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大卫·耶茨谈《哈利·波特》系列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导演,大卫·耶茨,哈利·波特
  • 发布时间:2011-08-17 16:10
  1963年,大卫·耶茨出生在英国的默西塞德郡,少年时期的耶茨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75年拍摄的《大白鲨》深深吸引,对电影产生了极大兴趣。和很多美国少年一样,耶茨有一台母亲作为礼物送给他的8毫米摄像机,这成为耶茨走入电影殿堂的第一件“武器”,他经常以朋友和家人为主角拍摄家庭短片。在他成名后,手持摄像机拍摄也成为他的标志性风格。上世纪80年代,耶茨完成了处女作电影《我还是姑娘的时候》(When I Was a Girl),这部短片颇有些一鸣惊人的架势,获得了包括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在内的数个电影奖。也正是因为这部短片,耶茨得以进入梦寐以求的英国国家电影电视学院学习。

  1992年, 耶茨从学院毕业,执导了一部英国低成本电影拍摄教学片。1994年到1995年,耶茨一直在拍摄电视剧,直到1998年,才拍摄了第一部长片《蒂克伯恩原告》(The Tichborne Claimant),这部由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2000年,耶茨又回到电视圈,2002年他与编剧安德鲁· 戴维斯(Andrew Davies)和制片人奈杰尔·斯塔福-克拉克(Nigel Stafford-Clark)合作,拍摄了改编自安东尼·特罗洛普同名小说的剧集《如今世道》(TheWay We Live Now),一举拿下当年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故事类剧集奖。第二年,耶茨又凭借一部有关种族主义,讲述友谊和青春斯冲动的14分钟短片《等级》(Rank),获得当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短片提名。

  2003年,耶茨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当年,他执导了政治惊悚题材的电视剧《政局密云》(State ofPlay)。这部剧集被《卫报》和《泰晤时报》评为20世纪最佳英国电视剧集之一,也让耶茨拿到了无数英国电视奖项和提名。此后耶茨在电视圈更加一帆风顺——2005年6月,由他导演的电视电影《咖啡店女孩》(The Girl in the Café)在英国和美国播出,影片不落俗套地将政治元素融入到一个清新的爱情故事中。该片在当年的艾美奖上获得三项大奖和包括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四项提名。

  耶茨之前在英国以电视剧拍摄为主,电影涉足很少,所以尽管在电视届已经名声大噪,但电影圈对耶茨仍很陌生。有一点值得注意,耶茨的作品很多都在关注政治问题,而这也恰恰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制片人大卫·海曼看重的。在回答“为什么从众多重量级导演中偏偏选择了大卫·耶茨拍摄《哈利·波特与凤凰令》”时,海曼回答:“耶茨能将政治元素融合到娱乐电影中,这是他最出众的能力,也恰好符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的主题。”

  2007年,《哈利·波特与凤凰令》首映,虽然耶茨凭借此片获得2008年帝国杂志英雄奖的最佳导演奖和欧洲电影学会奖的最佳欧洲电影奖,但这部风格明显沉重黑暗的作品却没有得到“哈迷”的认可,网络上质疑声一片,但大卫·海曼并没有因此换人,而是让耶茨继续执导《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及余下的第七部上、下集。

  随着《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成功,大卫·耶茨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而他掌控故事节奏和庞杂叙事线索的能力也终于得到了认可。哈利.波特后四部电影的风格统一成熟、恢宏大气,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腻丰富,也逐渐为“哈迷”所接受。

  问: 《哈利· 波特与死亡圣器》小说出版后你是马上就读的吗?最后一本“哈小说”出版的时间差不多是在你拍完《哈5》前后,看到大结局对你以后的拍摄计划有影响吗?

  耶茨:我在新书上架前一天就拿到了小说,然后一口气读完——一部分原因是确认《哈5》的电影情节没有与大结局相矛盾的地方,不过,剧本在开拍以前都会给J·K·罗琳过目,所以一旦有问题她也会主动提出来。

  问:最后两部电影基本是同时开拍,但风格完全不同。编剧史蒂夫·克洛弗斯(SteveKloves)是否是在开拍前把两个剧本就全都写好了?

  耶茨:准确说,他在开拍上集的时候,已经将这部分剧本完全写好,下集剧本也基本成型,具体细节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渐增加的。我们希望给观众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上”和“下”,“上”比较像一部欧洲风格的公路片,气氛宁静,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我试图将观众带入一种设定好的氛围, 让他们切身感受主角们所感受到的无助;而“下”则是一部视觉效果强烈、具有史诗气质的大片,里面有龙、巨人、巨型蜘蛛、大场面的战斗,这也是我一直想追求的视觉效果,但第五集和第六集的剧情并没有这样的发挥空间——《凤凰令》内容太多太复杂, 《混血王子》则主要交待的是某一方面的关键内容,所以这两部主要作用其实是过渡。拍了这么多集的《哈利·波特》,最后一部才算是个有结尾的电影。

  问:这部电影里运用了很多电脑特效,你是把需要加特效的场景先拍出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处理特效方面的问题吗?

  耶茨:不会,电脑特效是随拍随加,因为需要特效的地方太多了,找不出太有效率的方法。我在拍完一组场景后,会早点剪出来,然后交给特效组,他们做前期设计,再返给我们,然后我们再修改,这样就不用把这些事都留到后期来做。这些修改是在拍摄过程中穿插进行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哈利·波特”系列太红了,我们的预算非常充足,能一直改到满意为止。

  问:前两位导演只要把一部拍好就行了,你需要拍四部,其中还包括最后的上、下两集,你要考虑的东西肯定特别多,会不会觉得力有未逮?

  耶茨:是,作为导演我必须要考虑到连续性,所以要处理的细节非常庞杂,这对精力和体力都是考验,但同时也很让人兴奋。其实在拍摄时间上我没有特别的压力,一般也就是一早八点开始,拍到下午五六点。拍摄结束后,还需要和剪辑师沟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所以我的工作时间差不多是一天12个小时。拍《哈5》时,小演员们年纪还不大,一天只能拍4个小时,那时候我很焦虑,这确实也很有挑战性。

  问:在拍最后一部的时候,你有没有特意把哪个场景留到最后拍?

  耶茨:其实有两个场景都带有结束的意味。其中一个是“铁三角”和霍格沃茨学校道别,艾玛低下头,他们三个人手拉着手,然后镜头拉远,那是三个主角同时同场拍的最后一场。我跟他们说,也许这就是你们的正式道别。还有一个是国王十字车站的那一场,我曾在电影拍到一半的时候想先拍那段,结果感觉怎么都不对,只好留到最后再拍。拍完最后一个镜头,有一种自然的感觉:一切终于结束了。

  问:你和作曲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特(Alexandre Desplat)的合作怎么样?

  耶茨:非常好。他是在《哈7》下集拍摄结束前一个月到剧组的,他的音乐激昂又富有感情,非常适合这部电影。我们一般会坐下来看看片子然后商量用什么样气氛的配乐,等他曲子写完后再弹给我听,再商量着修改。

  问:你会为《哈利·波特》冲击奥斯卡奖而参加宣传活动吗?

  耶茨:说不好,能得奖也好,但我觉得奖项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惟一目标。我们拍了四部非常棒非常热门的电影,这已经很棒了。当然了,如果和我一起共事的那些工作人员能够拿奖,得到认可,我会更加高兴。

  问:你有没有故意让后面这几部相对成熟一些?

  耶茨:我觉得让电影同观众一起长大非常重要。当初看第一部的那些六、七岁的小观众,现在已经十六、七岁了,他们不会再喜欢那些可爱元素,而会希望电影更有深度,有更多大场面。

  问:你对3D版本怎么看?

  耶茨: 我其实对3 D 不是特别着迷,不过拍摄3D确实有非常美妙的一面。我对3D的使用就像配乐一样,既要有,也不能太多太刻意,哪些要突出哪些要淡化很有学问。使用3D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讲故事。我们在拍摄3D版本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时间都相当多,因为要反复改,拍摄的每一个镜头都投入了很多精力,就是为了保证3D效果加进去后,让观众的观影体验更愉悦,而非相反。

  问:未来有什么打算?

  耶茨:要去拍一部小成本的作品。我现在选择很多,打算先用六个月的时间好好休息和冷静一下。拍惯了大制作的问题就是,手上可调动的资源太多,多到你自己都太拿自己当回事儿,这样的状态久了不好。当一切问题用开支票就能解决的时候,用脑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我需要回归到那种小成本小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操心解决的状态中去。明年我计划迎接这样的挑战,然后会是另一个大制作的电影,因为拍这种电影确实会上瘾。

  问:在观众看耶茨的电影时,你希望他们能找到什么样的特色呢?

  耶茨:这个问题太难了,我也总是这么问自己。我曾经问过海曼,为什么选择我?而且还一下子就是四部?他的回答是:“你把人性加入电影之中,对角色的爱是发自内心、无比真诚的,你和角色之间有一种让人温暖的共鸣,我喜欢这种风格。”说真的,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等我退休回顾一生的时候或许才会有答案。

  编译/高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