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沽空工行H股 反手频炒民生银行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摩根士丹利,沽空,工行H股,民生银行
  • 发布时间:2011-07-18 09:27
  7月6日以来,受战略投资者减持和评级机构唱空影响,内资银行股在香港连日下跌。同时,出于对地方债危机产生的恐慌,中国香港市场内地银行股遭“空军”袭击的说法流传甚广。

  机构在故意唱空内地银行股?《投资者报》记者发现,内地银行股被做空的逻辑并不成立。截至7月13日,2011年以来在披露增减持的银行股中,香港内资银行股整体不仅没被减持,反而合计被增持了33亿股。

  数据显示,多只内地银行股确实遭到“空军”袭击,如2010年底上市的重庆农商行,在过去7个多月中被减持8亿股,成为内地银行股中遭减持数量最多的银行股。被减持最多的银行股中,还有国有银行如工行和中行,均遭“国家队”社保基金遗弃。

  为何内资银行股整体仍出现33亿股的增持?记者统计发现,增持力量主要来自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两行今年以来合计被增持48亿股,民生更是成为被增持数量最多的内资银行股。

  国有行成沽空目标

  今年以来,内资银行股在港股受到冷热不均的待遇。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在港交所有记录交易日内增减持情况中,工行共披露过12次,其中4次增持、8次减持;中行被披露2次,均为减持;而建行、农行和交行均未有增减持记录。

  “港交所规定增减持比例超过5%的都要披露信息,国有行盘子通常比较大,所以超5%的信息相对较少。”国泰君安(香港)投资咨询部研究员李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按此说法,建行、农行和交行没有被增减持的信息披露,在于没有大资金交易。出现12次披露的工行,表明其遭到大资金的遗弃,而做空主力是有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社保基金。

  数据显示,2011年前两月,工行还曾获得一定程度的青睐,今年发生的4次增持均发生在此期间,且增持对象均是摩根士丹利的资金,共计增持1.5亿股。不过,期间摩根士丹利总体还是减持该股逾4亿股。

  3月开始,社保基金参与到抛售大军中,分别于3月1日和6月28日减持4010万股和3500万股。此外,遭到社保基金遗弃的还有中行,分别于1月14日和6月14日遭社保基金减持3000万股和1460万股。

  尽管在二级市场建行没有明确的被减持信息,但在中国香港大宗交易平台,建行却与中行一起遭到减持。7月5日晚,淡马锡由摩根士丹利安排,出售约52亿股中行H股和15亿股建行H股,合计套现282亿港元。

  频频减持内资行股的行为,不仅引发H股内资行股的下跌,也连带影响了A股银行股。7月6日,建行A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3%,中行也出现1.27%的下跌。

  随着农行限售股解禁期将至,市场担心农行也遭到外资投资者做空,农行A股7月6日下跌1.46%。但7月13日,随着农行中报业绩预增的利好消息发布,以及淡马锡不减持农行的表态,当日农行A股股价应声而涨1.88%,H股股价涨幅达3.93%。

  民生被增持34亿股

  内资国有银行股在香港市场遭做空之际,招行和民生两只股票却倍受青睐。两行被增持还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即同获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的垂青。

  Wind数据显示,招行今年以来有54次被增减持,其中有22次是获得增持,获得增持额度最大的资金是1月6日来自于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在场外增持14亿,平均股价为4.57港元,共计约65亿港元。至7月13日,招行今年以来共被增持约14亿股。

  相比之下,民生增减持的次数更是可观,今年以来共发生197次被增减持情况,其中增持次数达131次。史玉柱对民生的增持可谓频繁。

  截至7月13日,史玉柱是从今年1月7日开始借道港股市场,增持民生A股,总计增持民生达39次之多,有11次属于场外交易。最近的一次增持是在7月4日,当日增持722万股,大约投入4165万港元,持股总数达7.5亿股,持股比例升至3.3%。

  实际上,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期间,史玉柱曾大量减持金融股。史玉柱在微博上也曾表示:“两年前金融危机,国外分析师均认为中国GDP将负成长,危机期很长。我公司也被吓坏,对政府解决经济危机能力产生怀疑,做出了抱着现金过冬的错误决策。低价出掉持股七八年的大量金融股,虽获利超过健康和网游业务累计利润总和,但与数月后股价相比减少几十亿。”

  除史玉柱外,频繁操作民生银行的还有摩根士丹利和贝莱德。2011年以来,两家机构频繁在民生H股上做波段,但两机构做同向操作不多,经常是一家增持,另一家减持。最终,两机构合计增持民生4亿股。

  增持民生银行H股数量最多的是泛海控股。虽然仅增持一次,却增持近12亿股。

  民生在上半年共被增持34亿股。“民生之所以在香港市场受青睐,一方面是因为民生市值小,另一方面民生贷款结构中房贷居多,受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影响较小。”阳光私募人士孙燕军对记者表示。

  地方债阴霾未散

  触及内资银行股敏感神经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尽管上市银行业绩连年暴增,但都被地方债危机的影响所冷却。

  最直接反应之一,是去年底才在香港上市的重庆农商行,今年以来遭投资者减持数量高达8亿股,在内资银行股中数量最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对此忿忿不平:“国有行遭沽空、重庆农商行遭减持,根源在于投资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担忧,而外资机构的误导性研判加剧了对内地银行股的不利影响。外国人又不懂中国国情,怎么就瞎判断?”

  此前,中金研究员毛军华、罗景发布名为《穆迪错在哪里?》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金融行业研究董事罗毅发表博文《穆迪等为配合华尔街做空中国大放厥词!!!坑爹啊坑爹!》,一致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没有如穆迪所描述得那样大。

  近期,光大银行和农行已发布中报业绩预报,称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和45%。“这样的增幅在银行股很具代表性,预计整个银行股中期业绩增长在30%左右。”李伟表示。

  不过,前述分析师仍认为:“短期内地方债风险还没化解,谁敢去投银行股?”

  孙燕军也认为,尽管加息一事落了靴子,银行股的其他利好也不少,但未来仍是反复行情。“一方面,央行还在做对冲,银行股市值又大,所以资金面还偏紧;另一方面,很多投资者还在担忧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最后银行再融资压力过大。”

  《投资者报》记者 李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