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救外贸

  继9月12日的“外贸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在9月18日公布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稳定外贸是近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背景是前8个月中国的外贸出口增速只有6.2%——这距离全年10%增速的预定目标还挺远,尽管该数据和国际各大经济体的外贸增速持平,但是,中国过去的外贸增速长期领先其他经济体10个百分点。

  稳定外贸的措施“紧急”出炉,也是落实温家宝总理8月下旬在广东作外贸调研时提出的“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必要的外贸政策储备”。

  此次政策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降低出口企业成本上。包括出口退税、融资、信保、贸易便利化的措施,都指向降低出口企业综合成本,尤其向小微企业倾斜。

  中国当前的出口困境是否只是“欧债危机”时期的短暂“冬眠”,一旦世界经济好转,就会重回往昔岁月?事实上,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已悄然变化,从阿迪达斯生产基地的转移,到加工贸易型外资的撤退,再到广东和江浙大量代工企业的困境。外贸企业成本上升与宏观经济结构的问题不无相关。

  出口退税是支持出口“政策储备池”最直接的杀手锏:“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退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特别要注意发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险,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险业务试点,落实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这些做法只要得到落实,将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若救外贸,解决融资问题刻不容缓。今年以来,不少银行出现罕见的放贷难。这边厢是民营企业缺钱贷不到,那边厢是银行钱多放不出去。今年6月温州市金融办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地61%的民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平均资金缺口为22%。央行连续两次降息释放货币放松预期,但由于实体经济不振,更多的企业投资欲望不强。此次国家出台的政策则着力于发挥信用作用,提供合理的担保,解开“一头缺钱,一头不敢放贷”的死结。

  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这些刺激外贸的措施必须“快、狠、准”。美联储启动了QE3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此对我国带来直接的影响是包括贵金属农产品在内的初级产品行情反弹,生产成本回升压力加大。本来,随着煤炭过剩、电力稳定、石油价格波动,其他重要原材料价格也多有下降。现在看来,“降低重要原材料价格以减轻企业负担”需要列入稳定外贸的政策储备中来。

  “攘外必先安内”也适用于促进外贸政策的搭配,即房地产调控还要坚持下去。因为房价上涨会导致企业所需的各种要素及资源的价格随之上涨,包括厂房土地的价格、办公场地的租金等,从而使企业运营成本全面上升。同时,人工成本上升是近年我国外贸竞争力相对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西部出口增速快于东部,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外贸增速追赶甚至未来可能超越中国。所以,倘若房地产价格大幅反弹,以及人工成本上涨,都会影响到促进外贸措施的效果。

  此外,在运输方面,海运巨亏,仓储属于大力支持的行业。推动外贸的政策空间主要能做的是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但这一方向目前看起来还不乐观。(文/江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