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金融理财观察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金融,理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5-14 16:32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资本不殷实的芸芸大众,工薪小资,如稳妥起见,做做银行理财,若意剑走偏锋,不妨投身股海。
大众化理财
理财并非简单的家庭记账,也非家族企业的经营,而是对已经在手的可投资财富进行管理,理财需要兼顾两个方面,增收和避险。
时下中国人无论财富地位高低,或多或少都身经理财的体验和损益,以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水平为标准,理财行为大致可归到如下领域:
1.投资理财,大致有信托投资、玉石、珠宝、钻石投资、艺术品投资、收藏品投资等。
2.证券理财,大致有股票、基金、商品期货、证券期货、外汇期货等工具;
3.银行理财,大致分为三类,保本固定收益产品、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三类理财类理论上人人可为,现实中三类理财种类的参与群体呈金字塔型分布,拥有多少财富决定了理财类别的选择面,从1到3是包含关系,能够参与1类理财的群体可上下通吃,能够参与2类理财的群体则向下兼容,仅能参与3类理财的群体则少有向上伸手的能力。
按目前的行市,大多数理财项目参与者至少应该有3~5万元可投资资产方可入门,其中股票投资的参与门槛相对很低,股市的最小成交单位为一手(100股),以个位数计价的股票理论上数百元左右即可以入门操作。
三类理财中都含有一类公共因子:金融类理财,比如信托投资、股票、基金、期货、银行理财产品等等。故金融类理财是参与群体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理财类型,如果把金融类理财的高端领域作为特例,则金融理财应视为具有很强的大众性。
在金融类理财中,又数股票投资和银行理财的民众涵盖面最大。
提款与绞肉
勿庸讳言,中国民众参与度最高的金融理财项目是股票投资以及继股票之后推出的基金投资。曾几何时,几乎到了人人谈股论基的程度,2007年沪指站在6000点的位置为理财预言家们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6000点之前进场的股民的确品尝过操作“提款机”的愉悦,数倍、数十倍于银行存款利息的账面收益,而博取更大收益的预期令不少投资者忘了可能本利尽失的危险,竭尽全力甚至透支实力借贷加码入场。
2008年之后的大熊市一风吹去了股市理财的账面浮华,曾经的提款机变身股民嘴里说的“绞肉机”,2011、2012年是大多数股市理财者最痛苦的时段。
媒体在盘点2010年、2011年、2012年股市的时候,70%这个比例被反复提及,媒体连续三年都以“超过70%的股民亏损”为标题评价股市表现。
媒体曾评选出2011年A股市场上排名靠前的“绞肉机公司”,比如:
东山精密跌幅:66.42%,“绞肉”:28亿元;汉王科技,跌幅:65.09%,“绞肉”:33亿元;彩虹股份,跌幅:63.65%,“绞肉”:73亿元;万邦达,跌幅:63.27%,“绞肉”:24亿元;新中基,跌幅:62.88%,“绞肉”:40亿元;康芝药业,跌幅:61.95%,“绞肉”:18亿元……
这些公司2011年的跌幅都超过60%,意味着之前买入这些公司股票理财的股民,拿出去一块钱,割肉出场可能只收回4毛钱以下(须刨去手续费),还在享受提款机滋味的幸运者在股市理财投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2012年年底,有媒体搞了关于股市投资的网络调查投票,在参与投票的股民中82%的投票者认为在2012年炒股亏损,有57%的投票者认为自己的亏损额超过30%,表示赚钱的仅有10%。但70%的股民表示准备持股坚守,并不打算割肉出场。
时至今日,股市投资理财的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但即便在大面积亏损或者严重亏损的打击下,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股民准备持股等待新一波行情的出现。2013年年初出现的一波连续上涨的行情似乎给大家打了一剂针强心,但接下来的震荡又令人非常纠结。
从交易数据和活跃账户数据分析,股市的交易人气并不火,即便在最近的此波反弹行情中,股民的整体投入情况还是差强人意。目前的大致态势是死守者众,活跃者寡。死守者的背后意味着深度套牢,不愿意出场使账面浮亏转变成真正血色的割肉,宁愿等待一个似乎遥遥无期的解套。
但持股等待解套的副产品是可投资资产被冻结,无法参与其它理财机会,似乎又引出另外一种尴尬:一棵树上吊死。
基金是与股市同场演义的另外一个金融理财领域,可以在交易市场让大众参与交易的是封闭式基金。基金近年来的走势基本也令理财投资者十分纠结,基金在2011年也成为绞肉机,2012年则先喜后悲,大起大落。
根据64家上市基金公司2011年年报,2011年这些公司旗下的987只基金全年亏损,总亏损金额:5123.67亿元。证券登记公司数据表明2011年共有开户基民3800万,相当于平均每户基民亏损1.2万元。
2012年上市基金的行情则坐了过山车,2012年前两个季度表现尚好,第三个季度大幅亏损,68家上市基金公司整体亏损750亿元。仅有上投摩根、安信两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出现8000万和200万盈利,整体表现惨淡。有财经网站做基民的网络调查,投票基民中认为自己亏损的占70%,认为赚钱的占10%,这一点与网络上关于股票投资盈亏调查的投票结果高度一致。
采用股票、基金作为理财工具的民众,大多数并未实现让手中资产增值,增值率跑赢通胀或者最起码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目标,相当数量的民众因为参与股票、基金投资理财,资产反而遭遇严重缩水,资产缩水的速度甚至远超通胀对资产的切削速度。
香港股市的成熟度比内地股市高,可资借鉴的正反例子也不少:
香港市民梁先生开小宾馆、办投资培训班,兼职炒股。100万港币入场,每天坚持2小时观察市况,早上开市一小时,下午开市、收市前个半小时。炒股十年,梁先生自定的年收益盈利目标是60%,最差的2008年保本微利,最好的2010年收益超100%,媒体认为梁先生的理财盈利能力超过大多数基金经理。
香港市民周先生则走了另一个极端,港媒用“逆子肢解父母案:或因金融海啸被裁炒股赔光”为题报道,周2008年金融风暴遭遇银行裁员失业,投资股票惨遇赔尽,灰心失意之余生歹念,伙同他人弑父弑母且肢解,算是被股市“洗白”的极端个案。
绝大多数民众并非金融专才,也无理财天赋,股票投资固然有获取高回报可能,比如一只股票一个涨停板收益就达10%,是一年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率的三倍,但抓住这份收益的机会并不确定,更为常见的则是股票跌破买入价被套牢,如果遭遇跌停板,损失就是10%,也是一年定期存款利息收益率的三倍。
有没有一种至少可以锁定本钱不被绞杀的理财领域呢?
带锁的理财
当人们彷徨于股市理财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实际损失之时,门槛相对于高端理财低得多、覆盖人群大得多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时而兴,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有媒体用“井喷”形容2012年6月央行宣布放宽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之后理财产品兴旺的情景。
保守估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发行了3万多款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高达9万亿,资金流量不少于20万亿。有人分析,仅就募集资金的规模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证券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信托理财等的总和。银行理财的“保本锁”效应,在最大范围内吸引了个人理财群体。
许多民众的手机上几乎天天都会收到开户银行的短信,一大半是有关理财产品的,一个比现行活期存款利息和一年期定期存款要高一些或者显著高的利息标准;一个入门的购买最低限;一个买入回赎周期,然后温馨提示购买的最后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分三大类型:1.保本固定收益产品;2.保本浮动收益产品;3.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给出的利息收益从低到高,1的收益一般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相若,2的收益则比1的利率高2~3个百分点,3的利率收益则有可能高达2位数。
银行理财产品的赎回周期,1和2的周期一般是三个月为下限,也有半年左右的,3的周期则要长得多,可能长达一年以上。
比如某5万起售的银行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3个月期限,年化利率为4.0%左右,与一年期定存的年化利率一致。理论上如果连续购买四期,得到的利息收益与定存一年一致。但这种产品的优点在于客户可以灵活使用资金,三个月产品期限内资金不能赎回,三个月后按一年定存的利率计算3个月利息收益。如果是一年定存,资金可以随时取出,但在存期未满之前只能按活期利率计算。也即某客户的5万元如果购买3个月保本固定收益产品,3个月得到的利息收益比5万元定存一年在存款3个月时取出得到的利息收益高几个百分点(活期利率在1%以下)。
再如某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10万起售(收益较高的产品一般起售底线也比较高),六个月期限,年化利率6%左右,如上所述,六个月后的利息收益远高于一年定存在六个月时取出得到的活期利率利息。但是,浮动收益产品的利息收益是不保证的,如果该产品募集的资金银行投资的结果是赚少了或者亏损了,利息收益可能低于4%甚至为零。
这种短期的(3个月到半年)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比起股市动辄10%左右的涨幅要小得多,但贵在“保本”,本钱是锁定的,起码不会像股市那样可能被洗白,这是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优势所在。
“利益与风险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预期收益有可能达到一个或两个股市涨停板的水平,但零收益或者负收益的风险也是存在的,有可能本金不保,这种风险大的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收益水平自然比保本类型的产品高很多。对非保本浮动理财产品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加锁”的功能有可能缺失。
没有保险箱
银行的“保本理财”不等同于银行金库的保险箱,“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银行在同样的期限内给出比提前取定存时高得多的利率推测,银行用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必须获取相当的收益后才拿出一部分支付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的收益。
媒体认为,理财产品的出现,是在央行规定的存贷比不变和存贷利息浮动放宽带来的息差减小和拉存款竞争激烈压力之下的变通,意在为银行的长期贷款和信托投资融资。
假如银行对某个贷款项目发放了长期高利率贷款,银行因为自身头寸紧张导致资金缺口,可能不断发行中短期理财产品来填补,如果经过理财产品的N次周转,总的利息支出小于银行放贷或者投资获得的收益,银行还是赚钱的。
发新债(理财产品)还旧债(理财产品),用后面卖出的理财产品筹集的资金,还上一期理财产品的本息,用这个循环支持银行的长期放贷项目或者投资项目。
世事难料,任何金融借贷或者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回报越高的项目可能风险越大,如果以上理财产品在循环周期中出现状况,有舆论认为,由于理财产品的筹资去向多为未受监控的表外放贷项目,也即是信托投资甚至是高利贷,这种产品的“风险极大”,有西方分析师甚至言出激烈:理财产品是“大型庞氏骗局的工具”。
这种判断虽稍显极端,但逻辑上是成立的,以市场视角,经营失败的银行会面临破产,破产清算时可能要先返还传统储蓄业务客户的资产,其次才是理财产品,所谓“保本”面对银行破产就无从谈起。如果银行不破产但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项目(多为信托、高利贷)失败,购买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客户理论上同样要承担损失,包括本金损失。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发行了一款年化利率为11%~13%的一年期理财产品,2012年11月到期。10%以上的利率,已经远远抛离定存利息,甚至跑过通胀,此产品共筹资1.4亿,公布的投资项目有典当行、汽车销售、汽车服务、娱乐公司。因投资回报未能达标甚至亏损,到期日华夏银行方面未能兑现本息给客户。
此事引发数十投资人抗议,拉横幅喊口号,事件在产品担保方中发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发还客户的本金后得以基本平息,事件还引起监管方启动调查程序,更引发业内和媒体的激烈争论。
从该理财产品的高利率看,当属非保本浮动利率类型,逻辑上说在购买这种产品时客户应该了解其风险共担的属性,即是说当产品回报不理想甚至亏损时,买卖双方都要承担后果。
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从专业的角度解读:虽然银行有金融产品不够透明之嫌,但投资者有不应该完全回避掉自身的投资责任。吴晓灵认为,如果完全由华夏银行承担责任,将打击中国的理财市场。吴晓灵认为,根源在于民众购买理财产品时,以为跟银行存款的性质差不多,混淆了理财产品中可能涵盖的债权关系、股权关系、信托关系。
以上事例还说明,至少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监管机制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险程度远大于购买股票,但股票理财的诱惑力是抓住上升个股所带来的回报远高于银行理财。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资本不殷实的芸芸大众,工薪小资,如稳妥起见,做做银行理财,若欲剑走偏锋,不妨投身股海。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中国建行联手进行的调查认为,中国的高净值投资人群(富豪),有60%对信托和理财产品感兴趣,远高于对股市感兴趣的16%和对楼市感兴趣的24%。也许与高净值投资群体的抗损能力很强大有关系。
文| 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