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微信之痛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运营商,微信,腾讯
  • 发布时间:2013-03-28 16:22

  近日,有关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商讨如何监管腾讯的OTT业务,以及微信将向用户收费的消息不绝于耳。

  虽然对此三大运营商均表示暂时未和腾讯展开正式谈判。腾讯也发表回应称,外界有关微信将向用户收费的言论纯属谣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营商与互联网之间的矛盾已是不可避免。

  树大招风

  其实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彩信等增值服务早在2G时代就面临着不断被分流的尴尬,而如今微信的兴起彻底让三大运营商忧虑了。

  有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数已超过3亿,在中国11亿手机用户中,它的渗透率已达27.3%。也就是说,几乎每三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个是微信用户。

  而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今年1~2月电信业务运行数据显示,国内点对点短信同比下滑10.6%,语音ARPU(每户每月平均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微信、微博等新型移动信息服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非常明显。工信部认为,从发展趋势看,短信业务量会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

  腾讯等互联网企业OTT业务的快速扩张,已经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在最新版本的微信中可以看到,用户不仅可以发送文字、语音、照片和视频,还可以和好友开通实时对讲,进行更即时的交流。虽然运营商也推出了类似的业务,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电信的“翼聊”以及中国联通的“沃友”,但是和微信相比还是微乎其微。

  “对运营商来说,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传统通信领域的竞争更激烈、更严峻。”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直言,“互联网业务不仅对短信、彩信等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而且分流了语音业务。现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属于量变,而互联网业务的竞争则属于质变,OTT则是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来看,电信运营商这部分收入逐步减小已是必然,再加上微信业务对运营商网络资源的占用,因此运营商如何监管OTT业务以及向OTT业务收费的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众说纷纭。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微信兴起后对运营商原有体系造成了影响,但运营商不应该向微信业务收取费用。从国际上多数情况来看,运营商对某个业务在流量费用里面额外增加附加费用的情况不多。对于占用了网络资源的这些业务,运营商可以采取限速或是限制带宽接入的方式使其符合需求,并和互联网企业一起探讨如何从技术上找到一个对用户有利的模式,从而双赢。”

  互联网专家李易则认为,运营商对OTT业务收费是合理的。对运营商来说本身在修高速公路,就这个高速公路一定要收过路过桥费,一个是建设费用,一个是维护费用,天经地义的。

  其实目前来看,腾讯只能是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它的所有业务都需要基于运营商的网络基础上。以国外为例,韩国通信委员会批准了韩国运营商的相关请求,韩国运营商将可以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也可以“掐断”OTT语音流,不向OTT语音服务提供商开放网络。

  互惠共赢

  虽然是否收费还不得而知,但腾讯明确表示将会继续和运营商保持合作的关系,避免和电信运营商正面竞争。

  腾讯内部人士称:“我们的目标是跟运营商互惠共赢,一起在无线互联网时代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给用户,而不是在基础通讯服务上分一杯羹。我们有很多独特的增值内容和服务,是可以为运营商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ARPU。在梦网时代,我们已经是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伙伴,在新的无线互联网时代,合作的空间更大。”

  马化腾把腾讯与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形象地描述为 “车和路”的关系。他指出,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对骑自行车或走路的人不应该收费,开车的从油费、养路费里收费,如果需要上更快的路,就收高速公路费。未来通信行业也应该是这个路径。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工作,应该一部分由国家承担,剩下一部分由企业承担,这样才比较合理。

  虽然微信等OTT业务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但不可否定的是微信等业务随之产生的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同样是传统运营商的机遇。马化腾以微信与香港电讯盈科合作的例子来佐证这一观点,他表示:“微信给运营商带来大量数据业务收入,推动了整个电信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也在近日表示,OTT业务对运营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的通信网依然是传统运营商的优势,反过来看,互联网的很多业务都依托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上开展,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短板。此外,奚国华还表示,腾讯等渠道商将帮助中国移动开拓未知的新客户,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可双赢。

  话虽如此,可是要想“处理得当”谈何容易。目前运营商正受到流量加大,迫使其不断投资进行网络建设的压力,而且运营商原有的业务也在不断萎缩。这样来看,“处理得当”最直接的方法只有两个:封杀或者合作。

  当然,合作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法国电信同谷歌达成了收费协议,后者将为其巨大的互联网流量向法国电信支付可观的费用。而以西班牙电信为代表的欧洲几大运营商则选择自己提供OTT服务。

  但是,目前如果向OTT业务进行收费的话,这个费用最终必将转嫁到用户头上。因此考虑到用户的利益,政府监管部门也未必会站在运营商这一边。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竞争,愿意将市场的交给市场。对于如何监管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他表示要从保护用户的角度出发,做到一定的规范。

  竞争是同行之间永恒的博弈,但是维护用户的利益是它们必须的共同的目标。所以不管是运营商还是OTT企业都应该顺应潮流,面向用户提供创新的个性化服务,而不是固守自我的阵地。

  本报记者 黄柏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