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桥:偶遇艺术的宿命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李苏桥,艺术
  • 发布时间:2012-06-27 14:47

  三十年前,他是南开大学化学系高材生,如今,他是中国十大画廊操盘手之一,从一个计算方程式、写着朦胧诗的文青,到当代艺术的金牌经纪人、收藏家,李苏桥注定了要与艺术迂回地相遇。

  李苏桥在艺术圈的活跃度大过了他的画廊--北京空间,这可能跟他同时生活在两个空间里有关。

  其中一个空间凝固了他的诗意:小时候,他偷偷跑到陶然亭公园偷听大孩子们的诗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翻黑了保尔和冬妮亚谈恋爱那几页。长大了,他每次去西班牙都会光顾同一家酒吧,去看同一个佛罗明哥舞蹈演员的表演,同样都付150欧小费;他常常独自一人在欧洲“流浪”,不知道下一站,不计划目的地。小时候的忧郁成了现在的深沉,除了写在表情不多的脸上,还写在了他曾经的诗集、现在的微博里。他暗藏的澎湃诗意,曾经有多少,现在就有多少。

  另一个空间满载了他的战役:初中时,他和几个部队大院的发小儿制定了一整套抵御苏联入侵的军事方案;他把自己化学论文的思考模式--“提问,追问,反问”,运用到之后攻读艺术史的“战役”中,从两三个艺术家名字开始自学,如今他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市场最有威信的发言者之一。即便如此,他理想的战役依然没有打响,他希望有一天能和一位艺术家共同征战欧洲,走向世界。

  一个理科生的文艺情结

  上世纪90年代,北京的“皇家艺苑”成了李苏桥的秘密。

  那个时候北京几乎还没有画廊,仅有的几家小型美术馆性质的画廊开在各大饭店里,皇家艺苑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些画廊和传统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差不多,但却更受当时一些文艺青年的青睐。和门庭若市的美术馆展览比起来,这种略带私密氛围的小型展览,正符合文学青年的孤傲格调。

  每到周末,李苏桥都会到皇家艺苑去看展。他常常徘徊在一幅裸体肖像画面前,借着假装跟人打招呼,在画前走过去再走回来,对那些画想看又不敢看。与美术的相遇,在李苏桥的记忆里,是一段懵懂青春的自我意识。

  小学的时候他喜欢追随大他几岁的孩子,大孩子的爱好就是他窥视和模仿的对象。他偷偷跟着他们去露天的诗歌朗诵会,到部队大院的小礼堂看大人跳交谊舞,还跟着他们看当时市面上少见的电影。

  高中文理分科,他思来想去还是学了理科。“那时候学习好的都学理,学习不好的才只能去学文科。”对于好胜的小李来说,学习更像打仗,即使再喜欢文学,在一群战斗力不强的队伍里,就是当了元帅也不光荣。

  没想到,刚上大一时,他就把兴趣伸向了文科阵营。李苏桥的姐姐在北师大和当时的一些诗人创办了一本叫做《远航》的油印诗刊。这本和当时主流文化并不完全相符的刊物和这批诗人让李苏桥找到了心灵归宿,这种诗意的归宿是那个年代的一些诗人的情怀和理想。于是,李苏桥开始模仿着顾城和欧阳江河写诗。

  研究生毕业以后,他在皇家艺苑找到了绘画语言下的另一种诗意,这种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诗意,似乎来得更加隐晦和深邃。他记得自己看到过一个西藏题材的展览,买下了第一幅艾轩的作品,没过多久,他就卖出了这幅作品。之后,他又买了一位内蒙古画家的西藏油画作品,“那个时候写实油画的价格都差不多,几万块钱。”李苏桥说,“这个内蒙古的艺术家其实是模仿艾轩的作品,但是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如何区分它们,判断它们的价值。”

  门外汉进军艺术圈

  李苏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始于澳大利亚。

  2000年,李苏桥开始在澳大利亚工作,他延续了周末逛美术馆的习惯。在澳大利亚唯一个经营中国艺术的画廊--雷·修斯画廊,李苏桥看到了很多名字:刘晓东、刘炜、祁志龙、王广义等。“这些人的作品,跟中国的国画肯定完全不一样,有点怪、有点力量、有的有点丑、有的似乎还没有画完。”那时候,李苏桥并不知道,这些名字将成为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最闪耀的明星,他们的一些作品,将会被自己收入囊中。

  祁志龙的《穿军装的女孩》,是李苏桥那时候买下的一幅画,如今依然挂在他的卧室。他觉得画中那个穿军装的女孩就是他年少时在部队大院遇到的某一个小学员。他经常和朋友们目送这些漂亮的女孩子从眼前走过,走出去快两百米远了,他们才回过神,然后哄着各自跑开。“这样的情节,这样的记忆,当你有能力消费的时候,就会买下来。”李苏桥说,“那个女孩既不是我的妻子,也不是我的妈妈或者邻居阿姨,只是一个青春的痕迹。”

  他记得2004年,他花了一千多块人民币在悉尼当代美术馆买了一本《中国,中国》的图录。他的名单又增加了,张晓刚、岳敏君、何森、王兴伟、杨谦等。“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他们作品的美学意义,更不知道它们未来的投资价值,我只是觉得,我似乎能够进到他们作品的叙事中。”从单纯的文学情结出发,这些艺术家作品或幽默、或调侃、或伤感的情绪,让李苏桥欲罢不能。

  在和一些欧洲人交流时,他发现自己解读当代艺术作品的语言形式和这些艺术家、评论家和收藏家完全不一样,“他们从观念性质和哲学的学术角度解读作品,而我从文学、诗化和现实角度解读。”从遇到当代艺术的一开始,李苏桥就有了自己诗意的语境。“当解读艺术品的时候,我觉得很少能有人走进创作者的思想中去,我认为也不需要。所以每个人有他们各种不同的解读,这种解读能够让你舒服、或者震怒,或者能够引起其他的一些情绪,就够了。”

  征战画廊,做百立方还是高古轩

  希克的麻将展是李苏桥彻底质变的催化剂。

  他记得自己和当时一些著名的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一起去欧洲。看到希克的当代艺术收藏,李苏桥有了他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我也要把这一批艺术家的作品收全?”从麻将展回来之后,他和一批艺术家混熟了,看到他的交往和活动能力,这些艺术家建议,“老李,干脆你也开画廊得了,帮我们推广。”就这样,李苏桥在2006年开办了他的“北京空间”画廊,从贸易圈彻底进驻艺术圈。

  做画廊,李苏桥首先想好了两个方向--做买卖还是做推广,这就意味着,他要选择做成“白立方”还是“高古轩”?

  “两种画廊,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十年不开张,开张一次够十年,做成熟的艺术家。另一种是培养和推广年轻的艺术家,画廊跟他们一块儿成长,最后都推出去。”显然第一种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使李苏桥当时有这种能力,也确实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但他的“北京空间”,还是重点选择了做年轻艺术家。“这对于我来说,更有意义。”

  除了能够成功向世界推广中国的年轻艺术家,李苏桥还有另一个理想,他想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艺术中心,其中囊括画廊、艺术图书馆和数字艺术馆等。“但是不一定非要在北京,我想有美术学院的地方都需要这样的艺术中心。

  “我希望让更多的艺术从业者,和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或者想要在这个行业学习的人,能够有更多体验艺术的机会。”李苏桥说。

  《小康·财智》:您个人收藏的当代艺术作品,是怎样的组成呢?

  李苏桥:我现在个人的收藏非常清晰,第一是与我个人方面参与的活动,这是和我的工作相关的。比如我给一些艺术家,像何森、欧阳春等在欧洲或者国内做个展,我一定会留他们的作品。另外一个方面是,我想考验自己对艺术市场价值的判断,这部分是我的收藏。我自己的收藏可以简单地说是70年以后出生的艺术家,我自己心里有一个70、80后艺术家名单,接近有30个左右。我都会有他们的作品,包括现在市场有热度的,韦嘉、欧阳春、仇晓飞等。也有一些市场没热度的,还有一些没名的,我是按照这样的线索来做的。

  《小康·财智》:您个人收藏作品有哪些原则或者特别的喜好?

  李苏桥:这个真的是我个人对艺术家创作的揣摩,还有就是他作品的互动感比较强,让我感觉跟我有关系。还有就是这些人是不是真心的,是不是自己带有情感的,把他对艺术的思考用视觉的方式、平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说,80后出生的人,想着“文革”后的巨大灾难,这个可以想,但是有可能比较浅薄,具体要是跟他生活的时代相关的。

  《小康·财智》:您对投资者或者收藏者有哪些建议?

  李苏桥:购买艺术品,大家应该先想好,可能最初级的是装饰墙面。这个标准各不相同,抽象、具象都可以,这个谈不到收藏,这个只是装饰。第二,中国人做得特别多的是投资,如果是投资,不用想太多,只要看将来谁跟你交易就可以了,因为你主要是想卖给别人,所以就要研究购买你艺术品这些人的喜好。第三个是收藏,是你自己喜欢的。谈收藏是有体系的。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体系,不要模仿别人的系统、别人的体系,最终会是别人的东西。所以要想好你喜欢的东西,按照这个线索或者类型去收藏。这可以是一种艺术形式,比如说雕塑、影像,也可以是某一个主题,比如关于女性艺术家的收藏,女性题材,和女性相关的雕塑,和女性相关的问题,可能是男性艺术家作品,但是反映的是女性的问题。应该把这个梳理清楚。

  《小康·财智》:您的这个体系是什么呢?

  李苏桥:比如说,我为什么收70后艺术家作品,我观察到了一件事情。各个艺术家,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在表面上,他们没有一个简单的共同话题,但是实质上,他们代表的是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社会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反映到视觉作品中来。所以从这种共同性来讲是有的。如果说这个70后艺术家长期生活在美国,反映的是美国社会变化的装快,我肯定不收藏。我只收藏他反映的变化是我能感知的,他反映的美国社会变化我感知不了。

  《小康·财智》:对刚刚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年轻新贵,应该怎样做收藏或者投资?

  李苏桥:就收藏来讲,可以宽泛,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西方的收藏也可以纳入。因为下一代人的美术教育,要比上一代人更丰富,机会更多。出国的机会和在外读书的机会多,有机会做宽泛。第二投资,艺术品不是特别好的投资标的,尽管有个例,存在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机会,但是这都是艺术品市场的传奇故事,就像发生在股票市场的传奇一样。如果愿意作为自己投资组合之一,也是可以的。伟大艺术品都有它的特征,不仅要打动你,还要打动别人。刚刚进入这个圈子的人,首先要培养眼光,要去学习艺术史,要固定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有在尊重建议人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别人合理的建议。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晁珊珊

  摄影|余学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