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沉寂的经济学大师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张培刚,经济学,哈佛
  • 发布时间:2011-12-31 13:47
  2011年11月23日14时,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张培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8岁。张培刚去世的消息甫出即迅速在经济学界传播,并很快成为各大媒体关注之焦点。一时间,无数经济学人陷入哀思,既为着大师的离去,也为着老一辈学人图强而负笈西学之时代的终结。

  张培刚一生颇多风雨,个人之命运亦随时代变迁而沉浮,但其忧国忧民,并试图用一整套适合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的经济学理论来帮助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爱国情怀与宏大抱负,终生不渝。尤其是,张培刚早年以《农业与工业化》一书奠定世界发展经济学之基础,其发展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历久弥新,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指导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凭博士论文获“威尔士”奖

  1913年,张培刚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时的家贫,使张培刚很早就体会到农村、农民生活的困苦和农业劳作的艰辛,并萌发了改善农民生活、彻底使广大农村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宏大志愿。

  1934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年仅21岁的张培刚被选送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农村经济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该所工作的6年时间中,张培刚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并相继撰写了《清苑的农家经济》等4部著作,发表多篇农村经济、货币金融方面的论文,才华初露。

  1941年9月,张培刚入哈佛大学学习工商管理科。然因始终思考如何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不久张培刚即转入经济系深造。时哈佛经济系名师云集,盛极一时。张培刚师从那些蜚声国际经济学界的大师,深入学习和研究了当时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

  为实现心中从小就立下的志向,探索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张培刚将博士论文题目定为“农业与工业化”。在翻阅大量德文、法文、英文等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仔细阅读了有关英、法、美、日、苏等国自“产业革命”以来各自实行工业化历程的书籍之基础上,结合多年深入农村的实地调研所积累的大量有关中国农村的第一手资料,张培刚撰写出被誉为发展经济学开山之作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

  在该文中,张培刚对当时存在的一般均衡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法和区位理论分析法进行了考察,并通过改进和取舍,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体系,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与工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因素对工业化过程的影响以及这一动态演进过程中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变化的过程及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工业化战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模式。

  1947年,张培刚凭借该博士论文获得了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经济学科最佳论文奖和“大卫·威尔士奖”。张培刚博士论文参与评奖时,“克拉克奖”尚未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20余年之后的事情,加之当时哈佛大学执世界经济学研究之牛耳,“大卫·威尔士奖”实为全美乃至世界最高之经济学奖项。

  “需有所作为”

  新中国成立后,张培刚曾短暂出任过武汉大学总务长和法学院院长,并任经济系主任一职。1953年华中工学院筹建,张培刚调任筹委会委员和基建办主任。

  担任华中工学院基建主任时,由于常年在工地上劳作,张培刚曾患过肺病,并留下了钙化点。1957年,全国范围的反“右”整风运动展开后,张培刚在华中工学院承担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并被下放到湖北省红安县的苏建公社进行劳动改造。“文革”中,他甚至被冠以“战争贩子”的罪名。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系列的运动,并未对张培刚的身体造成太大的冲击。可是,经由张培刚开创的发展经济学---这种所谓的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有重大关联的学问,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试图去研究则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事实上,长期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思想改造,甚至使张培刚一度怀疑自己过去所学到底是不是有用。

  70年代,同样获得“威尔士”奖的萨缪尔森和发展经济学的后起刘易斯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张培刚依旧在劳动和思想改造。

  这期间,由张培刚开创的发展经济学尽管在国内罕有其闻者,在国外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并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产生影响。1956年盛夏,两位智利大学教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同张培刚讨论《农业与工业化》书中的“工业化”等问题。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两位外国教授最终带着失望离去。

  10年的盖房子与搞基建,10年的政治课教学与接受改造,10年的受审查与挨批判,整整30年,张培刚远离自己热爱的经济学研究,错过将自己开创的学科发扬光大的最好时机。

  2007年,在被问及回国后是否为错失了太多的东西而后悔时,张培刚说:“许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啊!对回国这半个世纪,我并不后悔。个人命运的沉浮是难以驾驭的,是社会历史规律导致的。??我的人生感悟,关键在于,‘需有所作为’。”

  “人老心不老,前进不停止”

  改革开放后,张培刚再一次投身于经济学研究,先后出版了多种阐述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著作。针对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西方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认为发展经济学已走向衰落、“濒于死亡”的情形,张培刚撰写《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为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这一时期,《农业与工业化》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张培刚作为世界发展经济学奠基人的地位开始逐渐获得学界认可。1982年,世界银行副行长钱纳里教授来华讲学时强调说,人们都以为刘易斯和舒尔茨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实际上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中国人,是张培刚。

  与此同时,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在指导我国工业化实践中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例如,张培刚关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工业化中“先行官”作用的理论对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关于工业化演进程序的科学概括对于我国正确认识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推广和传播现代经济学、培养下一辈经济学人方面,张培刚亦是不遗余力。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张培刚和厉以宁教授合作撰写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等著作,向国内系统介绍了西方宏微观经济学说。通过在所任教的华中理工大学开设经济学科,张培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中青年经济学者,并在85岁的高龄成为我国年龄最大的博导。

  直至晚年,张培刚仍念念不忘中国的发展改革问题,反复向人们提及他的“牛肚子”理论,为中部崛起而鼓呼。2006年,已93岁的张培刚和弟子们一道,成功申请到一项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也是在同一年,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该奖项旨在推动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鼓励学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的理论,乃至最终创立真正的中国经济学派。

  如今,张培刚既逝,留给后学无尽哀思,然经由张培刚开创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必将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张培刚历坎坷而如一的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必将为后世学人所敬仰。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黄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