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的榜单经济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奢侈品,茅台,白酒
  • 发布时间:2011-12-23 14:41
  2011年1月,纽约的法拉盛广场附近华人聚集,即将回国过年的人们一箱一箱地购买着飞天茅台,原因很简单——国内外价差巨大。

  当时法拉盛1000ML装的飞天茅台仅230美元一瓶,而中国国内500ML装的同种酒价格为1200元一瓶,价差几近一倍。时隔11个月,2012年元旦将近,飞天茅台在国内部分地区单价已达2100元。这还不算什么,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进向媒体透露,3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一瓶。于是,一场由茅台自身引发的“奢侈品”的争议成为焦点。

  未必能上榜的茅台

  “即使茅台走完了所有申报流程,最后它也未必能进入TOP100世界奢侈品榜单。不过其本身中国奢侈品的地位不容置疑。”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世界奢侈品协会(WORLDLUXURYASSOCIATION,简称WLA),国际非营利组织成员,2003年成立。协会拥有世界各国700多个奢侈品企业会员与各国贸易组织授权,专业从事奢侈品品牌的管理、市场调查、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政府协调事务等,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与管理的权威组织。

  欧阳坤于2004年开始在中国国内从事顶级奢侈品游艇的代理销售,次年游学欧洲研读奢侈品管理学科。2006年他在纽约的一次活动中巧遇WLA的负责人,进而成为其中国地区首席代表。

  “此次的TOP100奢侈品榜单并非针对中国,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报告,因此门槛也比较高。”欧阳坤介绍。

  一个月前,茅台方面曾联系过该协会中国分部咨询参选进入该榜单的流程和可能性。“通过初步筛选,我们认为茅台有资格申报,工作人员要求其提交该产品在全球各主要奢侈品市场的门店分布、销量以及各国销售价格等详细数据。”欧阳坤说。

  “此后不久,可能茅台该项目组个别执行人员向媒体透露了这个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就不了了之。协会目前并没有收到茅台提交的详细数据报告。”

  在欧阳坤的印象中,茅台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国外的奢侈品消费者对其认知不高,因此虽然其在中国奢侈品的地位毋庸置疑,想要竞争世界奢侈品TOP100品牌,还是存在争议。

  据贵州茅台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国内营业收入为96.19亿,国外营业收入为2.06亿;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其当年国内营业收入为112.23亿,国外营业收入为4.09亿。虽然两期报告的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30%,但同时期国内营业收入仍是国外的30~40倍。

  中国大陆:没有奢侈品牌

  在WLA全球的700多名企业会员中究竟有没有中国大陆企业?

  答案显然让人失望。欧阳坤承认:“应该是没有,即使有,也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商。”

  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700多家企业会员中不仅包括了欧美的传统奢侈品牌,也包括新锐设计师的品牌,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也位列其中,其中包括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品牌。

  分解奢侈品产业,会发现这个产业共包括私人飞机、游艇、豪华汽车、箱包、葡萄酒、烈酒、化妆品、服饰、珠宝、家具等十几个行业。

  白酒的奢侈品牌环境显然最为成熟,在这位WLA中国区首代的眼里,茅台和五粮液就如同汽车业中的奔驰和宝马,各领风骚。

  “世界市场对白酒的接受度显然影响了这两个品牌走出去的脚步,其次,这两个企业由于国有资产背景,对于在国际上塑造奢侈品牌形象还存在着认知度和接受度上的困难。”欧阳坤表示。

  茶叶和珠宝行业存在的问题相似。它们都是中国独有的(这里的珠宝行业主要指白玉),因此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有条件不战而胜。只是这两个行业都缺乏标志性的品牌,经营状况有些混乱。

  白玉市场的流通环节也是其发展的瓶颈。卡地亚和宝格丽等一线珠宝品牌目前的宝石原材料中没有白玉,由此可见世界市场对其接受度并不高,说到底还是属于“关着门自己跟自己玩的奢侈品”。

  真假难辨、家族式作坊生产、缺乏国

  际化运作,是茶叶和白玉市场诞生奢侈品牌的三大障碍。分析人士认为,只有大资金大品牌的行业整合割据才是国际化必经的道路。

  “这次TOP100奢侈品榜单评选过程中,除了茅台联系过我们以外,还有国内的金饰和玉石企业也来咨询过,他们的品牌就连我都没听说过,很遗憾第一关就给筛选下来了。”欧阳坤透露。

  最有购买力的国家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趋势,加上欧元贬值现象,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

  更令人吃惊的是,亚洲人在欧洲市场奢侈品消费2010年累计达690亿美元,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已成为世界第一。

  温州人林思思,2010年在香港尖沙咀开了一家奢侈品销售店。她告诉《望东方周刊》:“我的店大概有七八百平米,并非品牌专卖店,而是集合很多牌子的东西。”

  在她看来,关税问题依然是众多内地人出境购买奢侈品的重要原因。

  “我自己的第一样奢侈品是高中时候的LV包,现在内地游客的选择显然更为挑剔,皮具里面最受欢迎的是顶级的爱马仕和香奈儿,而服装里普拉达和巴宝莉依然是首选,近年来大家的喜好变化不大。”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内地的主流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6%,即约2亿人,并且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主要生活在中

  国的一二线城市,月收入在2万元到5万元之间,这些人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

  但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奢侈品行业专业人士都发现一个现象,即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人群购买的原因主要是用于社交。也就是说,他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不在乎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而是为了让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最知名的奢侈品就行。

  这种心理,将会通过消费行为升级,过渡到真正自我意识的奢侈品消费,转变为重于内,不重于形,从买奢侈到买文化,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变化。中国消费者将要为这个过程花掉更多更多的钱。

  至少要到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都能消费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心理才会完全成熟。但从发展到成熟也是一个过程,所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不断增长也带动着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如果不增长,也不会发展,也不会成熟”。

  榜单的巧合

  面向全球的TOP100奢侈品榜单的评选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欧阳坤将其总结为三条:第一,这个品牌应该是拥有全球知名度的品牌,并且毫无争议,一些“滥竽充数”的牌子将被去掉;第二,这个品牌应该在全球各市场都拥有一定的占有率,足够的门店数量,各国的销售价格落差合理,没有缺失的市场;最后一点是消费者的反馈意见。

  “我们在各国的时尚媒体都聘请了资料搜集员,美国、欧洲的一些记者在采访时会询问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意见,然后反馈。有些稿件我也会直接支付稿酬。当然协会更重视负面意见,比如品牌的售后服务,款式设计推陈出新的速度等。”欧阳坤说。

  目前TOP100已经筛选出备选品牌120个,中国大陆品牌无一入选。一旦所有程序完结,世界奢侈品协会将正式发布最终的调研报告。

  2004年福布斯曾发布过一张奢侈品牌榜单,榜单中的许多品牌现在看来非常的“水”:星巴克、施华洛世奇等对当年的中国人也许还算得上奢侈,如今早已褪尽光芒。

  欧阳坤认为,“比如COACH在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地位就有些‘名负其实’,当中国人已经在中国市场习惯于花七八千元价格购买他们的产品后,却会被其在美国的销售价格‘深深地伤害’。”

  中国的另一张奢侈品榜单是始于2006年的胡润《至上优品》。胡润的前传讯总监刘秀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个榜单原来名为《富豪之选》,2005年第一次搜集的千万级富豪样本为191个,现在当年的样本已经递增到600余个。”

  《至上优品》包括了富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选择,“胡润每次面对面采访富豪时,就会拿出这个调查问卷,让对方填写,然后再集中数据交给专门的分析公司处理。”刘秀丽说,“做了这个榜单后,我们发现中国唯一有可能出现奢侈品的行业只有白酒和茶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查询了《至上优品》2006年-2011年度的所有报告后发现,中国千万级富豪的生活中出现的中国品牌寥寥无几。快速消费品中只有白酒品牌是中国之选,五粮液和茅台各占半壁江山,轮流当选中国富豪们最喜欢的白酒。

  因为茶叶市场的品牌运作问题,问卷中并没有设置“您最喜欢的茶叶品牌”这一类项。

  市场或将决定未来

  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主要集中在内地、香港、欧洲三个地区,境外购买奢侈品比境内高出4倍,在海外购物已经成为出境旅游的重要行程。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对欧洲市场奢侈品商业的模型研究,发现出境购物如果一旦在中国境内形成习惯或趋势,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消费,这将给中国的高端内需市场带来严重影响。

  除此以外,一旦降低关税,奢侈品牌将加速在中国扩张和开店,从而激发中国商业地产与购物中心的发展。在中国国内,更多富豪开始选择“无障碍”购物的模式

  购买奢侈品。目前WLA涉及的中国主流消费者会员达8000多位,其

  中2000多位都是建立档案的VVIP群,几乎包括了中国80%以上的最富有人群,其中包括那些拥有私人飞机、游艇以及豪华地产的富豪们。

  “成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分部的消费者会员,一定首先要拥有消费记录。”欧阳坤介绍,“我们的强项是数据,比如您曾经购买过私人公务机或者游艇,甚或您每年有购买几个爱马仕皮包的记录,我们都会邀请这些消费者入会。”

  消费者填写表格后,通过审核就能成为会员。协会为会员提供隐秘性非常高的购物环境和购物特权。2009年WLA在一年内发展了上海会所、大连会所、温州会所、山西太原会所,成就了中国最大的奢侈品会所产业服务链。

  “奢侈品牌的限量单品在国内往往是不能立即购买到的,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候期。在我们各地会所的活动中,奢侈品牌将为WLA的会员及时提供一定限量单品,接受隐秘的无接缝服务。”欧阳坤表示。

  “比如爱马仕的铂金包有些款式在中国大陆订购可能要等候两三年,而WLA的会员却享有绝对的优先权。”

  就此《瞭望东方周刊》向爱马仕中国求证,爱马仕媒体公关部HELEN·LU称,她个人无法确认爱马仕是否WLA的会员,需要进一步向上级求证。

  世界奢侈品协会分析认为,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未来的3-5年内,一定是在25到30岁之间的群族。这些年轻的消费者将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到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从35岁降至了22岁,每年以平均趋向年轻3岁的幅度,扩大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阶层。正因为此,新的奢侈品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尚品网总经理助理张漓证实了这种分析。她告诉《望东方周刊》:“尚品网的销售中,服装、化妆品和皮具属于销量较大的奢侈品行业,总的来说消费者年龄层次要较传统门店年轻。”

  中国庞大的奢侈品市场,让全球所有的奢侈品制造商兴奋不已。WLA的数据显示,意大利每年制造的奢侈品中有60%销往中国。在产业格局的变化中,被市场所左右的产业中心转移已屡见不鲜,奢侈品行业的中心转移已箭在弦上。

  在奢侈品牌向中国的转移过程中,中国自身品牌将遭遇更多打压和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使中国企业国际化,拥有真正的奢侈品牌。”欧阳坤相信,未来十年必然会看到中国大陆产生真正属于世界范围的奢侈品牌。

  《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上海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