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御星云:见证中国UTM市场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网御星云,UTM
  • 发布时间:2013-03-28 17:06

  市场研究机构IDC为UTM下了一个定义:统一威胁管理(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是指,能够在单一设备内实现包括防火墙、网络入侵防御、防病毒、VPN等在内多种功能的产品。IDC所给出的这一概念,无疑为当时沉寂已久的安全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自此以后,UTM市场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来自IDC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UTM市场总值为5.5亿人民币,相对于2007年上半年同期的1.25亿人民币,5年时间里中国UTM市场规模翻了两倍还多。

  同时,在UTM发展的这九年中,这一市场经历了发展、成熟、洗牌、再发展的过程。“网御星云的Power V系列UTM在这9年中对这一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UTM产品经理刘建军表示。

  回首9年前,当时的信息安全环境相比如今要“单纯”得多。那时提起网络安全人们只会想到防火墙、入侵检测、主机防病毒这老三样产品。不过,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与多样化,网络攻击手段和病毒传播途径开始让企业感到防不胜防,很多专业人士都意识到,“老三样”并不能够为信息网络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国内外安全厂商几乎同时发现了UTM市场所蕴含的“掘金”机会。刘建军表示,2006年网御星云开发出了统一平台的基础软件架构USE(Uniform Secure Engine)统一安全引擎技术,并在这个新架构下集成了防火墙、防病毒、入侵防御、VPN、反垃圾邮件、Web过滤等功能,其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UTM产品Power V系列真正问世。

  从2006年以后的三年时间里,网御星云UTM产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爆炸性增长。2009年,Power V系列UTM产品实现了过亿元人民币的业绩目标,当年IDC报告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家国内厂商分别是网御星云、启明星辰和天融信,网御星云比排名第二的启明星辰销售额高出3000多万元人民币。

  2010年到2011年的两年间,山石网科、华为和H3C等从网络领域出身的厂商和团队凭借对硬件架构更高层面的理解开始涉足UTM市场,这些厂商的产品性能表现相较当时市场上的其他UTM产品要更高。网络厂商的异军突起使得UTM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很多传统安全厂商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没有及时作出反应,网御星云也连续两年失掉了UTM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面对新的竞争形式,网御星云做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决定,一方面深化既有功能,增加带宽管理、SSL VPN、应用识别等功能,扩大入侵和病毒特征库;另一方面产品向更高端的硬件架构迁移,但不复制网络厂商的硬件形式,而要走出一条网御星云特色之路。

  2012年初,网御星云第二代UTM产品Power V6000系列全业务融合安全网关正式发布,该产品基于USE 2.0技术,采用了高性能万兆多核硬件平台。Power V6000系列全业务融合安全网关采用了单体安全的设计理念,所有性能指标基于单一业务处理单元实现,在2U的设备空间里就可以实现最高40Gbps的吞吐性能。在应用层处理方面,得益于新的多核硬件平台,Power V6000系列全业务融合安全网关在防病毒、入侵防御、上网行为管理等功能全开的情况下可达到10Gbps处理能力。

  这一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用户的认可。IDC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网御星云UTM产品在2012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同时,另一家调研机构Frost&Sillivan也对网御星云UTM产品的市场表现给出了认可,并决定颁发“中国区统一威胁管理产品市场领导奖”做为对网御星云在UTM市场卓有成效的肯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网御星云通过不断创新一直走在UTM技术的最前沿。”刘建军表示,“产品技术的深化是永无止境的,网御星云将继续抱着以终为始的态度在UTM产品技术发展道路上举步前行。”

  本报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