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马克带来了什么信息?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股市,房价,狄马克,投资
  • 发布时间:2013-03-25 09:03

  感谢那个叫狄马克的美国人,仿佛是他,仅凭一己之力就挽回了中国股市重回2000点的颓势。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讨论何时再见3000点了,同样因为狄氏的预测。在人们眼里,如果承认他这次预测神准,又有什么理由怀疑他基于同一逻辑做出的另一项预测呢?

  其实好心的新闻编辑做了很好的功课,认真的投资者应该看到有关狄马克对A股预测神准的报道中同时提到,他对美国股市的预测并没有那么高的成功率。

  但是人们还是喜欢他的预测,不是吗?在经历2012年一年的下跌,刚刚有所恢复的中国股市,对任何可能的回调都抱有极大的恐惧。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狄马克的技术分析工具真的有效,不如说他的预言迎合了当前中国投资者人心思涨的心理。

  实际情况也在相当程度上支持着投资者的这种愿望。再过上几周,我们就会看到一季度GDP不再继续前几个季度的下滑,转而有所回升;最新公布的PMI环比再次上升,让担心复苏中断的人们松了一口气;企业盈利状况也将回稳,特别是银行业仍然保持了大幅度的提升。银行业过于优秀的表现虽说不上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但总不是坏事,至少作为A股权重最大的板块,它们股价的回升提振了市场整体的信心。

  在宏观经济基调不错的背景下,有三件事最令市场放心不下。先是通货膨胀。3月公布的2月份物价同比增速是3.2%,人们马上就听到了央行行长说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防止物价上涨的言论。人们选择他们喜欢的、或者是担心的言论的特点再次暴露无遗。要知道,行长从来都是这样说的,并不是因为2月份的数字超出了一定的预期才这样说。我们应该留意一下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通胀目标设定在3.5%,而去年全年这一数字实际上是2.6%。如果不是临近年末银根有所松动,去年这一数字很可能更低。

  投资者已经学会了如何猜测央行松紧银根的办法,那就是跟着物价指数走。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投资者还记得中国经济其实更怕通缩。如果说通胀会积聚怨言以至社会动荡的话,通缩会带来企业困境和失业,动荡恐怕同样难以避免。我以为,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相较于去年应该会松一些,因为,去年中央政府制定的通胀目标是4%,经过紧缩以后,实际数字大大低于这个目标,中国经济“一紧就死”的倾向性特点才是当前政府极需防范的。

  第二件事就是房价。房价十年不败,令政府极其尴尬,也让中国人更迷信房子的价值。所有人都知道那根本就不是永久的产业,就如价值投资理念难以在中国扎根一样,没有人把股权、房产视为可以传给后人的产业。既然它们不是可传承的,那就只有用来炒作才是合理的。我相信政府的领导人既不希望看到“全民炒股”,也同样不希望看到“全民炒房”,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拿出一些标本兼治的办法呢?增加交易环节的成本、增大交易难度算得上办法;大幅度提高公职人员拥有房产的透明度也是办法;对房产所有者增加空置持有税还是好办法;增加土地供应和适合低收入者的住房也会收到好效果。这些办法都要比限价、限购、限贷这些好得多。但是,更加治本的还应该在增加房产所有者“恒心”方面想办法——房产不但应该具有私有产权,地权也应该具有私有产权,而且还应该鼓励房产所有者经营他们的房屋获利。一句话,房子不应该只用来倒买倒卖。

  第三件事,IPO何时重启?在本专栏里,我曾经表达过欢迎管理层尽快重启IPO。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但我也知道市场对这些拟上市公司可能带来的恶劣的圈钱效应的担心。恶意圈钱行为应该受到严厉打击,但显然不能因为有人恶意圈钱,就把好公司上市融资发展,进而给投资者带去回报的好事耽误了。在中国经济诸多畸形结构中,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畸形结构正是银行业(包括以信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过分赚钱,而实业非常困难的原因。央行行长和前任证监会主席都深刻地指出过这一点,我相信亦是管理层下一步重点推动的结构调整。实际上,比起IPO,更具深远影响的是扩大企业债市场规模。投资者应该逐渐认识到,股票和债券都是你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但前提是,这些品种都被引入到这个直接融资市场中来了,这些品种的引入不但大大增加了筹码,也会大量吸引社会资金的流入。

  我这里提到的三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围绕着它们的消息短期利空、长期利多。那么市场会不会因为前期反弹相对脆弱就难以承受利空的打压呢?我的看法依旧是模糊的——对坏消息的承受力取决于人们的信心。回到狄马克的预测,我猜想,人们的信心显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只是找到了一个稍微释放一下信心的借口。我想说,信心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当具备了它时,困难可以被克服;当失去了它时,你仿佛永远走不出黑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