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能力实现智慧云存储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云存储,IB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3-29 10:49
IDC研究表明,在数字领域,存在着1.8万亿GB的数据,企业数据正在以55%的速度逐年增长。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几乎成为所有企业IT管理人员和IT相关企业的心头之“患”,如何管好数据、用好数据,是一个必须直面的挑战。
近日,在“IBM智慧云存储高峰论坛”上,IBM通过“云存储新能力”的发布,试图加速企业在全新IT形势下搭建云存储环境的进程,帮助用户解决海量数据带来的困扰,并以效率优化、管理优化、安全与服务优化这三大能力,带领用户踏上企业云存储之旅。
云存储适逢“大年”
IBM系统与科技部存储产品新兴市场副总裁Christian Leeb-Hetzer说,目前,企业将更趋向于业务领域的市场扩张和以客户为中心、整体成本节约、运营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些需求对企业IT基础架构在灵活性、敏捷性、可扩展性、虚拟化、整合、效率移动和分析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认为,云存储正是满足企业诸多需求的有效的方式。
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周震刚认为,存储即服务成为云服务的首要应用。根据IDC的分析,当前,云存储在云服务中增长迅猛,2009年,全球IT云服务市场为174亿美元,其中存储占9%,而预测2013年,IT云服务市场将达到442亿美元,存储的比例将上升为14%,在IT云服务的分类中,存储的年复合增长率为最高,达到41%。
什么是云存储?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存储产品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建新说,尽管大家似乎都知道云存储,但事实上有很多人对云存储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他认为,对于用户来说,云存储就是“像用自来水一样使用存储资源,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也就是说,云存储提供的是一种像自来水一样的服务。而对于IT建设者来说,云存储则提供的是一个高效、安全、灵活的存储架构。它所包含的具体意义包括:在有限的投资下,保证足够的存储容量和存取速度;将数据存储按需迁移到分布式的物理站点;确保数据存储的高度适配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可以保存多年之久;确保多租户环境下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允许用户基于策略和服务模式,按需扩展性能和容量;改变了存储购买模式,只收取实际使用的存储费用。
因此,对于用户来说,使用云存储与一般传统的存储有许多不同点。黄建新说,首先,在申请存储空间的响应速度方面,传统的存储至少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来设置一个新的应用、建立一个存储平台,部署新的存储设备来满足需求;而云存储则可以在分钟级的时间里就得到想要的存储空间。第二,在对数据的访问方面,传统的存储是集中式的,其访问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从速度和效能上都未必能完全满足需求;而云存储的访问则是不限位置和时间的访问方式,这对用户来说,将更加方便和灵活。第三,对于存储的容量,传统的存储方式下,用户购买了多少就只能用到多少,要想扩容或遇需求量突然增加时,只能再申请、招标、购买;而在云存储中,容量是可动态调整的,当然就能很容易、动态地得到想要的容量。“无疑这三点将成为用户采用云存储的驱动力。”黄建新说。
那么构建一个云存储对于建设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黄建新用三个数字说话:最多可减少50%的存储空间开销;最高可减少36%的能耗消耗;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最高可从50%提升到90%。
黄建新认为,云存储概念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了,预计今年将是云存储的“大年”,他说:“在我们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中,发现用户对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但如何构建更安全、更完备的云存储,许多人并不清楚。”
云存储三步走
到底如何实现云存储?从传统环境下的存储怎样才能走到云存储?黄建新坦承地说:“这些问题让我们想了很长时间,也跟客户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同时经过了过去几年的实践积累,最终我们总结出,云存储实际上是一个历程,而这一历程是从传统的存储环境演变成能为用户提供云存储服务,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黄建新解释说,这一历程要经过三步。首先需要整合和虚拟化,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有存储虚拟化技术、数据重复删除技术和压缩技术,最终实现效率优化;第二步是自动化与管理,自动化是从虚拟化走向云存储的关键点,存储系统需要更智能化地自动完成很多自我管理或者自我调整,这样才能很快地适应用户端不断变化的存储要求,其中的重要技术包括集中管理、自动迁移、高可用及灾备管理,最终实现管理优化;而第三步则是实现安全与服务优化,因为云环境比传统环境更开放,因此,需要更完整的安全管理和服务优化,而这要从数据和服务的云服务平台、云存储的安全策略、成熟的云实施团队等方面下工夫,从而最终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方便的智慧的云存储服务。
据IBM与IDC对全球300多名CIO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高效的公司都将超过50%的预算用在开展具有业务改革能力的新项目上,而有效的云存储部署则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节省IT成本,使更多的预算投向业务革新。Christian Leeb-Hetzer表示,实现云存储,就IBM来说,“我们不仅要站在产品的角度,更希望把它转换成一种能力,并且通过收购或者研发来增强这种能力。”他认为,IBM与其他厂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研发能力和技术前瞻性,这两点使IBM能够超前思考,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积极研发,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IBM的云存储新能力
·效率优化新能力
IBM SVC 兼容性强的存储虚拟化产品,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统一管理,并增强数据流动性和可用性。
Storwize V7000 能够同时提供统一存储和外部虚拟化功能阵列的产品。
实时压缩技术(Real Time Compression) 可对在线数据实现压缩并几乎不损耗性能。
IBM ProtecTIER TS7620/7650/7650G 数据删除比率高达25倍,企业级在线性能高达450MB/s,拥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和1PB的物理数据。同时,在重复数据删除时保证100%的数据统一性。
IBM EasyTier 提供实时分析数据的使用状况,自动将数据在不同层级进行迁移,保证热数据始终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并将冷数据放置成本较低的存储空间。配合3% 的SSD固态盘,就能将存储系统性能提升3倍。
IBM SONAS 无论身在何处,用户都可以通过单一视图进行操作,轻点几下鼠标便可以存取文件,配合Active Cloud Engine能够加速使用。
·管理优化新能力
IBM TPC 基于Web管理,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进行异构存储资源统一管理与监控。
IBM TSM 完整的存储数据管理软件家族。
IBM Active Cloud Engine 先进的基于策略的文件存储管理器,自动实现架构优化、性能优化、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升和数据保护增强。
·安全与服务优化
IBM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 提供同城、异地灾备云中心,为用户提供万无一失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
IBM云存储安全解决方案 提供最严格的防入侵能力、全方位防病毒保护及最高级别加密功能。
SmartCloud Storage Access近日推出的全新软件,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的私有云存储,并允许用户将信息保存在企业内部云中。新套件配有基于网络的自助服务门户,允许任何用户创建账户、按需设置存储容量,并通过云上传文件。
与现有云平台的集成服务 提供与Power和x86云的集成和与OpenStack的集成。
IBM云实施团队 全面提供云计算实施服务团队。
本报记者 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