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会贬值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债务,欧元,贬值,货币
  • 发布时间:2011-12-23 13:57
  至少从表面上看,欧元区当前状况与韩国在1997年秋季时的状况看来似乎差异很大。的确,两者都是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欧元区的问题来自政府债务水平高企,而韩国的问题来自大规模资本外逃和货币崩溃,且债务几乎全部是由私人企业欠下的。

  尽管如此,欧元区还是可以从韩国身上学到经验,后者当年以任何人都没想到的速度走出了危机,实现了明智的改革和快速复苏。韩国迅速扭转局势的关键在于韩元的大幅贬值。欧元贬值似乎也是欧元区扭转局势的可行之道。

  每场危机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但韩国危机与20世纪90年代的其他新兴市场危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财阀”---即政治上紧密联系的大型公司集团---通过低成本债务迅速扩张。外部股东对财阀内部操控运作的权势人物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债权人放心地把钱借给财阀,因为他们认定大财阀对政府而言非常重要,政府不会坐视它们倒闭。

  与此同时,政治因素在容许债务积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而营造了极大的脆弱性,以致一旦投资者感到情况不妙时,经济危机就迅速发生了。尽管韩国国有银行在名义上控制着资本流动,但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的机密联系让财阀有恃无恐。

  在1997年秋季时分,就在危机接连袭击了泰国和印度尼西亚,韩国也随着爆发了全面恐慌。随着韩元的贬值,公司部门的外国贷款负担大大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恐慌。IMF的早期支持都没能让情况稳定下来。

  如今,欧元区不存在外债问题---所有的发生问题的债务都是欧元债,且绝大部分是欧洲政府欠本国银行的债务。但这种债务模式却危害至深,希腊和意大利现在已发现了这点。欧洲债务动态与韩国截然不同,但两者的问题都是难以克服的。

  显而易见的脱离危机的通道是经由经济增长达致的。经济增长能拉低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率,让利息支付显得比较合理。但欧洲并不具备采取标准刺激手段的条件:债务水平高企令政府难以应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担心通胀的欧洲央行又不肯施行放松货币政策。

  欧洲谈判桌上的其他办法,包括各种各样的“结构性改革”,均无法提供短期快速增长之路。9月,葡萄牙曾计划采取一种“内部贬值”,降低薪资税,提高增值税;但这一计划现在已被束之高阁,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政治上不可行。

  另一方面,真实贬值可以对实体经济产生神奇疗效。如果欧元贬值30%(经通胀调整),死气沉沉的意大利经济就能重获生机。1997年,韩国经济发生崩盘,1998年韩国经济仍未脱离困境,但到了1999年,韩国经济绝地反弹,GDP大增11.1%。

  但考虑到欧元是一种自由浮动货币,很少会被干预---也就是说,其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如何让它贬值取决于货币政策。如果欧洲央行同意放松银根,提供足够“流动性”以支持各种各样的援助计划,那么投资者会担心通胀,从而欧元会走弱。另一方面,如果欧洲央行更想让主要国家(如意大利)对其债务违约,那么欧元可能会进一步贬值,因为投资者会担心违约状况将蔓延至别国。

  贬值永远不会是欧元区官员直言不讳的选择,但从目前来看,这正是欧洲在走的路。

  当然,货币贬值也不是万能灵药。韩国当年的步子就迈得相当艰难,政府和大财阀之间冲突不断,有的财阀甚至公开违抗法律。在一系列争锋相对后---在此期间,大宇公司威胁要违约,各政治势力联手挽救---政府取得了胜利;炙手可热的大宇集团破产并被重组。总的来说,韩国成功地削弱了私人企业过度膨胀的权力(这给如今如何对付巨型银行提供了经验)。

  同样地,欧洲需要修复其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欧洲需要一个财政中心---正如1787年的美国需要一个联邦机构来征税。事实上,欧洲需要举行一次类似美国宪法会议的大会---也免不了随后追认批准的艰难辩论。

  但欧元一定程度的贬值有助于促进内部治理改革的实现。此外,不管你喜不喜欢,欧元的压力正在与日俱增,欧洲领导人可能被迫走上贬值之路。

  (作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师、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文章来源:联合早报网)

  文|西蒙.约翰逊(美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