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坐标 理财再给力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金融,理财,十八大
  • 发布时间:2012-12-24 16:13

  进入2012年以来,央行分别实施了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并首次实施不对称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10月份,银行结售汇实现顺差78亿美元,在扭转8月份逆差局面后,顺差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加上经济增速反弹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即期市场上呈现了第16次“涨停”,汇价水平更是创下18年以来的新高。中国货币政策则在不断改革中创新,一路走来,风雨同舟。

  经济过热

  在过去十年,我国基本是以“通货膨胀”换来了“经济合理增长”、“较为充分的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样说并不夸张,因为很大程度上正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却没有实现,无论是从信贷扩张的程度和物价上涨的程度看,都没有实现。

  其实在过去三次换届期间,货币供应无论增减似乎均处于稳定轨道。这可以看出,政策在领导层更迭期间不大可能会出现大的变动,比如,搁置换届前几个季度开始的放松/紧缩政策,或者逆转政策方向。

  而近期的中共十八大结束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2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应当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并全面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十个特点,他认为,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过热冲动,通胀应放在突出位置加以应对。

  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持续面临的双顺差格局,导致了央行被动地进行货币投放,这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胀都有影响。在此影响下,除了关注通胀,保持低通胀目标外,也要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改革中创新

  实际上,中国的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例如,汇率、利率的改革便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

  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积极性很高。有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都要求进行改革试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感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巩固它们的经济发展,巩固它们的创新,巩固它们的社会稳定。

  所以,最近两三年,利率市场化的呼声也进一步提高,因为它与其他改革进程明显相关,同时也相互促进。譬如政府在今年夏天,借助经济增长有所下滑,提出稳增长,进行利率政策调控时,便进一步扩大了利率浮动区间。

  日前,十八大报告也提到了“完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这个鼓舞人心的政策。展望未来,在十八的指引下,根据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因时因势、因地制宜,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改革就是一种允许试错的过程,可以先做试点,即使最后做错了,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然后取消或者修正再慢慢斟酌。所以,就大胆的探索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吧。这是完善人民币跨境循环路径,建立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进一步拓展双边货币合作的领域与范围的有效策略。同时在资本走出去方面,继续运用外汇储备支持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和有条件的各类企业“走出去”。

  本刊记者 王晶│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