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毕卡比亚,奢侈,TCL
  • 发布时间:2012-02-03 15:38
  不必费心猜疑,毕卡比亚讨厌任何所谓的意义,无意义的意义,就是他在画作里要着重表达的。

  他浮华奢侈,毕卡比亚是上世纪30年代法国最多情的花花公子;他放浪行骸,没有漂亮女人就如同没有真理,毕卡比亚拥有无数情人;他冲动不羁,据说毕卡比亚换过上百辆车,最荒唐的是以新汽车抢到别人的新娘;他无礼冒犯,毕卡比亚是艺术界的捣乱分子,四处引爆话题;他天真无邪,毕卡比亚沉迷自己的游戏玩耍到底。

  生前生后,暗讽毕卡比亚的比比皆是,他不屑旁人对自己的穷追猛打。甚至在他著名的“食人肉者达达宣言”里叫板:“荣誉如屁股般可买可卖,屁股就像炸薯条般代表着生活,而你们每个人都是严肃者,但你们比牛粪更难闻。”

  一生不断改变住所、女人、思想、风格的毕卡比亚,收获一个新事物,然后就抛弃它;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反对它。有自我毁灭本能的毕卡比亚,晚年对人世只有幻灭。但无论怎么说,毕卡比亚仍是他那个时代绕不开的人物,很多人欣赏他的唯一理由就是一往无前的独立思想。

  诋毁一切的毕卡比亚嘲笑别人,嘲笑自己。他是上流社会的宠儿,但挖苦他们绝不手软。在他刻意丑化下,名流们多嘴多眼,造型粗鄙,调笑戏谑。从哲学的角度,当人们因厌倦而质疑生命的意义时,荒诞便产生了。

  年轻时就活着的意义向作家大冯(冯骥才)讨教,他郑重地先在一张明信片背后写上:“爱别人”。然后又在另一张明信片写上:“爱自己”。我只觉得他在开玩笑,问他干吗不写在同一张名信片上,他说第一张寄给当时的我,第二张寄给十年后的我,于是我将信将疑地珍藏起来。两张很薄的纸片,如今经历人生种种,才掂量出其中的厚重:大爱无别。

  多年前制作过一组有关爱的报道,记者问时年90岁高龄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怎么看待婚姻,14岁时被包办婚姻的他脱口竟是:“我们像两个木头。”而比王老大三岁的王夫人就在旁坐。再问王老是否想过其他选择,回答干脆:“离婚和结婚都是要花时间的,我没这工夫。”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把什么看得有意义。

  我第一次见到同是核物理学家的朱光亚,是个意外。在一个午餐上,我拿着托盘,看到有张大圆桌只有一位老人就餐,便顺势坐在他旁边,等我坐下来,惊讶地发现竟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工程院院长朱光亚。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单独小灶,我相当困惑。朱老却反问我:这样不更好吗?他吃的相当清淡,我问朱老是不是平时生活简单惯了。他笑言,简单的生活充实。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在一篇回忆中提到:“当初(国民党时期派年轻人赴美深造)派的几个人,只有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做原子弹。派我是派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而是迷上了高能物理。”为了不简单的事业,人生变得简单。

  一直酷爱吉川英治写的武侠小说《宫本武藏》,尤其青楼女子吉野为武藏劈断琵琶时说的那番话:琵琶是空心的,千变万化的声音从哪里发出?就来自琴体内那根横木适度的松弛和紧绷,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横木的力道。人生之弦亦如琵琶之弦。

  年初采访TCL董事长李东生,不解跟他同时代光鲜的彩电企业家,长虹倪润峰、康佳陈伟荣、创维黄宏生,如今或退或隐,为何只有他仍冲在一线掌控。他宣称是一种信念和一种责任,支撑自己走过最绝望的时候。

  萨特说,人生本无意义,注定要自己创造意义。不管有意无意,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文|姜苏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