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移民新图谱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民,中国投资移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31 13:57
一则美国议员的提议,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发了一阵舆论热议。
近期《华尔街日报》发布一条消息:为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国会议员提议,允许为在美购房超过50万美元的外籍人士发放绿卡。新的居留签证将独立于现行美国签证项目,以使申请人在等待其他签证时不遭驱逐。新签证项目将不设配额限制。
投资移民热真的来了吗?
门槛越高,申请人数越多
35岁的上海人陆畅(化名)刚刚拿到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签证。这让她兴奋不已,“终于可以过想要的生活了”。
读书的时候,陆畅就有过留学美国的想法,但当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留学梦被无限期搁置。直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陆畅开办的咨询公司受到严重冲击,生意异常清淡,作为公司法人的她每天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顶着巨大的压力,就连个人生活也变得紧张忙碌。
时间一长,陆畅产生了摆脱这种生活的想法。“我移民的第一选择是加拿大,但是加拿大对个人资产要求过高,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澳洲。”陆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11年年初,陆畅开始了她的移民计划。先是通过咨询朋友、网上查找、加入相关论坛等方式了解移民申请的具体事项,甚至去澳大利亚移民局网站查看英文资料,然后选定了上海一家颇有名气的移民中介。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移民材料;3月份递交材料;6月批复;9月份雅思成绩下来;10月份就拿到了签证。“我的签证办得非常快,一般都要15?20个月,而我只用了10个月。”
陆畅所申请的是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之州政府担保企业家移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63移民”。
此类移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由澳大利亚有关各州政府提供担保;2.拥有成功的经商背景;3.过去四年中的至少两年中,所投资企业的年营业额不少于30万澳元,或有四年以上高级管理经验;4.至少有25万澳元资产在获得批准之后二年内转入澳大利亚,用于建立企业;5.承诺于抵澳后创业,拥有该企业的所有权并直接积极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6.除在特许情况下,年龄55岁以下;7.经过考察,提交完整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去澳洲我打算开一家小咖啡馆。听说那里的人生活都比较轻松和安逸,我就想过那样的生活。”陆畅说。据她在某论坛的移民群里所了解,大部分申请“163移民”的人到国外投资都会选择投资较小、难度不大的零售业,如便利店、咖啡店或者面包房等。
但最终能够拿到绿卡的却并不多,“大部分都回流了”。因为在陌生的国度做生意并不容易,澳洲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在中国企业年利润可以达到20%?30%,但在澳洲利润就非常微薄,甚至亏损。
尽管花费大量资产最终能否换来一张绿卡还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影响投资移民者的热情。
上海景鸿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移民部经理高晓华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投资移民。虽然从2010年开始,很多国家都相继提高了投资移民的门槛,但选择投资移民的人数却越来越多。
以澳洲为例。目前,澳洲的163A投资移民,从全球金融危机后实行了配额制度。继2010年4月新政取消163B类别后,进一步提高了申请门槛,对股份要求从原来的10%提高到30%,并且对营业额不到40万澳元的企业,股份要求达到了51%以上。但在这样相对严格的政策下,163A的递交案件仍居高不下。
2011年澳洲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提出了新要求,对申请人到悉尼后的生意类型作了具体限制,对零售类别的转身份类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提高了申请人的难度。
“投资移民的门槛抬高,反倒提升了更多人移民的愿望,因为他们担心以后投资移民会更加困难。”高晓华说。
澳美加依然是移民首选
前不久,华侨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移民海外总人数超过450万,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已达到了4543万,绝对数量世界第一。
2011年8月10日,澳大利亚移民部长克里斯·鲍文发布该国最新移民数据: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英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移民来源国。2010-2011年度,来自中国的移民上升了20%,达到近3万人,而同期澳大利亚吸纳的移民总数为168685人。在澳大利亚6个地区两大行政区的移民人口统计中,中国移民人数在5个区域中位列前三,其中有两个地区位列第一。
金融危机后澳洲商业移民的政策变化不大,“州担保”成为主要途径,但2010年3月份已将上半年的名额用完。相对而言,技术移民政策有所缩紧。2010年的技术移民配额从133500名下调到115000名,降幅高达14%。这是澳大利亚为了保证本国居民优先就业,十年来首次“拒绝”外来技术移民。
在美国相对激进的新投资移民政策影响下,美国的EB5签证发放数和通过率也在节节攀升。
根据美国国会2010年颁布的移民白皮书显示,中国大陆、韩国和英国分别为美国当年度移民的三大来源地,其中2010年的EB5签证中有41%颁发给中国大陆申请者。
2011年前三季度,美国移民局共通过了1487名投资移民的申请,按照41%的中国大陆申请比例推算,有近610名中国人以投资移民的方式移民美国。
加拿大移民的情况与美国类似,经过了2009年和2010年顶峰,2011年的统计数字同比略有下降,但总数依然非常庞大。
本刊记者查阅加拿大移民局网站,发现2011年第一季度移民加拿大的家庭移民为12046例,投资移民31190例,各类移民总数49555例;第二季度此三项数据分别为14757例、44119例和67366例。
2010年9月加拿大移民大臣杰生·肯尼访华时称:“加拿大从中国移民中获得了很大益处,当局鼓励中国人投资移民加拿大。”2010年第一季度去加拿大旅游的中国游客比例同比2009增长14%,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同比2005年增长46%。
在肯尼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家庭落户加拿大后,他们的亲友需要来加拿大探访。
中国成为菲律宾第一大外来移民国家
中国人移民的脚步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几大移民国家,移民目的地范围在逐步扩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调研了菲律宾移民局提供的数据后发现,2010年中国大陆移民菲律宾人数比2009年翻倍,2009年居住在菲律宾的中国人为30809人,2010年达到61372人。
截至2011年1月,菲律宾登记注册的外来移民总数为90413人,98733人拥有居留权,中国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已超越韩国成为菲律宾第一大外来移民国家。
菲律宾移民局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地理上的接近和华人社会的成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菲律宾的理由,他们中大多数人为学生、商务人士和宗教人士,这些人喜欢居住在菲律宾最大的城市马尼拉。“马尼拉较为便宜的房价对这些人极具吸引力”。
在非移民国家日本,中国移民也不少。
日本移民局2010年数据显示,当年居住日本的外国人总数为2134151人,巴西位列第一,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拥有日本血统;中国紧随其后,韩国列第三,这三国占日本外来居住者总数的69.5%。
投资移民是向中国投橄榄枝
“这两年投资移民澳大利亚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私营业主,40岁以上。但不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东北、河南甚至内陆一些偏远省份投资移民澳大利亚的人也开始多起来。”移民中介公司业主裘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国家开始把吸引投资移民作为移民政策的一个主要方向,希望把更多的人才和财富吸引到本国,以此提振本国经济,促进就业。
2011年年初,美国移民局发布了2010年移民最新的数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移民申请人数为772人,居全世界之最,占移民局全年发放的EB5签证总数的41%。
美国移民局表示,目前90%左右的投资移民都是以参与区域中心开发的方式来进行投资。这主要是区域中心相对于个体企业经营来说更稳定,在创造的工作机会方面也更有优势。
过去两年里,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全美各地涌现出许多以吸引投资移民为融资手段的区域开发项目,纽约市的布鲁克林海军船坞改造项目是这些项目中最受青睐也是最成功的几个项目之一。而在这些被移民局定义为“区域中心”的开发项目背后,是来自各国的有财力的移民人士。目前全美总共有120个被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
“已有超过一半的美国投资移民区域中心投资项目跑到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宣传。”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对本刊记者说。
2011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放宽投资移民政策,新政除保留此前的100万英镑投资、5年后转永居项目外,又新开通500万英镑投资、3年后转永居和1000万英镑投资、2年后转永居两个加速投资移民项目,同时将居住要求由过去的9个月缩至6个月。
7月25日开始,新西兰投资移民开始可以投资到以前受到限制的住宅房地产开发。
另一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新加坡,现在也在加大绿卡的推广力度。同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还出台了关于“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考核准则。该政策作为“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补充文件,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并首次放宽了申请对象范围:无创业与经商背景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亦可申请该项目。
按照现有种类看,移民主要分为三种:技术移民、团聚移民和投资移民,以前两种移民为主。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投资移民的人数逐渐开始上升,增速快。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透露,仅2009年一年,大陆就有3000人投资移民到美国和加拿大,投资总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若再加上其他比较热门的地区,中国移民带出去的资金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投资移民升温,在齐立新看来原因有三:第一,国内不少的民营企业家这些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现在财富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点”;第二,国内的一些社会矛盾问题凸显,尤其是教育问题、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促使一些人选择移民;第三,基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考虑。中国的民营企业无论在境外投资还是发展上仍然受到一些限制,而企业想走出去、产品走出去,首先是要人走出去,因此一些企业主选择移民,拓展事业发展的领域。
但是,“即便是有大量的资金被带出去,也没有一些媒体和专家说得那么恐怖,甚至有人说危害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我个人觉得,媒体有些过虑,这是狭隘和短视行为。新移民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或者中产阶层走出国门,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反哺国内的。”齐立新表示。
不过,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查阅的有关数据看,绝对数量上而言,技术和团聚类移民仍然是移民主力军。
韩国“绿卡”的启示
黑龙江省奔马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贤云作为在济州投资的外国人,首次获得了韩国永久居住权。这条新闻近日被韩国媒体高调报道。
蒋贤云之所以能拿到韩国“绿卡”,是因为他将在济州市梨湖一洞一带的梨湖乐园建起亚洲最大的七星级酒店和综合度假村,投资630亿韩元,并且截至2013年还将继续投资5500亿韩元。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外国人投资超5亿韩元,雇用韩国人超5人就可获得永久居住权,蒋贤云目前的投资已经远远超过该限定,并且他已经雇佣了12名韩国人。11月14日,韩国济州出入境管理所正式向蒋贤云颁发永久居住证。
得知这个消息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第一时间致电奔马集团求证,该集团办公室负责人称:蒋贤云目前正在济州岛洽谈酒店和度假村事宜,投资并取得绿卡“确有其事”。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韩国,吸引国外移民一直“低调”,一方面有其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制约着其吸引移民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缺乏积极的移民政策。但这两年,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2010年2月10日,韩国颁布了最新投资移民政策,对投资韩国济州岛等指定地区的休闲娱乐设施,给予永久居住权。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在考虑设置一个掌管移民和多文化政策的移民厅。目前,在韩国的外国人比重目前约为2.5%,预计在2020年会倍增至5%左右。
根据这一需求,韩国政府将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事例,考虑采用其中可适用于韩国的政策。韩国财政部表示,考虑生产人口减少和移民增加的社会成本,将推算各产业和领域的人力需求,针对未来的增长动力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树立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方案。
“蒋贤云获得韩国绿卡虽然是一桩个案,但却给中国政府一个重要的提示。事实上,中国在2004年就颁布实施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但至今仍然推广得不好,截至2010年,仅有1000人左右获得了中国‘绿卡’。如何使外国人在中国找到归属感?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齐立新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琰、骆晓昀|上海报道
……
近期《华尔街日报》发布一条消息:为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国会议员提议,允许为在美购房超过50万美元的外籍人士发放绿卡。新的居留签证将独立于现行美国签证项目,以使申请人在等待其他签证时不遭驱逐。新签证项目将不设配额限制。
投资移民热真的来了吗?
门槛越高,申请人数越多
35岁的上海人陆畅(化名)刚刚拿到澳大利亚投资移民的签证。这让她兴奋不已,“终于可以过想要的生活了”。
读书的时候,陆畅就有过留学美国的想法,但当时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留学梦被无限期搁置。直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陆畅开办的咨询公司受到严重冲击,生意异常清淡,作为公司法人的她每天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顶着巨大的压力,就连个人生活也变得紧张忙碌。
时间一长,陆畅产生了摆脱这种生活的想法。“我移民的第一选择是加拿大,但是加拿大对个人资产要求过高,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澳洲。”陆畅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11年年初,陆畅开始了她的移民计划。先是通过咨询朋友、网上查找、加入相关论坛等方式了解移民申请的具体事项,甚至去澳大利亚移民局网站查看英文资料,然后选定了上海一家颇有名气的移民中介。1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移民材料;3月份递交材料;6月批复;9月份雅思成绩下来;10月份就拿到了签证。“我的签证办得非常快,一般都要15?20个月,而我只用了10个月。”
陆畅所申请的是澳大利亚投资移民之州政府担保企业家移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63移民”。
此类移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由澳大利亚有关各州政府提供担保;2.拥有成功的经商背景;3.过去四年中的至少两年中,所投资企业的年营业额不少于30万澳元,或有四年以上高级管理经验;4.至少有25万澳元资产在获得批准之后二年内转入澳大利亚,用于建立企业;5.承诺于抵澳后创业,拥有该企业的所有权并直接积极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6.除在特许情况下,年龄55岁以下;7.经过考察,提交完整可行的商业计划书。
“去澳洲我打算开一家小咖啡馆。听说那里的人生活都比较轻松和安逸,我就想过那样的生活。”陆畅说。据她在某论坛的移民群里所了解,大部分申请“163移民”的人到国外投资都会选择投资较小、难度不大的零售业,如便利店、咖啡店或者面包房等。
但最终能够拿到绿卡的却并不多,“大部分都回流了”。因为在陌生的国度做生意并不容易,澳洲的人工成本非常高,在中国企业年利润可以达到20%?30%,但在澳洲利润就非常微薄,甚至亏损。
尽管花费大量资产最终能否换来一张绿卡还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影响投资移民者的热情。
上海景鸿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移民部经理高晓华对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都是投资移民。虽然从2010年开始,很多国家都相继提高了投资移民的门槛,但选择投资移民的人数却越来越多。
以澳洲为例。目前,澳洲的163A投资移民,从全球金融危机后实行了配额制度。继2010年4月新政取消163B类别后,进一步提高了申请门槛,对股份要求从原来的10%提高到30%,并且对营业额不到40万澳元的企业,股份要求达到了51%以上。但在这样相对严格的政策下,163A的递交案件仍居高不下。
2011年澳洲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提出了新要求,对申请人到悉尼后的生意类型作了具体限制,对零售类别的转身份类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提高了申请人的难度。
“投资移民的门槛抬高,反倒提升了更多人移民的愿望,因为他们担心以后投资移民会更加困难。”高晓华说。
澳美加依然是移民首选
前不久,华侨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移民海外总人数超过450万,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已达到了4543万,绝对数量世界第一。
2011年8月10日,澳大利亚移民部长克里斯·鲍文发布该国最新移民数据: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英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移民来源国。2010-2011年度,来自中国的移民上升了20%,达到近3万人,而同期澳大利亚吸纳的移民总数为168685人。在澳大利亚6个地区两大行政区的移民人口统计中,中国移民人数在5个区域中位列前三,其中有两个地区位列第一。
金融危机后澳洲商业移民的政策变化不大,“州担保”成为主要途径,但2010年3月份已将上半年的名额用完。相对而言,技术移民政策有所缩紧。2010年的技术移民配额从133500名下调到115000名,降幅高达14%。这是澳大利亚为了保证本国居民优先就业,十年来首次“拒绝”外来技术移民。
在美国相对激进的新投资移民政策影响下,美国的EB5签证发放数和通过率也在节节攀升。
根据美国国会2010年颁布的移民白皮书显示,中国大陆、韩国和英国分别为美国当年度移民的三大来源地,其中2010年的EB5签证中有41%颁发给中国大陆申请者。
2011年前三季度,美国移民局共通过了1487名投资移民的申请,按照41%的中国大陆申请比例推算,有近610名中国人以投资移民的方式移民美国。
加拿大移民的情况与美国类似,经过了2009年和2010年顶峰,2011年的统计数字同比略有下降,但总数依然非常庞大。
本刊记者查阅加拿大移民局网站,发现2011年第一季度移民加拿大的家庭移民为12046例,投资移民31190例,各类移民总数49555例;第二季度此三项数据分别为14757例、44119例和67366例。
2010年9月加拿大移民大臣杰生·肯尼访华时称:“加拿大从中国移民中获得了很大益处,当局鼓励中国人投资移民加拿大。”2010年第一季度去加拿大旅游的中国游客比例同比2009增长14%,而这一数据在2009年同比2005年增长46%。
在肯尼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家庭落户加拿大后,他们的亲友需要来加拿大探访。
中国成为菲律宾第一大外来移民国家
中国人移民的脚步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几大移民国家,移民目的地范围在逐步扩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调研了菲律宾移民局提供的数据后发现,2010年中国大陆移民菲律宾人数比2009年翻倍,2009年居住在菲律宾的中国人为30809人,2010年达到61372人。
截至2011年1月,菲律宾登记注册的外来移民总数为90413人,98733人拥有居留权,中国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从数量上看,目前中国已超越韩国成为菲律宾第一大外来移民国家。
菲律宾移民局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地理上的接近和华人社会的成熟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菲律宾的理由,他们中大多数人为学生、商务人士和宗教人士,这些人喜欢居住在菲律宾最大的城市马尼拉。“马尼拉较为便宜的房价对这些人极具吸引力”。
在非移民国家日本,中国移民也不少。
日本移民局2010年数据显示,当年居住日本的外国人总数为2134151人,巴西位列第一,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拥有日本血统;中国紧随其后,韩国列第三,这三国占日本外来居住者总数的69.5%。
投资移民是向中国投橄榄枝
“这两年投资移民澳大利亚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私营业主,40岁以上。但不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东北、河南甚至内陆一些偏远省份投资移民澳大利亚的人也开始多起来。”移民中介公司业主裘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国家开始把吸引投资移民作为移民政策的一个主要方向,希望把更多的人才和财富吸引到本国,以此提振本国经济,促进就业。
2011年年初,美国移民局发布了2010年移民最新的数据: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移民申请人数为772人,居全世界之最,占移民局全年发放的EB5签证总数的41%。
美国移民局表示,目前90%左右的投资移民都是以参与区域中心开发的方式来进行投资。这主要是区域中心相对于个体企业经营来说更稳定,在创造的工作机会方面也更有优势。
过去两年里,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全美各地涌现出许多以吸引投资移民为融资手段的区域开发项目,纽约市的布鲁克林海军船坞改造项目是这些项目中最受青睐也是最成功的几个项目之一。而在这些被移民局定义为“区域中心”的开发项目背后,是来自各国的有财力的移民人士。目前全美总共有120个被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
“已有超过一半的美国投资移民区域中心投资项目跑到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宣传。”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对本刊记者说。
2011年7月,英国政府宣布放宽投资移民政策,新政除保留此前的100万英镑投资、5年后转永居项目外,又新开通500万英镑投资、3年后转永居和1000万英镑投资、2年后转永居两个加速投资移民项目,同时将居住要求由过去的9个月缩至6个月。
7月25日开始,新西兰投资移民开始可以投资到以前受到限制的住宅房地产开发。
另一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新加坡,现在也在加大绿卡的推广力度。同时,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还出台了关于“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考核准则。该政策作为“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的补充文件,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并首次放宽了申请对象范围:无创业与经商背景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亦可申请该项目。
按照现有种类看,移民主要分为三种:技术移民、团聚移民和投资移民,以前两种移民为主。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投资移民的人数逐渐开始上升,增速快。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透露,仅2009年一年,大陆就有3000人投资移民到美国和加拿大,投资总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若再加上其他比较热门的地区,中国移民带出去的资金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投资移民升温,在齐立新看来原因有三:第一,国内不少的民营企业家这些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到现在财富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点”;第二,国内的一些社会矛盾问题凸显,尤其是教育问题、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促使一些人选择移民;第三,基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考虑。中国的民营企业无论在境外投资还是发展上仍然受到一些限制,而企业想走出去、产品走出去,首先是要人走出去,因此一些企业主选择移民,拓展事业发展的领域。
但是,“即便是有大量的资金被带出去,也没有一些媒体和专家说得那么恐怖,甚至有人说危害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移民不移国,移居不移家。我个人觉得,媒体有些过虑,这是狭隘和短视行为。新移民热,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更多的民营企业家或者中产阶层走出国门,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会反哺国内的。”齐立新表示。
不过,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查阅的有关数据看,绝对数量上而言,技术和团聚类移民仍然是移民主力军。
韩国“绿卡”的启示
黑龙江省奔马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贤云作为在济州投资的外国人,首次获得了韩国永久居住权。这条新闻近日被韩国媒体高调报道。
蒋贤云之所以能拿到韩国“绿卡”,是因为他将在济州市梨湖一洞一带的梨湖乐园建起亚洲最大的七星级酒店和综合度假村,投资630亿韩元,并且截至2013年还将继续投资5500亿韩元。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外国人投资超5亿韩元,雇用韩国人超5人就可获得永久居住权,蒋贤云目前的投资已经远远超过该限定,并且他已经雇佣了12名韩国人。11月14日,韩国济州出入境管理所正式向蒋贤云颁发永久居住证。
得知这个消息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第一时间致电奔马集团求证,该集团办公室负责人称:蒋贤云目前正在济州岛洽谈酒店和度假村事宜,投资并取得绿卡“确有其事”。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韩国,吸引国外移民一直“低调”,一方面有其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制约着其吸引移民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缺乏积极的移民政策。但这两年,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2010年2月10日,韩国颁布了最新投资移民政策,对投资韩国济州岛等指定地区的休闲娱乐设施,给予永久居住权。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在考虑设置一个掌管移民和多文化政策的移民厅。目前,在韩国的外国人比重目前约为2.5%,预计在2020年会倍增至5%左右。
根据这一需求,韩国政府将研究发达国家的相关事例,考虑采用其中可适用于韩国的政策。韩国财政部表示,考虑生产人口减少和移民增加的社会成本,将推算各产业和领域的人力需求,针对未来的增长动力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树立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方案。
“蒋贤云获得韩国绿卡虽然是一桩个案,但却给中国政府一个重要的提示。事实上,中国在2004年就颁布实施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但至今仍然推广得不好,截至2010年,仅有1000人左右获得了中国‘绿卡’。如何使外国人在中国找到归属感?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齐立新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琰、骆晓昀|上海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