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基:老爸用来还债,兄弟用来出卖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新鸿基,郭炳湘,郭炳联,郭炳江
  • 发布时间:2012-06-27 14:38

  新鸿基“异姓三兄弟”才华的联姻,成就了郭得胜早期的事业,造就了“香港地产大王”,而由于身后接班模式安排不当,今日郭氏同胞三兄弟内讧,又成为华人企业家的教训。

  在香港的鼎盛时期,商界和艺术娱乐界,均产生了几个划时代的人物。以“四大天王”为标志的娱乐明星的出现,成为香港娱乐业领先亚洲的象征,而香港的四大商业家族,亦声名显赫。

  繁华落尽,各有归宿。李兆基、霍英东、李嘉诚、郑裕彤等香港顶级商业家族,除李嘉诚之外,均已经到了二代主政时期。前不久,新鸿基掌门人郭炳联和郭炳江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令香港商界波澜起伏。

  新鸿基集团被誉为香港第一大地产公司,总资产达3218.44亿元。郭炳湘是香港新鸿基地产公司董事局主席,是香港地产界大亨郭得胜的长子,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有传本次老二和老三被调查,背后有老大郭炳湘的影子。一时间,关于新鸿基兄弟内讧的传闻,甚嚣尘上。

  新鸿基如何成为香港的地产大王,其创始人郭得胜,为什么晚景不似其它商界巨头,他在当世留下了什么隐患?

  “老实人”成为洋杂大王

  1911年,郭得胜出生于广东中山,由于郭氏宗族中多从事土洋杂货,郭得胜念过几年私塾后,也随父亲走南闯北做洋货生意。郭得胜自幼天资聪敏,记忆力强,很快学会了做生意。

  日本投降后,梦想发财的郭得胜不愿意回到中山,他认为只有香港才能实现他的梦想,于是举家迁移到当时满目疮痍的香港。

  其时战争初定,民生逐步安定,工商逐渐复苏,郭得胜到了香港后,在上环租赁了一个店面,创办起叫作“鸿兴合记”的杂货店。郭得胜以其殷勤礼貌的待客、诚诚恳恳的经营,很快便赢得周边居民的好感和信任,生意日见兴隆。

  几年的辛勤劳作,经营业务日有所增的店铺又扩展更名为“鸿昌百货批发商行”,开始扩大业务,批发日用杂货和工业原料。郭得胜虽然业务已经有所拓展,但依然以诚信经营之道、价格合理之方,获得了岛内外客户的极大信赖,因而他的商品销及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老实商人”的美名成就了他的企业日见膨胀。

  几年后,郭得胜小有积累,开始扩大业务,改做日用杂货和工业原料的批发,店铺也更名为“鸿昌百货批发商行”。无论他人如何哄抬物价,郭得胜不会把自己的商品卖得太贵,人们都说他是“老实商人”。良好的信誉使得生意越来越好,郭也不敢懈怠,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1952年,商行成长为“鸿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专做洋货批发,街坊又送给他一个外号--“洋杂大王”。

  1945年之后的香港经济逐渐复苏,服装行业迅速发展,对各种原料和配件的需求也急剧增长。郭得胜从中嗅到商机,迅速与日本YKK拉链厂家协商,拿到了YKK在香港的独家代理经销权。针对当时缝制产业的材料需求,郭得胜又代理了中国台湾生产的良友牌尼龙丝和日本多个厂家的尼龙产品代理经销权,使经营业务得到逐步拓展。至上世纪60年代,他每年经销的YKK拉链和尼龙产品,其营业额都在1000万港元以上,成为一个具有初级规模的商业公司。

  新鸿基的“异性三兄弟”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郭得胜眼看香港秩序稳定之后,人口密度集中的香港必然需要大量新建居住房屋。郭得胜看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联合好友冯景禧和李兆基,1958年领衔组建了永业企业有限公司,开始试水房地产经营业务。

  1963年,三人各投资100万港元创办了新鸿基公司。郭得胜为董事局主席,李兆基、冯景禧任副主席,“新鸿基”的“新”字代表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代表郭得胜的鸿昌进出口有限公司,“基”字则取自李兆基的名字,职员不过十余人,规模算不上大,香港地产界称他们为“三剑客”,而这三人之中,由于郭得胜实力雄厚,自然是“扛把子”。

  在这一时期,霍英东的立信置业房地产经营已经威震香港,实力雄厚的李嘉诚也已介入房地产行业,郭得胜采取了避其锋芒、拾遗补缺、见缝插针的介入策略,郭得胜以多年经营工业原辅材料对制造企业的深入了解,十分清楚占香港九成以上的小企业,由于经营资金薄弱的制约,需要小型厂房以供栖身。

  于是,新鸿基企业立即以建造工业楼宇为主,并且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分层出售,再加上十年分期付款的优惠举措,郭得胜此举大受小型制造企业的追捧。经过几年循环运转,新鸿基在香港房地产界站稳了脚跟,但挑战随之而来。

  1965年,香港发生了银行挤兑风波,英资银行利用这一危机接连吞并了“廖创兴”和“恒生”等华资银行的半数股份,“广东信托”银行也因此而宣布倒闭,由此带来香港房地产市场陷入一片萧条,交易一落千丈。

  然而郭得胜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他以稳扎稳打的经营作风,采取减少抵押及银行透支的措施,以削减经营利息支出。在这期间,他既在低潮时吸纳别人抛售的地块和旧楼,又不盲目开发项目,使新鸿基在1965至1967年的经济风潮中,不仅安然渡过难关,而且还建成了20多座大厦,使新鸿基企业的基础更加牢固。

  1968年,经济低潮过后,香港工商业复苏中日渐活跃,企业经营用楼宇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郭得胜的投资效果开始凸现,头两年低价买进的土地和楼盘全都高价抛出,收回大量现金。尤其香港工商界对新鸿基企业的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十分推崇,以至于新鸿基企业的工商楼宇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郭得胜在套回大量现金后,又针对时势,大量吸纳土地兴建楼宇,就这样钱变楼、楼变钱,售出的楼宇达5.6亿港元,这意味着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00万的公司,每年仅地产生意就收了7000万,使新鸿基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鸿基的兴衰,离不开前后三兄弟,前“三兄弟”虽是异姓,却精诚团结,后“三兄弟”虽是一母所生,却成为新鸿基分裂动荡的主因,人生变幻,神鬼莫测。

  地产大王横空出世

  至70年代,郭、冯、李三人分道扬镳,各自发展,1972年初,香港股市一派兴旺中几近疯狂,恒生指数一日数涨。郭得胜当然不想错过这一“圈钱”的机会。1972年7月14日,郭得胜注册了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并于8月23日上市,市值为港币4亿元。有意思的是,郭得胜以其二十多年“老实商人”的良好声誉,在上市期间激发了股民们的投资狂热,使他最终获得了10亿港元的巨额资金。

  几个月后,恒生指数“一泻千里”,新鸿基早已在高峰期脱离股市,搬着一桶桶钱大量购入地皮,加倍增加土地储备。因此,新鸿基总能依据既定目标完成发展计划。即使是楼市低迷,也从无闪失。

  当郭得胜跨过耳顺之年后,新鸿基的纯利润是5000万港元,到1976年,就迅速蹿升至9000万。1977年以后,香港房地产进入暖春季节,正当众多地产商为争夺本港岛的寸土寸金而“杀”得头破血流时,郭得胜把眼光转向了发展相对落后的新界地区,沙田、元朗、屯门等各种冷门地盘通通被占上。

  1980年,为规避房地产经营风险,又采取了商用楼宇租赁经营方略,郭得胜把湾仔新鸿基中心物业出租就是该策略的点睛之笔。自此,新鸿基在港租出去的楼宇面积已增至761万多平米,每年仅仅是租金收入就达16亿港元。成为新鸿基地产一项风险小、收益高的稳固财源。

  至此,新鸿基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香港地产界的五虎将之一。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新鸿基的市值在9年内增加了10倍,成为香港股市中第4大地产公司。有人这样评价郭得胜:没有巨额资产铺垫的创业,没有震撼人心大手笔的兼并,一间不起眼的杂货店,经过郭得胜几十个春秋的精心培植,成长为闻名香港的大企业。郭得胜用一颗时刻保持平淡的心,在一间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的杂货店中培植出了“香港新鸿基企业集团”这样一个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企业。

  1987年10月,新鸿基地产与信和集团合作,以33.5亿港元的巨资投得湾仔一块地皮,兴建了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中环广场。新鸿基亦由此,加冕香港的地产之王。

  1990年10月,郭得胜因心脏病复发去世。参加葬礼的有李嘉诚、包玉刚、邵逸夫、霍英东、郑裕彤、李兆基等工商业巨子,当时报刊评论:“这几位扶灵者就已掌握了半个香港的经济命脉。”那时,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已达254亿港元,与上市时相比,增长了635倍。

  教子的成与败

  虎父无犬子。

  虽然新鸿基近日兄弟内讧被人引为笑柄,但是,郭得胜身后很长一段时间,三兄弟对于新鸿基的持续崛起,却贡献甚伟。

  就个人素质而言,三兄弟均非庸人。郭得胜在三个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每到星期天,郭得胜就带他们到房地产建设的工地上玩,让他们慢慢地熟悉并喜欢地产。郭得胜教子十分严格,有错就马上指出,但从不体罚,仍以正面教育为主。由于他十几年教导有方,在他1990年去世后,他的儿子顺利地继承了家族事业。

  郭氏兄弟自从父亲去世后,初期三人同心打理生意,不但将父亲的事业推至巅峰,更借此跻身于世界级富豪榜。

  大儿子郭炳湘二十几岁就开始帮助父亲打理公司的事务。一次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郭炳湘为此感到苦恼不已,他非常沮丧地对父亲说:“我们已经尽全力了,还是感到资金缺口比较大。”

  郭得胜笑了笑说:“如果你找到盲点的话,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是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郭炳湘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见得吧。”郭得胜不露声色地笑了笑,接着告诉儿子,“如果善于运用,你就会发现,在银行里,在社会上,原来还有那么多钱是可以利用的。社会集资、股票、风险投资等经济形式不就说明了这一点吗?”

  郭炳湘顿时明白过来,后来,郭炳湘正是从其父亲那里,学习到如何借用社会资源。

  与三兄弟接触过的人,对他们的印象是:老大郭炳湘为人忠厚耿直,老成持重,有老一代商家之风;老二郭炳江账目清楚,处事谨慎中见幽默,不乏妙语连珠;老三性情内敛,心思缜密。

  但是,郭得胜在对于三兄弟的接班安排上,相比李嘉诚显然稍逊一筹,这也是导致新鸿基今日动荡的根源。郭得胜故去之后,三兄弟在郭氏家族的信托基金中,均拥有大约15%的股权,但是,三兄弟的母亲,郭得胜遗孀邝肖卿才是大股东,由此,股权的分散,导致了三兄弟之间,彼此雄心暗长。

  而前不久,李嘉诚亦对未来财产进行了安排,长实及和黄上市王国,将交给长子李泽钜管理。至于幼子李泽楷,将会以现金支持他发展个人事业。这种“分槽喂马”的模式,可以有效规避兄弟之间的争端,而且可以促进其各自发展。

  可以说,郭得胜在对于子女的个人教育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对于家族成员的事业安排上,有一定局限,新鸿基的今日内乱,这位香港著名的“老实人”难辞其咎。而对华人企业家来说,郭得胜的遗憾,亦是前车之鉴。

  (本栏目为《小康财智》杂志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商业传奇》栏目联合推出)

  编辑整理︱童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