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换技术”战略争论的思考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汽车,市场,技术
  • 发布时间:2012-11-22 10:45

  每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不一样,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争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下去。

  最近几年,开始有人探讨和反思中国汽车工业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否成功,凤凰卫视还为此专门做了几次访谈,对象既有前商务部官员、现任的发改委官员,也有一些学者和行业权威人士,结果非但结论不一,而且争论得还很激烈--观点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没换来,还将市场拱手让人,利润也没分到多少,中国汽车企业对外资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汽车工业业已经沦为了跨国公司的附庸。

  另一个观点认为这一战略是成功的,前者的观点有些片面,因为前者的观点是“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这些年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制造汽车,并获得了一定水平的产业化创新能力。”

  本刊针对四大汽车合资公司和一些自主品牌企业的从业人士做了调查性采访。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持有“失败”观点的人的年龄段分布呈现两头化的趋势,即60年代及60年代以前出生和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认为“失败”的比例较高,而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出生的人认为“成功”的居多。

  而且,认为“失败”的老一辈人中,其观点往往趋同,表达时多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开始--其中曾服务于“二汽”的一位老技术人员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在80年代,十堰被美国人誉为中国的底特律,说明中国人不但完全可以自己搞汽车,而且搞得还很不错。现在的二汽只能拿合资方的现成的车型来组装生产,几乎没有研发和自主创新。解放初期有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看“万国牌”汽车的感慨,现在依然要看,不过却没人发出感慨了。

  在年青一代的汽车人中,认为“失败”的表达虽然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不信任。例如一汽大众汽车研究院的一位年轻技术人员就说,德国人恨不能把合资厂每个级别的主管都弄成德国人,将技术看得非常死,你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和步骤做,不许问为什么;而且他本人就亲耳听到过德国管理人员说,绝不能将技术传授给中国人--他本人在参加一个在欧洲举行的研讨会上,还听到某大众的高级管理人员说,为了保证技术的领先和不外泄,大众在中国只能销售以次代发动机为核心的次代产品,绝不能搞中欧同步--即使是中国市场的利润贡献率第一,也绝不允许。

  而认为成功的人,观点呈多样化的趋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三类:

  一类是从产业角度来说的,例如某位服务于大众汽车的人士就认为,所谓“中国的底特律”完全是美国人的恭维,汽车工业涵盖研发、采购、物流、制造、销售以及金融配合等多个环节。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里,虽然我们能拿出产品,但根本没建立起这样的行业配套体系,这个体系是大举合资后才建立起来的,不合资,我们连探讨成功和失败的资格都没有。

  另一类是举具体实例来反驳的,如某北汽人士就表示,说我们没有研发,那上汽的荣威是哪来的?北汽现在生产的萨博发动机返销萨博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类观点认为,市场换技术这一观点本身就有问题,例如上汽斯柯达的某位管理人员就认为,最初国家定市场换技术战略是为了出口,后来国内的需求量太大所以没有实现。而技术是日新月异的,换哪一种,怎么换?

  我们相信,现在任何人都很难对两种观点做出客观、全面的评判--从历史上看,同时代的人对同时代的事物的看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每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争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要持续下去。

  不过,这样的调查也给了本刊一些启示,那就是对这一战略不能以简单的“对错”标准来衡量,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小康·财智》社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