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前市长:我所经历的9·11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纽约,9·11,恐怖袭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31 11:43
“美国的市长”,这是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送给鲁道夫·朱利安尼的称号。这位2001年9月11日正在任上的纽约市长,因为带领这座超大城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闻名世界。那一年,他的人气甚至超越布什和拉登,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其实在反恐怖之外,“9·11”事件也向全世界提出一个新命题:大城市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它可能是化学、原子恐怖袭击,也可能是一场降雨带来的大规模交通瘫痪,或者一次折扣抢购活动带来的踩踏事件……总之,对于今天的大城市而言,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酿成惨剧。
朱利安尼无疑是对此最具发言权的人之一。在“9·11”之前,他已执掌这座全球最大城市8年之久,并以成功控制犯罪率而闻名。自纽约市长卸任后,朱利安尼专门成立了一家安全咨询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这一领域的顾问服务。
凭借出色的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2008年朱利安尼曾参选美国总统。目前,他仍有可能以共和党元老的身份出现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舞台上。
“9·11”事件10年之际,朱利安尼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强调,对于纽约、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9·11”这类危机事件具有偶然性,但“它可以被避免”。
这些决定是否会发生危机的要素包括:事前各种信息能否被正确处理、其结果获得足够的重视支持以及及时提出预防方案等。
即使后来受到批评,他也再次强调,市长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危机现场。而这对于全世界许多城市的领导人来说,未必真的“必须”。
处理危机时,市长必须冲到前面去
虽然发生了“9·11”这样的恐怖事件,但在朱利安尼的记忆中,那仍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夏日早晨。早上7点多,他与顾问丹尼·扬等人在第五大道的半岛酒店吃饭。
期间,他的安全助手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把丹尼·扬拉到角落私语。而后者对他询问的目光左右闪避。最终,他走过来对朱利安尼说,有一架双引擎飞机撞击了世贸大楼,并引起火灾。
飞机撞击纽约的高层建筑并非罕见。比如1945年一架B25轰炸机在雾天撞到了帝国大厦的78层和79层。虽然并不了解详情,朱利安尼仍决定立刻前往现场。
这一举动后来备受质疑。比如2007年“国际消防员协会”制作的一个纪录片中,消防队员和遇难者家属指责市长不应在街上乱跑,“他应该在指挥中心指挥坐镇才对。”
一些民主党官员也认为:在危机发生时,市长这样的最高管理者应该首先前往指挥中枢而不是前线。
“作为市长,在处理危机当中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朱利安尼对本刊记者说,在美国市长有很多种类型,有的市长与市政委员会是合作关系,有的受到类似组织的约束和指挥,但是像纽约这样在整个国家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的城市,市长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我认为在处理危机时候,一个市长必须能够冲到前面去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如果他临阵紧张、恐慌,那会使得整个城市都变得非常不稳定。所以我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起这样的角色。”他说。
朱利安尼坚持前往现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件的真正情况。这来自于他担任联邦检察官时,必须亲历罪案现场的职业经验。
一路上,朱利安尼和随员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在后座弯腰,正好可以看到火苗上蹿的世贸北塔,即1号楼。这时,他仍没有想到这是一起计划周密的恐怖袭击。
座车逼近世贸大楼,救护人员越来越多,朱利安尼感到事态严重。世贸中心方向又闪现了一次火光,他本以为是北塔发生了二次爆炸,随员立刻接到来自警察局的报告:2号楼,南塔也受到撞击。到这时,朱利安尼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与此同时,位于世贸中心7号楼的纽约应急指挥中心也开始疏散,这栋大楼后来同样倒塌。市长一行到达世贸双塔北面的街边时,正好看见从应急指挥中心撤出的警察局长。
朱利安尼继续接近世贸双塔,他希望亲自走到消防队长面前了解情况,而不是把这位重要的现场指挥者叫到他面前。就在这时,他目睹了一生难忘的场景。
一名男子从大厦大约100层处跳了下来,坠落在旁边的楼顶。他不由自主地抓住身边警务处长的胳膊。这很难说是因为恐惧还是紧张。接着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跳下来,甚至两个人携手下坠。
“9·11”后超过40起袭击事件都被挫败
对于这样的悲剧,朱利安尼觉得本可以避免,“如果能提前把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正确处理的话。”
“美国这样大的国家,每天搜集到的安全情报和信息非常巨大,我认为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它已经积累了很久,所以又是可以预防的。”朱利安尼说。
一个例证是,在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后,虽然恐怖主义势力策划了多起袭击事件,但由于加强了情报工作,再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据我了解,‘9·11’后恐怖组织曾在美国策划超过40起类似袭击事件,但都被我们成功地挫败。”朱利安尼说,只有一起没有避免,因为是由一名美国公民发起的。
因此,虽然是一次特殊的城市危机事件,但“9·11”事件与其他危机仍有共通之处。而作为城市管理者以及更高层次的政府机构,都可以通过良好、缜密的机制加以预防,无论是恐怖袭击,还是火灾、断电、停水,“大多数事情可以由市政府来做到,当然也有很多需要更高层次的机构来预防。”朱利安尼说,而不是像“9·11”事件那样,在危机发生之后才把情报、信息集中,然后理出其中的逻辑。
在消防队的前线指挥所,朱利安尼了解到,没法用直升机救出起火点以上的人们。这样,他刚刚目睹的自杀事件只能延续。他在这与4位即将出发的消防队员告别,后来他们都牺牲在双子塔里。
这时终于接通了白宫要员的电话,对方说,可能有7架飞机被劫持。
近1个小时间,他的身边都只有几个人。直到这时,才凑到了20多人。
他们最后集中在世贸中心楼群的一个小房子里,朱利安尼与总统助理通了电话。他吃惊地得知,五角大楼也受到袭击。对方最后说,副总统切尼将与他联系。
与切尼的通话只有几秒钟,就中断了。
流浪的市政府
正在所有人想办法接通电话时,一阵巨响传来。有人说,是不是又有飞机撞击了大楼。随后副市长大喊:“楼倒了,都死了!”
朱利安尼还以为他说楼顶的电线塔倒了,立即看见窗外尘土弥漫,烟尘甚至透过窗户缝隙冲进房间。不过,他仍没有想到会是世贸中心大厦倒塌,还是固执地想打通电话。一名随员冲上来抓住他的胳膊,拉着他想离开房间。
“结果我被困在楼里20分钟之久,当时有人以为我已经丧生了。但很幸运,这幢建筑并没有完全倒塌。”朱利安尼说,当时大楼的碎块几乎淹没了这座小楼,南面的玻璃全部粉碎,并且堵住了正门。他们一行人先到地下室,结果发现门被锁死,二楼、三楼的出口也都无法打开。
这些纽约市的高官们就这样在小楼里踌躇近半小时,窗外满是烟雾却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直到维修工出现,说另有一个地下通道可以离开。
他们通过地下通道走到市政府法务部的大楼,一进入大厅就看见副市长的助手血迹斑斑、满身白灰地走进来。惊魂而定的官员们听着他讲述南楼倒塌的情形。朱利安尼很快就决定离开这里,“我宁愿在街头被东西砸伤,也不想在这里被压垮。”他说,当时想到首要的事情就是召集媒体,向民众传达信息。
一走出大楼,就看见成群的记者跑向现场。朱利安尼抓住纽约第一新闻台记者的胳膊,让他告诉同行跟着,边走边谈。就这样,上百名记者跟着朱利安尼走向废墟。这场“移动新闻发布会”的照片后来广为传播。
10点28分左右,北楼也倒塌了。随员扑在朱利安尼身上,然后拉起他跑了数百米。朱利安尼看到浓烟腾起,然后有空军的飞机呼啸而过。一刹那,他突然出现一个念头:纽约竟然成了战场。
他说,这是一个蛮荒、震撼、超现实的世界。但是就在灰尘、泥块、玻璃碎片飘落的顶端,“还是一片蓝色的天空。”
这时,为了防止距离世贸中心数百米的市政厅成为袭击目标,纽约市政府已经迁出这栋大楼。20多名纽约市政府官员到了消防局。由于消防员们全都奔赴现场,大门紧锁。最后,他们只好撬开了大门。
朱利安尼在此召开了第一场“固定新闻发布会”。他说,军队已经介入,“我们的目标是救人第一。”
到中午,纽约市政府终于选定了一处办公地点,警察学院。官员们拥挤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人人脸上都是建筑碎粒和灰尘。然后,每有一个人满身尘土的出现,大伙儿就上去热烈拥抱,祝贺他安全脱身。
婚礼可不参加,葬礼不能缺席
在消防局,朱利安尼才有时间让助手打电话给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朱迪丝,并让当时正要离婚的第一任妻子带两个孩子离开住处,防止受到袭击。
朱迪丝坚持要听到他的声音,但没有如愿。因为朱利安尼正在接听报告现场情况的电话。后来,他再次决定前往现场,“当天,我至少前往灾难现场五次。”他认为,必须凭自己的双眼评估、监督救援行动。3个半月内,他又300多次回到世贸废墟。
朱利安尼对于整个事件异常愤怒。一个月后,当一位阿拉伯王子表示,美国应该通过“9·11”事件反省时,他退回了对方的1000万美元捐款。
几小时里,他陆续得知朋友、同事遇难的消息。其中有三次令他非常悲伤。第一次是在知道自己的助理贝丝幸免于难后,了解到她的丈夫、一位消防队长殉职。他曾为这对夫妇证婚,悲剧的结局令他非常痛苦。
然后就是那4位消防员中的一位,确切地说是消防队中的神父。当朱利安尼面临婚姻破裂又被怀疑患有癌症时,正是这位神父给予他精神上支持。“所以当我听到他也离开人世,情绪开始崩溃。”
后来,他又得知撞击五角大楼的飞机上有另一位好友---司法副部长的妻子。朱利安尼说,得知这些人去世的消息后,很想嚎啕大哭。但是,他坚持不在媒体面前表现出一丝软弱,“我个人要担负起责任,要更加镇定,由此才能够使所有的市民镇定,使整个城市恢复以往的状态。”
到晚上11点,朱利安尼再一次回到现场。站在废墟上,他甚至觉得整个事件都像一场电影,这一切都是假的。当时,到处是照明设备,瓦砾上不时腾起烟尘和火焰。
朱利安尼这时觉得,纽约的敌人不再是犯罪分子。自从他1994年担任纽约市长开始,这个城市的谋杀案发案率减少了67%。而此时,恐怖分子已成为纽约以及整个美国的头号威胁。
12日凌晨2点多,朱利安尼返回了住所。他从电视里第一次看到世贸双塔倒塌的情形。他没有关闭电视机,因为媒体也许会比警方得知新消息。他把衣服放在床边,准备随时出门。接下去的两周,天天如此。
朱利安尼房间里有一本《丘吉尔传》。他翻到1940年的一章,即描写英国最危险的时候,人们靠意志战胜德国日以继夜的轰炸。
大约在4点半入睡,不到6点就醒来。接下来的几周里,朱利安尼参加了超过200场葬礼。而每个遇难公职人员的葬礼,都会有市政府代表到场。
其实在“9·11”事件前,因公殉职的市政府公职人员葬礼,朱利安尼必定到场。他父亲曾说,“婚礼是锦上添花,不一定参加;葬礼是雪中送炭,非去不可。”
而在“9·11”事件之后,他说,民众在困难时刻需要的是一位坚强的领导人。
像任何应对危机的领导者一样,对于朱利安尼在“9·11”事件中的表现存在不同评价。但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文森特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发现他的政治遗产不仅仅是“9·11”。关于朱利安尼的争论将会继续,但他的“9·11”故事,发人深思。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上海报道
……
其实在反恐怖之外,“9·11”事件也向全世界提出一个新命题:大城市如何应对突发事故。它可能是化学、原子恐怖袭击,也可能是一场降雨带来的大规模交通瘫痪,或者一次折扣抢购活动带来的踩踏事件……总之,对于今天的大城市而言,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酿成惨剧。
朱利安尼无疑是对此最具发言权的人之一。在“9·11”之前,他已执掌这座全球最大城市8年之久,并以成功控制犯罪率而闻名。自纽约市长卸任后,朱利安尼专门成立了一家安全咨询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这一领域的顾问服务。
凭借出色的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2008年朱利安尼曾参选美国总统。目前,他仍有可能以共和党元老的身份出现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舞台上。
“9·11”事件10年之际,朱利安尼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强调,对于纽约、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9·11”这类危机事件具有偶然性,但“它可以被避免”。
这些决定是否会发生危机的要素包括:事前各种信息能否被正确处理、其结果获得足够的重视支持以及及时提出预防方案等。
即使后来受到批评,他也再次强调,市长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危机现场。而这对于全世界许多城市的领导人来说,未必真的“必须”。
处理危机时,市长必须冲到前面去
虽然发生了“9·11”这样的恐怖事件,但在朱利安尼的记忆中,那仍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夏日早晨。早上7点多,他与顾问丹尼·扬等人在第五大道的半岛酒店吃饭。
期间,他的安全助手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把丹尼·扬拉到角落私语。而后者对他询问的目光左右闪避。最终,他走过来对朱利安尼说,有一架双引擎飞机撞击了世贸大楼,并引起火灾。
飞机撞击纽约的高层建筑并非罕见。比如1945年一架B25轰炸机在雾天撞到了帝国大厦的78层和79层。虽然并不了解详情,朱利安尼仍决定立刻前往现场。
这一举动后来备受质疑。比如2007年“国际消防员协会”制作的一个纪录片中,消防队员和遇难者家属指责市长不应在街上乱跑,“他应该在指挥中心指挥坐镇才对。”
一些民主党官员也认为:在危机发生时,市长这样的最高管理者应该首先前往指挥中枢而不是前线。
“作为市长,在处理危机当中应该发挥着重要作用。”朱利安尼对本刊记者说,在美国市长有很多种类型,有的市长与市政委员会是合作关系,有的受到类似组织的约束和指挥,但是像纽约这样在整个国家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的城市,市长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我认为在处理危机时候,一个市长必须能够冲到前面去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如果他临阵紧张、恐慌,那会使得整个城市都变得非常不稳定。所以我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起这样的角色。”他说。
朱利安尼坚持前往现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件的真正情况。这来自于他担任联邦检察官时,必须亲历罪案现场的职业经验。
一路上,朱利安尼和随员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在后座弯腰,正好可以看到火苗上蹿的世贸北塔,即1号楼。这时,他仍没有想到这是一起计划周密的恐怖袭击。
座车逼近世贸大楼,救护人员越来越多,朱利安尼感到事态严重。世贸中心方向又闪现了一次火光,他本以为是北塔发生了二次爆炸,随员立刻接到来自警察局的报告:2号楼,南塔也受到撞击。到这时,朱利安尼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与此同时,位于世贸中心7号楼的纽约应急指挥中心也开始疏散,这栋大楼后来同样倒塌。市长一行到达世贸双塔北面的街边时,正好看见从应急指挥中心撤出的警察局长。
朱利安尼继续接近世贸双塔,他希望亲自走到消防队长面前了解情况,而不是把这位重要的现场指挥者叫到他面前。就在这时,他目睹了一生难忘的场景。
一名男子从大厦大约100层处跳了下来,坠落在旁边的楼顶。他不由自主地抓住身边警务处长的胳膊。这很难说是因为恐惧还是紧张。接着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跳下来,甚至两个人携手下坠。
“9·11”后超过40起袭击事件都被挫败
对于这样的悲剧,朱利安尼觉得本可以避免,“如果能提前把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正确处理的话。”
“美国这样大的国家,每天搜集到的安全情报和信息非常巨大,我认为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但是,在某些方面来说它已经积累了很久,所以又是可以预防的。”朱利安尼说。
一个例证是,在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后,虽然恐怖主义势力策划了多起袭击事件,但由于加强了情报工作,再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据我了解,‘9·11’后恐怖组织曾在美国策划超过40起类似袭击事件,但都被我们成功地挫败。”朱利安尼说,只有一起没有避免,因为是由一名美国公民发起的。
因此,虽然是一次特殊的城市危机事件,但“9·11”事件与其他危机仍有共通之处。而作为城市管理者以及更高层次的政府机构,都可以通过良好、缜密的机制加以预防,无论是恐怖袭击,还是火灾、断电、停水,“大多数事情可以由市政府来做到,当然也有很多需要更高层次的机构来预防。”朱利安尼说,而不是像“9·11”事件那样,在危机发生之后才把情报、信息集中,然后理出其中的逻辑。
在消防队的前线指挥所,朱利安尼了解到,没法用直升机救出起火点以上的人们。这样,他刚刚目睹的自杀事件只能延续。他在这与4位即将出发的消防队员告别,后来他们都牺牲在双子塔里。
这时终于接通了白宫要员的电话,对方说,可能有7架飞机被劫持。
近1个小时间,他的身边都只有几个人。直到这时,才凑到了20多人。
他们最后集中在世贸中心楼群的一个小房子里,朱利安尼与总统助理通了电话。他吃惊地得知,五角大楼也受到袭击。对方最后说,副总统切尼将与他联系。
与切尼的通话只有几秒钟,就中断了。
流浪的市政府
正在所有人想办法接通电话时,一阵巨响传来。有人说,是不是又有飞机撞击了大楼。随后副市长大喊:“楼倒了,都死了!”
朱利安尼还以为他说楼顶的电线塔倒了,立即看见窗外尘土弥漫,烟尘甚至透过窗户缝隙冲进房间。不过,他仍没有想到会是世贸中心大厦倒塌,还是固执地想打通电话。一名随员冲上来抓住他的胳膊,拉着他想离开房间。
“结果我被困在楼里20分钟之久,当时有人以为我已经丧生了。但很幸运,这幢建筑并没有完全倒塌。”朱利安尼说,当时大楼的碎块几乎淹没了这座小楼,南面的玻璃全部粉碎,并且堵住了正门。他们一行人先到地下室,结果发现门被锁死,二楼、三楼的出口也都无法打开。
这些纽约市的高官们就这样在小楼里踌躇近半小时,窗外满是烟雾却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直到维修工出现,说另有一个地下通道可以离开。
他们通过地下通道走到市政府法务部的大楼,一进入大厅就看见副市长的助手血迹斑斑、满身白灰地走进来。惊魂而定的官员们听着他讲述南楼倒塌的情形。朱利安尼很快就决定离开这里,“我宁愿在街头被东西砸伤,也不想在这里被压垮。”他说,当时想到首要的事情就是召集媒体,向民众传达信息。
一走出大楼,就看见成群的记者跑向现场。朱利安尼抓住纽约第一新闻台记者的胳膊,让他告诉同行跟着,边走边谈。就这样,上百名记者跟着朱利安尼走向废墟。这场“移动新闻发布会”的照片后来广为传播。
10点28分左右,北楼也倒塌了。随员扑在朱利安尼身上,然后拉起他跑了数百米。朱利安尼看到浓烟腾起,然后有空军的飞机呼啸而过。一刹那,他突然出现一个念头:纽约竟然成了战场。
他说,这是一个蛮荒、震撼、超现实的世界。但是就在灰尘、泥块、玻璃碎片飘落的顶端,“还是一片蓝色的天空。”
这时,为了防止距离世贸中心数百米的市政厅成为袭击目标,纽约市政府已经迁出这栋大楼。20多名纽约市政府官员到了消防局。由于消防员们全都奔赴现场,大门紧锁。最后,他们只好撬开了大门。
朱利安尼在此召开了第一场“固定新闻发布会”。他说,军队已经介入,“我们的目标是救人第一。”
到中午,纽约市政府终于选定了一处办公地点,警察学院。官员们拥挤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人人脸上都是建筑碎粒和灰尘。然后,每有一个人满身尘土的出现,大伙儿就上去热烈拥抱,祝贺他安全脱身。
婚礼可不参加,葬礼不能缺席
在消防局,朱利安尼才有时间让助手打电话给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朱迪丝,并让当时正要离婚的第一任妻子带两个孩子离开住处,防止受到袭击。
朱迪丝坚持要听到他的声音,但没有如愿。因为朱利安尼正在接听报告现场情况的电话。后来,他再次决定前往现场,“当天,我至少前往灾难现场五次。”他认为,必须凭自己的双眼评估、监督救援行动。3个半月内,他又300多次回到世贸废墟。
朱利安尼对于整个事件异常愤怒。一个月后,当一位阿拉伯王子表示,美国应该通过“9·11”事件反省时,他退回了对方的1000万美元捐款。
几小时里,他陆续得知朋友、同事遇难的消息。其中有三次令他非常悲伤。第一次是在知道自己的助理贝丝幸免于难后,了解到她的丈夫、一位消防队长殉职。他曾为这对夫妇证婚,悲剧的结局令他非常痛苦。
然后就是那4位消防员中的一位,确切地说是消防队中的神父。当朱利安尼面临婚姻破裂又被怀疑患有癌症时,正是这位神父给予他精神上支持。“所以当我听到他也离开人世,情绪开始崩溃。”
后来,他又得知撞击五角大楼的飞机上有另一位好友---司法副部长的妻子。朱利安尼说,得知这些人去世的消息后,很想嚎啕大哭。但是,他坚持不在媒体面前表现出一丝软弱,“我个人要担负起责任,要更加镇定,由此才能够使所有的市民镇定,使整个城市恢复以往的状态。”
到晚上11点,朱利安尼再一次回到现场。站在废墟上,他甚至觉得整个事件都像一场电影,这一切都是假的。当时,到处是照明设备,瓦砾上不时腾起烟尘和火焰。
朱利安尼这时觉得,纽约的敌人不再是犯罪分子。自从他1994年担任纽约市长开始,这个城市的谋杀案发案率减少了67%。而此时,恐怖分子已成为纽约以及整个美国的头号威胁。
12日凌晨2点多,朱利安尼返回了住所。他从电视里第一次看到世贸双塔倒塌的情形。他没有关闭电视机,因为媒体也许会比警方得知新消息。他把衣服放在床边,准备随时出门。接下去的两周,天天如此。
朱利安尼房间里有一本《丘吉尔传》。他翻到1940年的一章,即描写英国最危险的时候,人们靠意志战胜德国日以继夜的轰炸。
大约在4点半入睡,不到6点就醒来。接下来的几周里,朱利安尼参加了超过200场葬礼。而每个遇难公职人员的葬礼,都会有市政府代表到场。
其实在“9·11”事件前,因公殉职的市政府公职人员葬礼,朱利安尼必定到场。他父亲曾说,“婚礼是锦上添花,不一定参加;葬礼是雪中送炭,非去不可。”
而在“9·11”事件之后,他说,民众在困难时刻需要的是一位坚强的领导人。
像任何应对危机的领导者一样,对于朱利安尼在“9·11”事件中的表现存在不同评价。但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文森特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发现他的政治遗产不仅仅是“9·11”。关于朱利安尼的争论将会继续,但他的“9·11”故事,发人深思。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上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