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化解投基风险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投基,通胀
  • 发布时间:2012-12-24 17:04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风险和收益也是一对分不开的孪生兄弟,对于基金投资来说,正确的认识风险和收益是每个基民不可或缺的课程,而如何化解风险更是每位基金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在此,《金融理财》分享以下三个方面,希望能帮助投资者更从容化解投基风险,获取收益。

  时间分散风险

  首先要树立长线投资观点。风险是投资的大敌,而时间是对付风险的不二法门。投资者应树立合理的收益预期,不要过分追求不切实际的收益。长期股票市场投资存在诸多好处。

  1、抵御通货膨胀。假设每年5%的通胀的话,1万元经过30年后只有2千元,50年后只有8百元,可见通胀之伤害。即使投资于长期债券,也有可能长期的实际收益是负的。

  2、降低风险。短期来看,每年的收益存在大幅度的波动,而把时间期限放长的话,收益则相当稳定。我们统计了法国、美国、英国各个国家从1900年-2000年的几何平均收益率,以及1单位货币在1900年投资于股票、长期债券、短期国债之2000年的名义价值。从中可以看出,股市长期平均年收益在10%左右,远远大于债券的收益率。此外,如果资金是长期投资的话,强烈建议投资者选择股票基金,债券长期来看不是良好的投资品种。

  3、获取复利带来的巨大增长。1单位货币在法国、美国、英国分别从1900年投资股票,经过100年,即在2000年,分别达到109577.4、18630.0、16946.1单位货币。而如果分别投资于长期债券的话,在2000年,分别达到832.8、103.4、188.4单位货币。可见长期投资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相差是何其的惊人。

  空间分散风险

  不妨配置QDII,通过空间分散风险。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估值远低于国内。香港等地的蓝筹股市盈率低于国内水平,具有相当的价值优势。而且QDII基金与国内市场的相关性低于国内基金,适当持有,可带来较大的分散效应。

  《金融理财》建议投资者持有3-4只基金,通过品种分散风险。过多则不易深入研究持有的基金,过少则万一看走了眼,满盘皆输了。有些投资者几十万的资金,持有的基金数量多达20只以上,原因可能是不断地申购新基金,又不舍得卖掉老基金,导致开了杂货铺。如果要调整,可以将表现最差的基金赎回,再申购其它基金,良好的防范风险。

  理性降低风险

  投资者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喧闹的市场容易使得投资者迷失自我、容易产生轻信、极端与情绪化反应。

  07年四季度市场到顶时,基金发行达到了狂热,平均每只新发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满怀希望的基民如今不得不接受当时轻信的苦果。市场群体对基民具有强大的感染能力。本能的从众心理使得投资者不由自主地为市场所控制,由此导致股市无理由的暴涨暴跌。当看着市场节节下跌的时候,即使最坚定的投资者也会突然改变思路,加入抛售的行列中。此时理性让位于情绪,头脑让位于本能,坚定让位于易变。因此,对基民来说,不要时时关注市场的一举一动,跳出圈外,才能细细思考。

  本刊记者 庄闲│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