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资的开拓者(一)--北京吉普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合资,北京吉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1-22 10:47
1979年中美甫建交,沈坚白先生邀请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四位高管一齐来华,自此打开中美产业合资之门。
时下的中国小型乘用车市场,已然是一种“万国牌”的格局,而这种格局的形成离不开两个里程碑意义的名称:北京吉普-切诺基和上海大众-桑塔纳)两位外来的先驱者代表,一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德国。
在时髦语境中,吉普(JEEP)已经让位于SUV(越野),但在中国汽车产业和民众认知的领域,吉普这个舶来名词本身的生命史则更长,特别是“北京吉普”一词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数十年。
现代人消费的各种商品,很大一部分的起源是与战争有关的,有的与战争间接相关,有的与战争直接相关,吉普(JEEP)车就是这样的商品。
1938年,纳粹的铁甲开始肆虐欧洲大陆,虽奉行“孤立主义”尚在不动声色的美国,却已未雨绸缪,考虑军备的战时化。美国陆军急需一种轻便、强劲、灵活、耐用的侦察型汽车,取代以往的三轮摩托。1940年美国军方公开招标,三家美国汽车制造商Ford福特、Bantam班塔姆、Willys-Overland威利斯-奥维兰德参与这个项目,各拿出1500辆样车供军方测试,结果威利斯公司的样车Go Devil中标,军方与威利斯公司联手将Go Devil吸收了福特、班塔姆车型的优点后于1941年定型生产,取名JEEP,自此JEEP吉普车在战火中出世。
60余万辆吉普车驰骋二战欧亚战场,在电影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美国大兵坐在吉普车上扬尘而去的镜头。“吉普”一词从此与小型越野乘用车画上等号,流行全世界。
JEEP诞生20年后,中国也诞生了自己的吉普--北京吉普,但北京吉普与美国原汁原味的吉普有完全不同的血缘基因。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的军用、民用小型乘用车全部照搬前苏联。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嘎斯系列。
嘎斯67军用吉普几乎与美军的正牌JEEP同时出现在二战战场上,有人戏称嘎斯67是JEEP的姻亲,还给了个绰号“伊万-威利斯”。嘎斯虽然影响力远不如JEEP,但的确是前苏联自行开发生产的。
二战后苏军装备了嘎斯67的新型号嘎斯69,嘎斯69也随着前苏联的对华合作进入中国。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前苏联中断了嘎斯69的供货,中国人转向自行研发自主品牌的军用吉普,同年一月,北京汽车制造厂以原厂研制的“东方红”轿车为基础,于6月拿出BJ210C样车,1966年正式定型生产BJ212轻型越野车,其后来被普遍称呼为北京吉普。
北京吉普借鉴了前苏联伏尔加轿车和美国吉普的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越野性强、坚固耐用、维修简便、价格低廉,风靡中国大陆20年,北京吉普采用的是帆布可拆卸软车身,被人们戏称为“反帮皮鞋”。
可以说,BJ212和JEEP是两种体系的产物,从设计到生产线,从管理到经营,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美国的汽车产业百年以来从最初的几千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最终变为3家巨头,吉普这个品牌在市场顽强地存在着,在不断的重组中传递,1963年吉普的生产商Willys 更名为Kaiser Jeep,1970年被美国汽车公司AMC买下,从Kaiser Jeep到AMC贯彻了一条产品线:切诺基,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AMC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XJ系列,因其比原先的切诺基更为紧凑、省油,被称为小切诺基,当时的三本美国汽车杂志将其评为“最佳4X4”车型。
当大切诺基还在热卖、小切诺基尚在研发的时候,中美关系解冻了,美籍华人沈坚白先生随同美国前总统、中美关系的破冰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为企业家的沈坚白敏锐地感觉到中美之间的经济纽带的建立是必然趋势,且身体力行。80年代名扬中外的中美合资北京长城饭店(五星级),沈坚白是美方投资人。
沈坚白则是中美合资乃至中外合资汽车产业的探路者。
1979年中美甫建交,沈坚白邀请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四位高管一齐来华,自此打开中美产业合资之门。实际上AMC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市场机会,80年代初美国汽车产业整合的结果剩下四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AMC,AMC排在第四,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产品线的多元化是竞争的砝码之一,AMC由于专事吉普的生产,在美国市场生存艰难。
万事开头难, AMC与中国创办合资企业的谈判谈了4年。
当时的机械工业部把AMC介绍给北京汽车厂,现在看来这个姻缘的牵线是恰如其分的。AMC是美国最大的吉普车品牌JEEP生产商,北京汽车厂是中国最大的吉普车品牌生产商。北京汽车厂和中方谈判者应邀参观了美国底特律的AMC总部和生产线,切实感受到中国与美国小型越野车之间的巨大技术质量差距。
1983年5月,中美合资北京汽车有限公司签约成立, BJ212南区厂房及生产设施作价660万美元,中方总投资3053万美元,中方持股68.65%。
然而即将开业的北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产品战略还未敲定,本来双方一直考虑如何在AMC CJ系列与BJ212系列之间进行技术整合设计,经过4年谈判,其间美国人来中国18次,中国人去美国3次。瞬息万变的市场给马拉松式的谈判敲响了警钟,在美国市场,AMC的CJ系列已经面临淘汰,最新型的XJ系列即将上市。在合资公司开张前夜,AMC的最新型号的XJ即切诺基被敲定为主打产品。
自此,20年一贯制的“反帮皮鞋”将一改其面目,颠覆性地转身为全金属硬壳的4X4四驱越野车。1985年9月,第一辆BJ2021切诺基下线。
AMC XJ产品代表了当时SUV汽车的世界一流水平,是AMC公司投巨资与法国雷诺公司合作研发的产品。据说无论是AMC的高层还是法国雷诺的高层都曾经顾虑重重,舍不得花了数亿美元研发的新产品被中国人以800万美元的代价拿到。现在看来,他们当时的顾虑是多余的。
比软顶BJ212吉普舒适、漂亮的切诺基立马引起国内市场的热捧,1995年,北京切诺基吉普的产量达到峰值,当年的产量是2万辆。有意思的是,以BJ212为蓝本在引进技术基础上改进的BJ2020则卖得更好,卖了6万多辆,这可能与切诺基的产量限制和购买力对价格的要求有关。
其后,国外汽车巨头纷纷以合资的模式进入中国,逐渐形成了今日中国车市“万国牌”竞雄的格局,北汽本身也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产业整合中不断改变。
1987年,美国巨头克莱斯勒收购AMC,尔后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2005年北汽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2007年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分手,2007年北汽合资公司更名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BBAC。
其间,随着合资对象的变化,北汽曾经生产过三菱系(克莱斯勒曾经是三菱的最大股东)、克莱斯勒车系、奔驰车系,目前专事奔驰车系的生产。
而北汽本身也在合资的过程中得到莫大的收益,通过技术升级,如今依然活跃在军用、民用SUV产品市场,形成越野、轻型乘用、卡车三大产品谱系。
北京汽车厂的合资史是开创性的,在两个不同血缘关系的产品系之间联姻,在计划经济产品化体系和市场经济商品化体系之间联姻。
文|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