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政要回忆录中的秘闻与恩仇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外国政要,希拉克,回忆录
  • 发布时间:2012-02-17 13:43
  “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宪法不允许总统有第三个任期。”--说这话时,担任过两届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正在接受自己女儿、立志投身电视圈成为明星记者的切尔西的采访。

  2011年11月8日的这场父女访谈,克林顿的主要目的并非为女儿捧场,而是宣传新书《重返工作》。

  常有媒体评价克林顿“写书成瘾”。自卸任后,这位前总统便笔耕不辍,先后完成回忆录《我的生活》,以及讲述慈善事业与社区活动的《付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重返工作》是他的第三部作品。

  克林顿的“勤奋”也换来了高回报。借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那句--“我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积累财富”。丘吉尔靠在任时“留心积攒”的便条、手令、备忘录完成的“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不仅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赚到了“20世纪几乎无人能及的稿费”。和丘吉尔相比,克林顿的写书收益毫不逊色。根据2008年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时,其竞选团队公布的收入纳税申报单显示: 2000~2007年间,克林顿夫妇狂赚1.09亿美元,其中克林顿出书收入超过2900万美元,仅《我的生活》就给克林顿带来近2400万美元收益。

  《我的生活》虽热卖,却被书评界说做“有点水”。900页的内容,从护士母亲扯到多情父亲,又说海地僵尸、庞贝古城,最亮点当属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克林顿在书里回忆,自己“睡了两个月的沙发”,“一边乞求妻子与女儿的原谅,一边忙于应付拉登轰炸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事件。”

  不过据小报披露,以上这些文字都是希拉里亲自过目后的“删节版”,克林顿的初稿简直让她“怒不可遏”。克林顿写自己婚后曾和逾百名女性偷欢,莱温斯基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他的每桩婚外情都会让妻子暴跳如雷,有一次,她竟抓伤他的脸。

  小报爆料并非完全不可信。毕竟希拉里在其自传《亲历历史》中也提到了对丈夫的“暴力倾向”:“在我知道他与莱温斯基不正当的亲密关系后,我恨不得拧断他的脖子,一了百了。”

  如今克林顿出版的第三本书大概不会再让希拉里愤怒了。作为政治人物,他终于放下自己的爱恨情仇“重返工作”。

  克林顿将新书副标题定为:我们为何需要聪明的政府重振经济。他在书中提供了多个让美国“重振”的方法,比如帮助群众再就业、提高银行贷款和公司投资、使出口总值翻倍、恢复制造基地以及开创新的行业等。

  克林顿对自己这本“经济指南”满怀信心,但却有媒体评价,“他与以往任何时候一样都是在空谈”。

  自我辩护与开脱

  无论空谈与否,克林顿出面“指导工作”,多少会让媒体揣摩起奥巴马的感受。有媒体觉得,《重返工作》描绘了“奥巴马在确定可行性经济政策的问题上苦苦应对,而在以谋略战胜其共和党对手方面也捉襟见肘。”至于书中潜台词是,前总统“想帮助奥巴马推行他那些美国人民不买账的政策。”甚至还有媒体据此剖析起克林顿与奥巴马的“复杂关系”。

  这样看,克林顿和小布什的关系则“简单”不少。克林顿与布什家族素来交往甚密,和老布什更是忘年交,俩人经常一起打高尔夫、看橄榄球。

  正因如此,当小布什在2010年推出回忆录《抉择时刻》后,克林顿一通“盛赞”,多少让人觉得是兄弟“捧场”。《抉择时刻》详述了自“9·11”恐怖袭击至布什下台前,小布什在白宫执政的岁月里所做出的14项重大决策。克林顿认为,《抉择时刻》不仅“从头到尾都有趣”,还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是什么力量和信念驱使小布什做出那些决定”。

  单讲有趣,小布什写自传时的确不失八卦精神。比如,他自己在一次家宴上醉酒,问父母的一位年过50的女性朋友性生活滋味如何。若干年后,布什自己也年过50,那位老太太发来贺电问:你现在知道滋味如何了吗?

  布什的八卦劲头甚至感染了自己班子中的铁娘子赖斯。2011年,赖斯也推出了回忆录。书里的她并不像在白宫会议上一样咄咄逼人,她对“9·11”之后的事情避而不谈,反而努力澄清自己不是同性恋,仅仅是单身。

  但布什却不能像赖斯一样,在回忆录里仅仅谈些“个人问题”。回头梳理当初14个重要的“抉择时刻”,布什表示,自己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应对应该更快。至于在古巴关塔那摩设立拘留中心,他说,关塔那摩的囚犯得到很好的待遇,“甚至能够读到阿拉伯语版的《哈利·波特》”。另外,他为美方人员对恐怖嫌疑人施以“水刑”逼供进行了辩解。他说,对3名在押人员采取这种有争议的审问方式,帮助挫败了一系列针对伦敦希思罗机场、金丝雀码头商务区、美国外交使团以及美国境内目标的恐怖袭击图谋。“如果水刑有利于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其他总统也会做出同样决定。”

  布什在回忆录中承认曾命令美国国防部制订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并研究对叙利亚采取秘密军事行动问题。他说,为了阻止伊朗的核计划,或者至少达到暂时阻止的目的,“我命令五角大楼研究发动攻击需要采取怎样的必要措施”。另外,布什认为,他当年下令出兵侵伊,“没有做错”。他说,自己肯定“萨达姆不在位,对全世界和现时有机会活在自由中的2500万名伊拉克人民来说,是更加美好的。”

  布什对“抉择时刻”的种种坦白,并未赢得西方媒体及评论界的好感。英国《卫报》称他是通过自传为自己“疗养”。《洛杉矶时报》则认为,布什对于自己犯过的错误无动于衷。美国《新共和党人》杂志则认为布什没有任何反省能力,没法对自己进行剖析。还有历史学家指出,布什出书,相当于对他的政绩表现进行“最后一次辩解”。

  的确,政要撰写回忆录,某种程度能为自己在位时的表现辩驳几句。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就颇能引来同情者。戈尔巴乔夫在书中详述苏联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增长基本是逐年递减,他接过的是一个滚烫的石头,砸脚已是必然。砸自己还是砸别人?他选择了前者,并因此背负了之后几十年的骂名。

  逃税的一面幌子?

  在回忆录中,布什还不忘对自己的政界朋友评点几句。

  在布什看来,俄罗斯总理普京像个“冷血动物”。法国总统萨科齐是个“精力充沛”、“愿与美国合作”的领导人,前总统希拉克则“喜欢对别国领导人进行说教”。“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个人价值观,他似乎总是愿意到处演讲,推销自己的观点。”至于桃色新闻不断的贝卢斯科尼,布什回忆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贝卢斯科尼打来电话,“哭得像个小男孩”。

  在布什书中获溢美之词最多的,是他“在世界舞台上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好的朋友”,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布什称,他与布莱尔的私人友谊开始于2001年2月一次会面,那天,两人一起观看了喜剧电影《拜见岳父大人》。

  当然,布什最看重布莱尔的一点,不是后者看完喜剧片后,能和自己坐在一起,酣畅淋漓地讨论婚姻与家庭,而是“作为我们的盟友,布莱尔从来不曾动摇过。”在布莱尔担任首相的10年间,让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可能是他最具争议的决定之一。

  和布什一样,布莱尔离任后也免不了提起笔,回应当年的争议。在2010年出版的自传《旅程》中,布莱尔谈及伊拉克战争时说,他为在战场中丧生的人感到“极度难过”,为“丧生的士兵和平民落泪”,也为遗属感到“痛苦”,但他坚持认为,让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铲除“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的决定正确。“如果放任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们继续掌权,伊拉克的处境会更糟。”

  “我无法对参战决定抱有悔意。”布莱尔在书中表示。

  正是布莱尔“抱歉但不后悔”的态度,让《旅程》遭遇了反战人士接连不断的抗议。在新书签售的路上,布莱尔被扔过鸡蛋和塑料瓶。伊战中遇难士兵的家属更是对布莱尔的抱歉不买账,他们称布莱尔流下的全是“鳄鱼眼泪”,“连近似的悲痛都算不上”。

  布莱尔“眼泪”的真诚度确实让人生疑--离任后布莱尔比在职时还要忙,他带着“人道主义关怀”的政治抱负马不停蹄地在全世界奔波,中东、非洲常能见到他“魅力十足”的身影。人们颇有微词的是:布莱尔慈善家的名号恰好是其谋财的一面幌子。

  当布莱尔信誓旦旦地表示,出版回忆录所获全部收入将捐给英国最大军方慈善机构“皇家英国退伍军人协会”,用以建立“战场归来激励中心”后,很多人怀疑布莱尔捐款“有诈”。按照英国均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专家迈克·沃伯顿的解读,布莱尔此举“实质上在避免”约250万英镑税务。

  对更多英国大众而言,或许并没分析出“逃税”这种“暗中勾当”,但他们一样对布莱尔的“善心”不买账。因伊战失去儿子的英国人彼得·布赖尔利表示,布莱尔为慈善捐款“当然非常好”,但这不能改变“钱上沾血”,也不能改变他希望看到布莱尔“被绳之以法。”

  即便非议不断,布莱尔自传却一样热卖。这多少和人们对八卦的热爱有关。毕竟布莱尔在回忆录中爆料不少:他说,自己面对压力时常常借酒浇愁。另外,他和女王一度关系很僵。“你可能不会相信,正当我面对空盘子(准备用餐)的时候,女王突然命人把餐具从我面前收走了。”

  相互攻讦与抹黑

  布莱尔最抢眼的爆料倒不是自我生活的“细枝末节”,而是工党高层间的快意恩仇。

  “他长于政治考量,但缺乏政治感觉;善于理性分析,情商则完全为零”。--这是布莱尔送给继任者布朗的评价。为了表示布朗的确如自己所言,“缺乏政治天分”且“难以相处”、 “令人发疯”,布莱尔在自传中花大笔墨举例说明。

  布莱尔说,2006年英国政府深陷“金钱换爵位”丑闻,时任财相的布朗借机敲诈他,他只得答应了布朗的条件。“现在可以说,根据他担任首相时的表现,我应该制止他,”布莱尔说,“但这在那时几乎完全不可能。”“他反复朝我大嚷大叫,说我毁了他的一生。”总之,布朗对他“无情地施压”。

  而这样的“施压”,早不是第一次发生。按照回忆录中的说法,“两布”时常在首相办公室中大吵大闹,甚至摔碎茶杯,愤怒尖叫。有时候布朗和布莱尔的争吵声激烈到睡在楼上的布莱尔妻儿都能听到。

  面对布朗的挑战,布莱尔不是没有想过把这个刺头踢出内阁,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最终,布莱尔还是觉得,让布朗“留在里面接受约束”比“放到外面任其行事”要好。

  但这只是布莱尔的一面之词。和布莱尔、布朗并列工党“三驾马车”的前工党政府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在其出版的回忆录《第三人》中,也解读了他眼中的“两布恩怨”。

  曼德尔森认为布莱尔“缺点甚多,缺少远见,疑神疑鬼”,而布朗尽管患有眼病,一只眼近乎失明,但却立场强硬,布莱尔在与布朗的交往中优柔寡断,处于弱势。而布莱尔在位时缺乏作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一直花大量时间处理与“黑手党一样咄咄逼人又很粗鲁”的布朗的紧张关系。

  至于布莱尔为何让布朗留在身边,按照曼德尔森的说法,绝非如前者所言“更好地约束”,而是与更复杂的勾心斗角有关。曼德尔森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2004年唐宁街曾秘密草拟了一份代号为“泰迪熊行动”的计划,这个计划要将英国财政部一分为二,解除布朗对英国财政大权的控制,以削弱他对布莱尔的挑战。但布莱尔经过反复权衡,认为这样做可能导致布朗辞职,不但会动摇工党和政府的稳定,而且还有可能加速布朗接班的步伐,甚至导致自己提前下台,他最终抛弃了这个想法。

  同样的往事,却在布莱尔与曼德尔森的书中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这多少影射出一些政要撰写回忆录的目的:借文字相互攻讦,将政坛恩怨延续到文坛。

  就像盛赞布莱尔的布什,在《抉择时刻》里就不忘给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抹抹黑。布什在回忆录中写道,施罗德曾经声称要全力支持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但是后来德国选举,施罗德因为民意压力变卦了。“被朋友出卖,真是震惊又愤怒”,布什说,他从此无法再与施罗德交心。

  然而,面对布什在自传中的指责,施罗德咬定前者是在扯谎。“我从来没有给过布什模棱两可的承诺。”施罗德在接受《明镜》周刊访问时说。

  如果说,布什与施罗德是借文字“明争”,有两位法国总统则是靠写书“暗斗”。

  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曾推出过一本描述多年心路历程的自传《见证》,书中提到不少与希拉克总统“那些不能说的秘密”。法国几乎人人皆知,萨科齐是希拉克从1975年起像对自己儿子一样亲手提拔培养起来的,然而萨科齐却在1995年公然背叛希拉克,支持他的总统竞选对手。

  希拉克在写作自传《总统时光》时,表面上给萨科齐扣上一堆溢美之词,赞扬他有“工作干劲、战术敏感、炒作才干”,但勾勒出来的,却是一个动辄“谴责对立一方、激化加剧矛盾、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人物。

  对于希拉克在自传中对萨科齐的评点,不少媒体认为,前总统虽然文字巧妙,但不排除其“终究咽不下背叛事件这口气而借题发挥”的可能。这多少也让回忆录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其实,从希拉克、萨科齐、布莱尔、布什、克林顿……他们的写作方式不难看出,政要出书大多都是站在“亲历者”的个人角度。这几乎也是此类图书最大的卖点。但就像一位英国图书经销商评价的“政要自传最初的销量一般都相当巨大,但能否持续热销取决于回忆录的坦率程度。”

  只是,见惯了卸任政要们在回忆录中或自我辩护、或相互攻讦后,人们是否也要忍不住问上一句:“远离权力”的他们,又到底“坦陈”了多少权力背后的真相?

  文|《小康》记者 罗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