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国电影一样,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一种由外向内的张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有许多影片在国外获得大奖,但在国内却始终默默无闻。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实践者们从一开始就尝试着与国际接轨,以至于“画廊”、“艺术空间”、“当代艺术家”、“策展人”等外来词在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十分盛行。
到底何为现当代艺术?这是一个千人千面、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但是,如果观察不同年代艺术家群落在2010年的表现,倒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毕竟,艺术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与历史。
因此,收藏艺术品,除了看重艺术家的修养、绘画的创新性和技艺之外,更重要的是将作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判断出其是否属于时代的代表作,是否属于该艺术家整个艺术生涯的重要作品。
20年代艺术家作品成“硬通货”
安涅丝艺术发展公司发布的《2010年度现当代艺术研究报告》显示,从2006年至2009年,尤其是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大多数现当代艺术作品的价格都出现下滑,而上世纪20年代艺术家的作品却一直攀升,直到2009年达到增幅的最大值。这说明在2009 年金融海啸的影响下,藏家购买艺术品非常冷静,回归了对艺术史的尊重。上世纪20年代以及少部分30年代艺术家,尤其以赵无极、朱德群为代表的作品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硬通货”。
赵无极的《教堂风景》,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拍出1597.88万港元。这位出生于北京、发迹于法国的画家继承着父亲作为业余画家的细胞,以含蓄、文雅的风格诠释着一种大家风范,算得上是20世纪画坛上最为杰出的抽象主义大师之一。
朱德群不仅是20后的代表,也是中西画兼修的典型。“他的画作让人想到了诗意,而西方人绘画则带给人哲理”,跟随朱德群25年的策展人戴浩石表示,“作为升华的抽象与变化炫目的画家,朱德群属于一个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朱德群作品的价格开始启动,不少藏家开始收纳。2000年后,其油画价格一路飞涨。据了解,朱德群的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市场行情各不相同,目前藏家比较偏爱其1990年之前的作品,尤其是早期明亮色块的作品,在朱德群的创作生涯中,这个时期被称为他的“宝石时期”。
60年代艺术家继续看涨
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艺术家在2008年、2009年均价降幅不大,然而在总成交额上,2009年出现滑坡,尤其是60年代艺术家。然而,到了2010年,60年代艺术家又开始反弹。
当然,这同中国的收藏圈有紧密的关系。实际上,中国收藏圈可以分为两个群落:其中一个比较保守,出手大都是10年代左右的艺术家名作,这些艺术家大都已经被艺术史立传;另一群落则较为大胆,比较关注国际风向,偏好50、60年代艺术家的作品。
从2010年市场来看,60年代艺术家作品均价大幅上涨。对此,安涅丝艺术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60年代艺术家的作品还将看涨。
首先,以美国为中心的欧美艺术观,仍是全球现当代艺术的主流;其次,60年代出生的藏家正在出现,他们更能接受新的审美;第三,由于时代经历的磨练,60年代人具有创新性和冒险性。如果说艺术品的金融化趋势已经成为事实,无疑这一代人最能与此接轨。
扳着手指一数,不少60年代艺术家已经是身价不菲的“大腕”,比如1963年出生的方力钧、杨少斌、刘小东、韦蓉、忻东旺,还有1962年出生的岳敏君,1964年出生的曾梵志、刘野等等。
就拿方力钧、刘小东来说,2010年其作品每平米均价较2009年分别上涨1086.5%和578.7%。
方力钧的作品大多以时间命名,似乎在以另外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人生。而曾梵志则在作品里有着纯净的用色,插图式的构图,人物形象却是机械化的沧桑,有着圆睁的凌厉双眼,两相对比,构成一个奇特而又矛盾的画面。
并非“物以稀为贵”
在世的艺术家和过世的艺术家相比,谁的作品价值高?
按理说,过世艺术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其价格高于在世艺术家作品理所当然,但是最重要的还得看作品本身,如果是一位被时代淘汰的艺术家,即便过世,其作品的升值空间也不会很大。
回顾那些因艺术家离世而引起作品价格攀升的情况,不难发现,稀缺性和作品的价值发现是其价格上涨的主因。比如沙孟海去世前,一幅四尺整张的作品价格一般在3000元,而在2005年时,相同尺幅价格是10万左右。
最为典型的是陆俨少,1993年去世前,其作品一平尺价格在2000至3000元,去世后五至六年上涨到1至2万元一平尺,十年后之后的价格为7至8万元一平尺。
从2010年拍卖公司单品成交额上来看,陈逸飞的两件作品拔得了头筹。其中1986年所作的《弦乐四重奏》在香港佳士得拍得5368万元人民币,1988年所作的《二重奏》在保利春拍上拍出4592万元的高价。
艺术家离世对于作品价格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惟一的动力,这要结合画家的综合情况,以及市场对于遗作的操作情况。
就拿陈逸飞与曾梵志相比较,他们都是一流的艺术家,艺术历程上可谓并驾齐驱。纵观这两位艺术家在2000~2010年11年的市场状况,曾梵志作品上拍的数量大于陈逸飞,平均价格也高于陈逸飞。这说明当代艺术不再是物以稀为贵,而是实力的博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