出:波特的企业战略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信息化可以带来新的企业战略。
具体来说,“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两难冲突,是以传统工业化为存在总前提的。因为在传统工业化条件下,大规模与定制,二者势同水火,难以得兼。但是被波特否定的夹在中间战略(相当于大规模定制战略),却在信息化条件下“复活”成普遍的新企业战略。这是大多数老板没有看穿的问题,是老板的思维盲区,也是信息化转型的实质所在。
企业要摆脱中国制造类型的困境,不是简单转向传统范围经济(经常被简单化、误解为多角经营),因为那很容易成为新的小农经济,而是转向与规模经济结合的数字范围经济。信息化的真正战略效力,就在于可以打破波特的魔咒(认为“夹在中间”战略不可行),可以做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兼得。这是战略性地利用信息化的正途,是发挥信息化所长。
在这个层面上,根本不存在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区别。这是CIO站在老板角度思考问题应达到的境界。为老板解了这个难,信息化就不再是帮闲,而是帮忙了。我个人认为,两化深度融合,就是要往这个方向深入。
……
“十二五”期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主要是深度融合。对企业来说,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切入点是企业战略转型,信息化要发挥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的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至少可以有两个角度的理解:如果把在战术层面融合视为浅度的融合,那么在战略层面融合,可以算是深度融合;如果把应用意义上的融合算作浅度融合,那么在转型意义上融合,可称之为深度融合。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让两化在战略转型层面发生融合,融合的深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深度融合,具体到企业,就是将两化融合落实在企业战略转型上。其中有一系列疑难问题,有待深入认识和解决。
企业、信息化与战略转型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何谓企业战略,何谓信息化战略,二者是什么关系?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提出信息化战略,自然顺理成章。具体到企业,也有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然而细究起来,对企业来说,信息化战略是什么意思?因为与信息化战略并称的,还有企业战略。这就形成一个企业有两个战略的现象:一个是企业战略,一个是信息化战略。
这带来进一步的疑问,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还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似乎都不准确。观察企业制定的信息化战略的具体内容,独立于企业战略单独制定的,说的多是信息技术应用,再向深度发展就是支撑主营业务、决策支持等,或实现集成、流程再造、柔性化等等。
老板怎么看信息化战略?据我观察,当信息化战略独立于企业战略时,老板更多关注的是企业战略,而非上述意义的信息化战略。老板如果真的认为信息化算得上战略,他早就自己亲自过问,或建立CIO制度了。事实上,老板经常让一位副总牵头,代表这件事具有某种程度的战略性,而具体做还是让职能部门(如IT部门或信息中心来做)。差别往往只是在于让不让业务部门参与、甚至主导。即使让业务部门主导信息化,也不等于使之战略化。因为这些业务部门本身,很可能只是企业战略的执行部门。
战略终归要落实在规划上,在实施中,问题暴露得就更明显。例如,企业规划与信息化规划,究竟是一个规划,还是两个规划;在企业规划之外,另搞一个独立的信息化规划,究竟代表对信息化的重视,还是代表对信息化重视得还不够。至少在中央企业中,这两种情况视具体条件不同,都可能成立。
为了避免二者矛盾,提出将信息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这比搞两个战略,在融合方面应该说进了一步。但是,将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融为一体,只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第一步。真到了融合的深水区,人们就会发现,形式上的融合已经不起作用了,以信息化现在普遍所处的弱势地位,融为一体往往变成:企业战略既定不变,信息化只不过围着这个不变的中心转,真的被“化”没影了。
这种情况在客观上要求搞信息化的人必须反思自己。不是反思自己提不高信息化战略地位,而是反思自己为什么搞不懂企业战略。这两个问题是连带着的。人们很少能从搞信息化的人嘴里,听到透析企业战略的一二三,无非是跟着老板鹦鹉学舌。搞信息化的人说不清楚企业战略的所以然,是他们无法深度推进信息化的主因。
这个问题不解决,搞信息化的人在老板跟前就说不上话,谈深度融合就没有基础。
其次,何谓转型,也是个模糊概念。
信息化战略对企业来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类比的话,农业工业化战略(也就是产业化战略),主要指对农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和经营等等,则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就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经营。转型确实有这个含义,但搞信息化的人,动不动就把转型说成IT转型,既不事关企业竞争力,也不关利益调整,更言不及改革制度之义。
从老板的耳朵听起来,这样的IT转型往往代表着信息化本身的转型,并不是他所思考的企业转型。老板心目中的转型,更接近博西迪和查兰写的《转型》中提到的事情。但《转型》这本书本身有它的问题,在战略上不如波特清晰,在信息化上不如德鲁克敏锐。作为《转型》核心的商业模式近于模糊概念,作者只是经验式地、形式化地谈转型,并未提炼出转型在企业战略上的实质内容,尤其不具有站在信息化战略高度看出的实质内容。
《转型》代表着传统思维的天花板。什么是企业战略意义的转型,至今仍是老板的思维盲区。抓住这个盲区,用信息化思路,推动老板和企业一起实现战略转型,这其实是信息化在深度融合阶段的重大机遇。
信息化引领企业战略转型的正解
下面,我直截了当地说出个人正面的理解,这可能只是对我个人而言的“正解”。但至少现在我对这样的理解坚信不疑。
企业战略,又称企业竞争战略,按传统的理解,归结起来无非“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又称标歧立异)两大基本类别。这是波特做出的战略层的最高概括。往战略之上进一步抽象,就是钱德勒总结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成本领先,大致对应规模经济;差异化,大致对应范围经济。老板的念头,一般来说,是围着这个转的。因为这两者,被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两大原动力。搞信息化的人不围着原动力转,不在原动力上有影响老板的独到见解,就难怪要围着老板转,老板说什么是什么了。
道行深一些的老板当前的困惑在于,到底是要引导企业继续走“中国制造”的路,也就是成本领先的规模经济之路,还是引导企业走“中国创造”的路,也就是差异化的范围经济之路。在当前条件下,前者强在销量和收入,而后者强在利润。由于种种原因,这是一个各有利弊的两难选择。前者难在利润太低,后者难在成本过高。
信息化在这件事上可以帮什么忙呢?搞信息化的人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上,向企业指出、向老板指出:波特的企业战略是有历史局限性的,信息化可以带来新的企业战略。
具体来说,“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两难冲突,是以传统工业化为存在总前提的。因为在传统工业化条件下,大规模与定制,二者势同水火,难以得兼。但是被波特否定的夹在中间战略(相当于大规模定制战略),却在信息化条件下“复活”成普遍的新企业战略。这是大多数老板没有看穿的问题,是老板的思维盲区,也是信息化转型的实质所在。
企业要摆脱中国制造类型的困境,不是简单转向传统范围经济(经常被简单化、误解为多角经营),因为那很容易成为新的小农经济,而是转向与规模经济结合的数字范围经济。信息化的真正战略效力,就在于可以打破波特的魔咒(认为“夹在中间”战略不可行),可以做到成本领先与差异化兼得。这是战略性地利用信息化的正途,是发挥信息化所长。
在这个层面上,根本不存在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区别。这是CIO站在老板角度思考问题应达到的境界。为老板解了这个难,信息化就不再是帮闲,而是帮忙了。我个人认为,两化深度融合,就是要往这个方向深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