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库存报告和中国禽流感的消息加剧了近段时间与禽类养殖业相关的商品市场的利空情绪,国内的购买速度也因豆粕需求放缓而减弱。虽然耕地面积比去年的水平略低,但如果今年的产量回归正常水平,则供应不会出现紧张的情况。未来市场如果不出现非常利多的因素,价格在接下来几周便很难有所作为。
黄埔江出现了死猪同样亦警示了中国养猪业出现了问题,这也进一步导致豆粕价格的下滑,并进一步导致了压榨赤字。
数据显示,自1月以来,中国大豆进口的幅度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可能是巴西运输延迟造成的,但中国压榨利润在过去两个月一直是赤字,所以也有可能是因为禽流感、猪瘟而导致豆粕需求放缓造成的。上周中国谷物油籽信息中心预测本季大豆的进口量是5800万吨,对比USDA6300万吨的预测有了显著下降。这可能变相暗示了中国的猪瘟和禽流感的问题。
本周公布的美国农业部4月份供需报告整体在预期内,报告结果未改变市场供需基本面格局。全球大豆、玉米、小麦供应均趋于增加。全球供应增加依然将对农产品市场构成中长期压力。后期关注焦点为美国天气及中国需求。
宏观方面,本周的美联储纪要显示多数委员支持年底结束QE,推升美元令金属价格继续承压。早前铜供应端印度冶炼厂关停、智利罢工令市场供应收紧预期增加,从而引发价格反弹,但随着智利罢工结束,再加上港口罢工在短期内不改变供应情况,令铜价再度承压。金属目前已经步入需求旺季,但改善力度不足,铜价反弹过程中现货市场跟涨意愿不强。
当然,市场目前也不乏利好的因素,不是一味的空头环境,从国内货币增速来看,3月M2同比增速15.7%,较2月提升0.5个百分点,超出市场14.5%的预期;M1也由上个月9.5%的同比增速升至11.9%。在近期外汇占款充裕、表内信贷以及表外流动性均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商品价格想出现爆跌也不太可能。
总体来看,商品的基本面不容乐观,不论是突发因素还是供求数据仍然充斥着利空的因素,但3月中国的流动性数据好于以往,货币信贷数据比较超预期,从信贷季节性走势来看,4月信贷投放应该较3月回落,如果4月增长仍然达到万亿规模的话,应该是相当正面的信号。
所以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价格的判断开始转变为中性,因在金融属性还影响商品价格走势的时代,环境的重要有时超越商品本身的供求因素。
相信大家小时都读过灰姑娘的故事,有个情节印象深刻,就是王子在灰姑娘破烂的房间里见到这个非常不起眼的心上人时,竟然未能马上认出她,可见环境所具有的魔力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在对商品价格的判断上,也出现了实质的转变,就是一面观察商品本身的供求因素,一面对市场流动性也高度关注,因为二者在对价格的作用力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美国倾向于在年底结束QE,但毕竟这样的货币环境还会持续到年底,而国内货币环境的宽松又对中国需求的炒做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价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唯有通过剧烈震荡才能更全面得诠释当前的商品基本面。
光大期货 曹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