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旅行不是一场行善

  如果你是旅行爱好者,又是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的用户,一定会津津乐道LP提供的大量公益旅行的信息,或许是教你在酷热中去某个南印度的义工组织服务半天,或许是推荐一个清迈弱势群体经营的餐厅按摩院,当然,也可能告诉你万万不要在缅甸政府经营的任何场所消费,因为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那意味着你通过消费行为对独裁政府表达了支持。

  与全球范围的流行状态相比,公益旅行的概念和实践在中国大陆刚刚兴起。最被自助驴友重视的,是对环境友善的旅行方式,而常被旅行社热捧的概念,则是“边旅游边行善”,前者其实是旅行的基本层次,后者作为商业噱头却总是在旅行中以“行善之名”制造新的不平等。对于团体旅行而言,谈公益并不容易。

  今年7月,青海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到广州演讲,推广他与广州知游文化共同策划的玉树公益旅行计划。

  人称“扎多”的扎西多杰,是环保界声名赫赫的人物。1990年代初期,他曾是因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而牺牲的索南达杰的秘书,几个人在藏北无人区巡逻与盗猎者战斗的故事在众多报道、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成为传奇。生活中的扎多则幽默风趣,他说:“我13岁第一次看见炒菜吃!19岁才第一次看见树,还大惊小怪,哎呀,这草怎么长这么高啊!”

  扎多要推广的公益之旅并不复杂。10天行程,团员十余人,费用每人5000多块,重点是玉树重灾区甘罗村,以及周边的佛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吃住都在玉树的农牧民家里,导游则是扎多自己。但在扎多的解释中,这趟旅程牵扯到的是公益旅行的根本价值。

  旅行作为一种在场的方式,提供的是差异化的生活经验,大量单向度的观光和体验可以为旅行目的地带来消费,进而带来收益,但在相对深入的公益旅行中,一些更重要的价值关怀应该蕴含其中,例如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平等,例如彼此尊重的互助。如果公益旅行只是顺带做点好事,便太初级了,“行善”常具有的外来者的傲慢,长而久之也会对本地社区产生负面影响。

  扎多的叙事热情而深沉,带有极强的感染力。他的描述更像是随着他去探视草原上的朋友,他们可能是牧民、医生、喇嘛,甚至村长或者乡党委书记。这些人都是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实际上扎多是把三江源保护协会这样一个几乎全部由藏人构成的公益组织的社会网络向旅行者打开,在体验藏北自然生态之壮美时,去深入了解藏人当下需要的关怀是什么。

  这样的旅行与对话,当然是双向的教育与学习,对于当地藏人而言,他们有一定经济收入,同时亦在通过同吃同住了解外界,对于三江源保护协会这样的公益组织而言,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品牌推广。

  对旅行者而言,则可能是挑战与自我突破。“俺们在青海八天没洗澡。”一位其后参加了扎多玉树之旅的书店老板如是说。少数和主流,牧区和都市,落后和发达,粗蛮和文明等等对立的价值感在这样的旅行当中实际上最易消解,另一位企业家在结束旅行后则为受地震破坏严重的夏日寺捐资100多万,这是他深入了解藏人文化与生态当前面临的脆弱性之后做出的选择。(文/宁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