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能者创业 助弱者就业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浙江,能者创业,就业,稳定
  • 发布时间:2011-09-06 13:42
  “我原在浙江打工,去年返回家乡开办这家工厂,销售渠道比较稳定,但由于缺少流动资金,一直不能扩大经营,县劳动就业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给我讲解创业扶持政策,还主动为我办理了5万元小额贷款,现在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新增就业人员70余人。”

  张华是竹溪县天宝乡人,十年前来到浙江开关厂打工,积累了丰富的手电筒开关组装技术,去年回乡后就在该县城关镇红光村开办了开关装配厂,他的人生轨迹也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返乡创业不仅改变了像张华这样长期在外打工者的命运,也改变了竹溪县众多失业人员的生活。”湖北省竹溪县劳动就业局局长王超告诉笔者,今年以来,竹溪县已帮扶212名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725人就业。

  强化创业服务,助重点人群创业

  贡米自古就是湖北竹溪的金字招牌,出产于竹溪县中峰镇朝阳村境内的大米,口感清香,色若润玉,是竹溪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中峰镇凭借“竹溪贡米”金字招牌,发展“贡米产业”和“菜篮子工程”,激活了镇域经济一池春水,大批产业大户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

  该镇三元米业公司老板李承乙,是原蒋家堰镇粮食购销储运公司失业职工,失业后,参加了由县劳动就业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在创业专家指导团的帮助下,他瞄准“竹溪贡米”加工的商机,很快申办了小额贷款,开始自主创业,为扩大经营规模,他又申请了100万元小额贷款,扩建万吨贡米加工厂,购进高档配套加工设备,通过扶持,现在的三元米业有限公司已成为“竹溪贡米”主要生产企业,而且带动各类劳动者就业100余人。

  近几年来,竹溪县通过强化创业服务,建立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县就业局结合县域实际,积极收集投资规模小、市场前景好、易操作的创业项目,供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考和选择。同时,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并采取现场教学、实践指导、专家咨询、个案分析、现身说法的互动模式,对每期培训班都进行了不少于两周的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创业专家指导团随时对创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带就业

  竹溪县属国家贫困县,交通不便,工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缺乏,就业压力大。尤其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该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被迫返乡,再加上该县大部分企业转产改制,大批失业人员如果不及时安置,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创业促就业作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鼓励能者创大业、帮助弱者广就业。及时制定出台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尤其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解决创业融资难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城乡劳动者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按每人5万元、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额度实行“捆绑式”贷款;符合条件的妇女个人最高贷款额度为8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人均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10万元,最高达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申请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贷款。

  同时,县就业局与财政和经办银行组成联合工作组,现场办公、现场签署意见,缩短申贷时间。凡经信用社区及相关组织推荐、在银行征信系统中无不良记录的劳动者申请小额贷款,做到应贷尽贷。

  原县石油公司失业职工苏艳丽,四处寻找创业商机,最后瞄准了水坪镇向家汇的一片荒滩,通过小额贷款的扶持,她在这片荒滩上,建起了水产养殖、休闲、娱乐、乡村观光等多位一体的农家乐中心,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1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

  据了解,近两年来,该县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22万元。其中:向从事微利项目的134名创业者发放贷款747万元;向17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贷款1975万元。就业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不仅帮助了下岗失业和返乡务工人员实现创业愿望,而且为该县失业人员提供了2250个就业岗位。

  浓厚的创业氛围,宽松的就业环境,不仅大大缓解了该县的就业压力,而且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文/柯玉成叶红平刘春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