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话车市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汽车
  • 发布时间:2012-11-22 10:54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讨论我们已经在各类媒体上看得太多了,但大都是一些专家、学者、企业家或者官员在谈,缺乏一线的声音。本刊通过访谈活动,从一线获得声音。其中,一线汽车人喊出的“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做决策”尤其让人震撼。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本文,来看看来自一线的声音与以往的高端访谈有何不同。

  与几位老友重阳相聚是老传统了,不过今年有三位老友都来晚了,一问原因才知道,这三位都直接或者间接供职民族品牌的车企,正在为车市发愁。

  其中一位负责某区销售的A君还没等寒暄完毕,一坐下来就说,“今年也不怎么了,量掉得有些邪门,以往销售也有起伏,但今年是一路下跌,到了十月旺季也不怎么见起色。”说着,菜也不吃,一边拿起啤酒就灌,一边眼神发直地出起神来。

  另一位B君,现在算是某车企内老资格的技术人员了,一听这话题就凑了过来,“你们的销量也不好?按说不应该啊,你们近几年势头很猛啊,连总理都去参观过。”

  还没待A君回答,另一位做营销的C君就把话接了过去,指着平板电脑上一个报告图表说,“今年1-5月,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19万辆,同比下跌8.3%,市场份额27.5%,同比下降3.9%。这几天老板催要市场报告,三季度的准确数据还没拿到,不过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旁边有位朋友一听也来了兴趣,“哎我说几位做车的,我外甥终于摇上号了,你们给推荐推荐买什么车好?是不是合资的质量好些?”

  此言一出,局面顿时有些冷,不过B君过了一会儿还是开口了,“其实整车成型的过程就是一个装配焊接的过程,从技术角度上讲,一个车的质量取决于很多方面,包括动力总成的技术水平和支持力度,配套的零部件产业链是否足够好等等。”

  B君说完之后场面更冷了。过了一会儿,一位最近才加入我们这个圈子的D君开口了,“我在二汽工作过,又在某日系汽车合资公司工作过几年,要我说的话,其实汽车的质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水平。”

  他顿了顿,迎着前几位含义复杂的目光接着说道,“二汽合资的时候,我留意过一些事情,我感觉如果把日本原装的某款车定为100分,当年的二汽如果研发同类产品,可以不用太费劲就能做到75分上下--这说明我国的基础工业底子在发展中国家算是非常不错的--我去过一些工业基础还算不错,口碑在国际上挺好的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这个水平他们都未必达得到。而且合资后我们实践过加大研发投入,买欧洲模具,达到90分还是有把握的。但是要达到95分以上很难,不是不想达到,而是要想达到真的很难,甚至找不到合适的为你做配套的供应商,即使能做出来,成本反而比日本人高。”

  “你说这个我深有同感,”还没等D君说完,B君很快就接上了,“很多车型,我们买来拆,当时觉得也就那水平。但自己做的时候,想达到人家那种加工工艺水平,夹具、检具机器人得换,擦净机、涂油机得换,为了精度粗糙度仪、圆度仪也得换,还是得进口。我们车厂只能做整车和关键零部件,这些工具配套上不来,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B君说到这里有些兴奋,猛灌了一口啤酒之后接道,“而且现在生产的潮流是高效自动化,所以研发设计必须朝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我们有些设计本身不差,而是不符合生产规律,不能让工人的动作太多太复杂--以往我们总认为是工人不认真出次品,其实是设计不良。”

  “怪不得前阵子看澳大利亚某独立评测机构评测经济型轿车,对你们生产的车的评价是,‘安全性良好,操控可靠,价格便宜,但从车的内饰上看,像是瞎子安装的’,意思是说缝隙太大。”我听到这里也跟着凑趣。

  A君这时一听到跟销售相关的事情,又来了精神,“就是啊,我们的优势就是便宜。不是吹,没有民营企业造车,车价如何下得来?五星安全,天窗,6气囊,导航,倒车雷达,电热后视,皮沙发,自动挡顶配才10万出头!”

  A君说到高兴处,挥舞着酒瓶子说,“我说老D,你在合资企业那会儿估计快烦死我们了吧。我认识一个大众做销售的哥们儿就跟我说,没你们,我们的普桑还可以卖18万,改改还能再加几万,还不多做,像苹果似的搞饥饿营销,一点都不愁任务。现在被你们一搞,好日子没有了。”

  A君的发言顿时让气氛活跃起来,C君也接着道,“没错,国产车质量差这种概念是谁树立起来的?是那帮媒体!我入行之前也不知道,入了行才知道,敢情有些媒体的版面是可以通过公关公司花钱买的,按字数收钱。那些合资公司财大气粗,自进中国起就开始这么干。而且各种营销活动花样百出,今天上古城墙,明天资助记者开车去沙漠穿越,说白了就是花钱雇枪手写稿子发,搞得老百姓都跟风买合资车。”

  B君也接道,“不但媒体是这样,有些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前阵子我看到一个工信部主办的标准研讨会的信息,打电话去问的时候才知道已经开完了。我还纳闷怎么没通知我们哪,一看与会名单才知道,敢情去的都是日产、丰田、大众,一个民族品牌的代表都没有!希望不要有了技术壁垒之后还要碰上标准壁垒。”

  D君听了这些,倒没显得尴尬,他慢条斯理地说,“刚才大家说资源配套啊等等问题,其实说到底是投入问题,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问题。现在咱们起码有些企业开始能够拿出自己的增压发动机、自己的自动变速箱,还能达到欧洲主流的被动安全水平。先别管这是原创、是买还是测绘,也先别管可靠性如何,起码是从无到有了,即使指标落后,也不是落后到无法竞争的程度。如果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头,假以时日,我相信国产车肯定能达到欧洲车、日本车的水平。”

  大家此时不知是酒的缘故还是此言太过激励,都感觉有些热了起来,纷纷脱外套。D君也把外套脱了,才接着道,“我在合资公司干过,所以有点发言权--就目前而言,我们大部分合资企业合资的初衷其实是为了业绩好看,这在业内不是什么秘密,对以获取利润为唯一目的的企业来说,也无可厚非。但这也导致了我们一些企业是为了过舒服日子而合资,因此客观上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国家重点扶持的车企重心不是在自主研发上,而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外资品牌席卷国内市场。”

  听了此言,刚刚热烈的气氛又开始有些冷场,一时大家又都无言。良久,C君才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对自主品牌应该更多保护,限制一下合资企业?”

  虽然这个问题是提给D君的,但B君却抢先回答了。他说,“虽然我只是一个搞技术的,但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能靠抵制形成产业优势的。我举的韩国现代的事例很值得我们研究:起步维艰不说,也是合资被搞得很惨,没搞到什么像样的技术,1967年成立,到了90年代质量还是一塌糊涂,但人家心态好,不左顾右盼闷头走路,如今谁还敢小看它?”

  D君也对此表示赞同,“现代合资被坑了之后,喊出今天合资是为了明天不合资,而我们的一些合资企业搞合资是为了过好日子--从这一点上说,国家的产业政策似有必要做一些调整。”

  B君显然对D君的附和感到高兴,他接着说道,“我还在生产车间的时候,有次,我们老总请车间里的班组长们吃饭,询问为什么某个车型做砸了,该如何改进。班组长们都很‘淡定’地边吃喝,边谈自己的感受,气氛非常的‘和谐’,倒是一同入席的副总、经理们,脸色煞白如履薄冰。希望咱们国家也能做到这一点,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B君刚说完,不知谁就接了一句,“连毛主席都感叹,《鞍钢宪法》不是那么好推动的。”顿时席间欢声一片,气氛又热烈起来。

  这时一个一直没说话的E君,走过来给刚才主讲的几位敬酒,“几位刚才说得太好了,我是搞装备制造的,说起来,我们的起点比你们汽车可差远了,好在不是明星行业,所以做好也好,做差也罢,不被太多人关注。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就像刚才这位兄弟说的,不左顾右盼,闷头走路,2007年,我们也熬到了全球第四。”

  他敬了一圈酒,之后顿了顿接着说道,“没成想,2008年危机一来,我们全球第一了,前三名全‘挂’了。我们老总总结说,我们能到第一,是因为我们有中国乒乓球队的心态而不是中国男子足球队的心态,靠的是自己人蔡振华、刘国梁,而不是花大价钱请洋帅。”

  一时间席间无人不捧腹大笑,但他还没有完,一本正经地继续说道,“我刚才敬酒的时候问过了,各位都不会踢足球,但都会打乒乓球,所以我认为中国汽车还是很有希望的。”

  文|塔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