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知识产权,游艺春秋
  • 发布时间:2013-06-25 16:35

  知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经济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面对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目标与打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任务,知识产权更是推动首都经济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发展之路的核心动力。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主战场。随着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石景山区进入了“全面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五大产业的战略规划,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在“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区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为主线,以CRD五大产业和中关村石景山园建设为重点,以“石景山创新平台”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力推进了“石景山服务”品牌建设。我区先后获得“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知识产权已成为我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与护航同行

  游艺春秋是一家注册在我区的以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为主体业务的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其运营的一款产品受到外挂侵权影响,公司合法权益严重受损。2012年,在公安分局以及园区(知识产权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经过历时五个月的侦查取证,最终成功将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万元的“贵族”外挂犯罪团伙抓捕,使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此案的成功破获,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鼓励企业积极维权、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月28日,游艺春秋公司向区政府赠送锦旗,对我区在企业维权服务方面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为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知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4月23日区法院与园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了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园区法律大讲堂”活动。驻区16家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代表2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区法院和市一中院知产庭分别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关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最新司法解释及适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两个主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在交流环节与企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园区法律大讲堂”是区法院知产庭建庭以来一直坚持开展的一项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是知产庭贯彻落实“智护CRD”工作主题的具体举措。今后区法院将与园区一道,加强此类普法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定期收集园区企业的司法需求和意见,对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形以便开展相关培训,以契合园区企业的实际需要,力求使“园区讲堂活动”取得实效。

  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前夕,石景山区法院赴园区开展知产案件巡回审判,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因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标识而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企业代表30余人到庭旁听。公开庭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工作是近年来科委园区(知识产权局)和区法院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司法审判的指引导向作用,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企业、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好“石景山服务”品牌所推出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今后,区法院还将与园区进一步合作,建立较为固定的知产纠纷调解点,形成“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的知识产权审判服务模式。

  创新助成效倍增

  创新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切入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载体,园区2012年实现收入、税收分别突破800亿元和20亿元,五年翻两番半,助推全区第三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31%增加至2012年的62%。全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75家,15家企业入选中关村“十百千工程”,16家企业列入“瞪羚计划”。全区“专利试点”企业152家,“专利示范单位”7家。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10余项、行业标准20余项,东土科技成为园区首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冲击波SHOCKWAVE”、“首钢”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标商标”,实现驰名商标零突破。

  创新思维推进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推动区知识产权局、区科委、中关村石景山园 “三位一体”工作体制,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市率先成立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的“石景山创新平台”,合力推进全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构建网络,创新模式。延伸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功能,将首特、留创园(青年创业园)两家载体纳入全市12330工作站。形成了“分中心+工作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特有工作模式。制定办法,落实政策。出台《石景山区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办法》。落实市区两级政策,协助东土科技等3家公司获得170万元市级资金支持。完成年度知识产权区级政策兑现工作,金额达108.17万元。

  创新手段营造良好氛围取得新成就

  部门联动,保驾护航。与区法院、区文委等部门建立纠纷调解快速反应机制。与区公安分局等单位共同签署《司法保障助推中关村石景山园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区检察院签署“石景山人民检察院司法保障助推园区科学发展合作洗协议”,共建网络检察联络室。打造基地,实施托管。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基地,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成为首批“北京市知识产权托管工程试点基地”,入托企业达400余家,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培训50次,培训企业达800余人次;6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多方合力,积极宣传。举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CRD创新发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与区教委、区法院等单位联合推出知识产权示范校主题班会、“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石景山报专栏》、记者视线举办活动,形成立体化知识产权宣传模式。搭建平台,促进融资。建立石景山园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定期召开企业精品项目融资路演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专利和商标质押进行融资。网元圣唐公司以软件著作权质押获得5000万综合授信。

  “六个一”计划

  2013年,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实施“六个一”计划:

  打造一个平台:打造“石景山创新平台”。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实现跨层级整合、多部门联动、统筹各方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格局的形成。

  建成一个基地:建设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以“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为抓手,引入专业资源、专家资源、专利审查资源,开展定向服务,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探索知识产权与科技金融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构建一个体系:构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标准体系。完成好国家标准委批复的“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探索建立三级标准化体系,即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联盟标准。

  成立一个联盟:成立石景山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围绕知识产权创造的需求,搭建高层次的银企交流和互动平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企业融资渠道,创新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等金融产品,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筹建一个中心:筹建“京西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围绕知识产权运用环节,加大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力度,依托石景山服务大楼,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把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成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的基地。

  争创一个试点: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挥试点城市的高端品牌引领、辐射效应,提升地区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支撑区域转型发展。

  链接

  借势中关村扩区 石景山打造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扩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和石景山路沿线及附近产业功能区被纳入示范区规划面积,作为中关村“一区十园”中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园,石景山园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扩园为契机,该区将全力打造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

  中关村石景山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该园原面积虽然只有3.45平方公里,但却担负着石景山产业转型的龙头引擎重任,也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园”中增长最快的园区。每年新引进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2012年实现收入超过800亿元,税收2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占石景山区经济比重超过20%。

  借势中关村扩区,2013年,石景山园将全速加快开发建设,打造京西地标式高端产业功能区。北区将建设创意产业核心区,北I区今年将启动二级开发,力争大部分地块开工建设,总建筑规模增至56.3万平方米。北Ⅱ区将加速实施产业“腾笼换鸟”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媒体基地今年将投入使用,60亩创新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已开工。南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新能源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为特色,力争今年启动建设,打造“国际创E园”。同时,今年,石景山服务大楼将投入使用,还将积极推动石景山服务促进中心成立,它将承担“石景山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跟踪、评价等具体工作,发挥服务枢纽职能,打造“石景山服务”品牌。还将设立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和雏鹰人才创业基地,吸引培育高端领军人才。

  面对北京市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实施“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赋予石景山新首钢高端产业功能区“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形势和机遇,石景山区将建设“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打造“设计之都”核心区,目前“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已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列入区政府折子工程。以阜石路沿线、中关村石景山园和首钢主厂区为载体,该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北京设计产业示范基地,一期先导区整合载体与配套资源近20万平米,二期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为核心,通过现有厂房改造升级和新建相结合,形成100万平米以上设计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发展动漫游戏设计、工业工程设计、建筑规划设计、时尚平面设计等产业,整合凝聚高端设计产业资源。借助“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区”建设契机, 石景山区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出台《石景山区促进设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设立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培育产业,促进集聚发展。 “十二五”末,集聚设计企业超过1000家,吸引设计与创意人才超过1万人,设计产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形成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产业集聚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供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