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抱团出海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营企业,企业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03 15:09
很久以来,许多理论家都拿一加一等于多少说事儿。一加一到底等于个啥?每个领域各有纷争。在爱国者国际化联盟这里,答案显得特别有意义。
答案的解释,要从民营企业家这个话题开始说起。
怀揣着满腔壮志雄心的、特别是颇有成绩的民营企业家,向来都是中国商界的活跃分子。他们钻研经商之道,对机会的洞察极其敏锐。但是,作为民营性质的企业管理者,他们有义务承担一系列份内的社会责任,良心企业家还积极主动挑起原本不是自己的担子。
但往往,网民并不买账。做好了理所应当,做不好招来骂名。商海沉浮,快要淹死的企业家谁敢来过问?这就是民营企业家在“走出去”的时候会孤军奋战,没人去挑头抱团的原因。
每个企业家,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到做好。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时下最重要是,要联合各行业优秀的中国民族企业,拧成一股绳使劲。2010年全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却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年时间,但在成绩上多少有些尴尬。
我们是否在站到世界舞台上后,又真正放眼世界了呢?
200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福格尔预测,204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2011年,美国普华永道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中国的年度GDP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尽管时间各有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认为中国最终会赶超美国。
1519年9月6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起航,开启西方人用广阔眼光看世界的新纪元,随之而来的是延续至今的全球化商业文明的繁盛时代。时光追溯到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巡航在广袤的大海上“扬我国威,纳贡互利”时,他也许没有想到此后近五百年的中国,却未再将目光投向海洋。历史让每一个人懂得,只有融入世界才能屹立于世界。
中华儿女并不懒惰,至少加班现象就经常发生在你我身边。由此,中国的民营企业需要一个平台,能够让所有志在远方的企业家联合起来,互助互利,携手将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爱国者总裁冯军认为,中国人抱团走向世界已经是大势所需。我们需要凝结中国民族企业最优秀的企业家,放眼世界,开拓市场,并且以抱团的形式,在海外建立品牌加速器,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实现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30年,当年兴建起的不起眼的小工厂已经成长为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自主创业的小企业如今也已经各领风骚。不管从管理体系还是生产技术,都比当初有了迅猛提升。但中国人有个惯性思维,就是“同行是冤家”。因此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少不了互相掐架,甚至形成恶性竞争。我们的眼光为什么不能一起往前看,而要停止在眼前这点小利小益上。岂知,同行并不是共赢的克星,分配一块蛋糕的重点,并不是蛋糕本身的质量,而是我们有本事把蛋糕做成多大。中国人古往今来都不缺少团结之心,只是需要一个足够坚定的号召者。而在携手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恰恰需要每个人将个人利益缩小,去支持集体行动,才得以扬帆起航。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今天不做,也会落到下一代身上。而我们今天的行动就是向后人证明:我们没有白活一世。
在奥运会之后的第四个年头,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面临了很大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的弱势是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工人吃尽了初级加工的苦头,也让山寨两个字成了心里的伤害。什么时候能转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呢,想必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想打破这种尴尬。
我们的企业需要一个机会真正放眼世界,需要在海外建立品牌加速器以便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和成长,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力政策的辅佐。人民币想要实现全球化,同样需要加大海外投资比重。然而民营企业想在海外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各个国家投资屏障多而复杂,想要得到当地充足的资源比登天还难。加上本地企业一定会对外来者的市场占有进行打压,很多企业派出去的海外常驻人员舍不得花费当地昂贵的咨询费,从而将公司处于高度风险之中。只有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抱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大幅度降低风险。
由冯军发起的爱国者国际化联盟将目光投向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的发达城市,凝聚中国最顶尖的民营企业,一起“走出去”,让有志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民营企业成功的落地海外。为了实现落地的高标准,冯军在国内召集了500家不同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加入爱国者国际化联盟,因为定位不同,方向相同,500个成员每一个都能与其他成员优势互补,又有相同的发展目标,由此齿轮啮合实现合作增值,这也就是“1+1=11”的成功模式。
向世界最发达的地方行进是一种使命,把优秀的中国民营品牌打造成国际品牌已经是大势所需。为了真正了解世界对中国企业的适应程度,冯军带领20多名中国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挺进欧洲,分别在英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停靠考察,为未来在欧洲开疆拓土的中国企业探路,掌握每个国家对中国企业落地可能提供的优惠政策。
不同行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抱团来到欧洲,受到了最高礼遇的迎接,考察团积极与当地官方和商界权威商榷,赢得了四个国家对协助中国企业家海外发展的优惠条件。
其中,比利时给予的支持是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品牌加速器12个月租金全免,并无偿配备40个专家常驻提供咨询;英国和丹麦同样给予12个月免租,提供各方面专家免费咨询等支持;荷兰鹿特丹欧华城完全接受爱国者的“1+1=11”的共赢理念,为中国企业提供荷兰少有的优惠和专业服务,各国的支持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降到最低。考察结束后,团队成员经过认真投票表决,决定出最终适合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落地的国家:冠军比利时、亚军英国、季军丹麦。
由此也证明,民营企业家抱团,不只把风险降到最低,不只赢得了各国政府的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能和有共识的不同行业优秀伙伴一同行进。
文|姜巍
……
答案的解释,要从民营企业家这个话题开始说起。
怀揣着满腔壮志雄心的、特别是颇有成绩的民营企业家,向来都是中国商界的活跃分子。他们钻研经商之道,对机会的洞察极其敏锐。但是,作为民营性质的企业管理者,他们有义务承担一系列份内的社会责任,良心企业家还积极主动挑起原本不是自己的担子。
但往往,网民并不买账。做好了理所应当,做不好招来骂名。商海沉浮,快要淹死的企业家谁敢来过问?这就是民营企业家在“走出去”的时候会孤军奋战,没人去挑头抱团的原因。
每个企业家,都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到做好。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时下最重要是,要联合各行业优秀的中国民族企业,拧成一股绳使劲。2010年全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却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国加入WTO已经十年时间,但在成绩上多少有些尴尬。
我们是否在站到世界舞台上后,又真正放眼世界了呢?
200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福格尔预测,204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2011年,美国普华永道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中国的年度GDP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尽管时间各有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两者都认为中国最终会赶超美国。
1519年9月6日,麦哲伦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起航,开启西方人用广阔眼光看世界的新纪元,随之而来的是延续至今的全球化商业文明的繁盛时代。时光追溯到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巡航在广袤的大海上“扬我国威,纳贡互利”时,他也许没有想到此后近五百年的中国,却未再将目光投向海洋。历史让每一个人懂得,只有融入世界才能屹立于世界。
中华儿女并不懒惰,至少加班现象就经常发生在你我身边。由此,中国的民营企业需要一个平台,能够让所有志在远方的企业家联合起来,互助互利,携手将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爱国者总裁冯军认为,中国人抱团走向世界已经是大势所需。我们需要凝结中国民族企业最优秀的企业家,放眼世界,开拓市场,并且以抱团的形式,在海外建立品牌加速器,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实现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30年,当年兴建起的不起眼的小工厂已经成长为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自主创业的小企业如今也已经各领风骚。不管从管理体系还是生产技术,都比当初有了迅猛提升。但中国人有个惯性思维,就是“同行是冤家”。因此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少不了互相掐架,甚至形成恶性竞争。我们的眼光为什么不能一起往前看,而要停止在眼前这点小利小益上。岂知,同行并不是共赢的克星,分配一块蛋糕的重点,并不是蛋糕本身的质量,而是我们有本事把蛋糕做成多大。中国人古往今来都不缺少团结之心,只是需要一个足够坚定的号召者。而在携手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恰恰需要每个人将个人利益缩小,去支持集体行动,才得以扬帆起航。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今天不做,也会落到下一代身上。而我们今天的行动就是向后人证明:我们没有白活一世。
在奥运会之后的第四个年头,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面临了很大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的弱势是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工人吃尽了初级加工的苦头,也让山寨两个字成了心里的伤害。什么时候能转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呢,想必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想打破这种尴尬。
我们的企业需要一个机会真正放眼世界,需要在海外建立品牌加速器以便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和成长,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力政策的辅佐。人民币想要实现全球化,同样需要加大海外投资比重。然而民营企业想在海外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各个国家投资屏障多而复杂,想要得到当地充足的资源比登天还难。加上本地企业一定会对外来者的市场占有进行打压,很多企业派出去的海外常驻人员舍不得花费当地昂贵的咨询费,从而将公司处于高度风险之中。只有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抱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大幅度降低风险。
由冯军发起的爱国者国际化联盟将目光投向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的发达城市,凝聚中国最顶尖的民营企业,一起“走出去”,让有志在海外拓展业务的民营企业成功的落地海外。为了实现落地的高标准,冯军在国内召集了500家不同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加入爱国者国际化联盟,因为定位不同,方向相同,500个成员每一个都能与其他成员优势互补,又有相同的发展目标,由此齿轮啮合实现合作增值,这也就是“1+1=11”的成功模式。
向世界最发达的地方行进是一种使命,把优秀的中国民营品牌打造成国际品牌已经是大势所需。为了真正了解世界对中国企业的适应程度,冯军带领20多名中国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挺进欧洲,分别在英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停靠考察,为未来在欧洲开疆拓土的中国企业探路,掌握每个国家对中国企业落地可能提供的优惠政策。
不同行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抱团来到欧洲,受到了最高礼遇的迎接,考察团积极与当地官方和商界权威商榷,赢得了四个国家对协助中国企业家海外发展的优惠条件。
其中,比利时给予的支持是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品牌加速器12个月租金全免,并无偿配备40个专家常驻提供咨询;英国和丹麦同样给予12个月免租,提供各方面专家免费咨询等支持;荷兰鹿特丹欧华城完全接受爱国者的“1+1=11”的共赢理念,为中国企业提供荷兰少有的优惠和专业服务,各国的支持使得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降到最低。考察结束后,团队成员经过认真投票表决,决定出最终适合中国民营企业海外落地的国家:冠军比利时、亚军英国、季军丹麦。
由此也证明,民营企业家抱团,不只把风险降到最低,不只赢得了各国政府的刮目相看,最重要的是能和有共识的不同行业优秀伙伴一同行进。
文|姜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