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寡义的时代

  根据已经证实的消息,IBM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0~8000名,而在美国的裁员行动已经卓有成效,大约1300名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员工在落寞或者不舍中被“抛弃”了。他们中大多数是营销和半导体研发人员,而基本的统一特征是“又老又贵”。据说,按照全球要求,IBM中国区要裁员200多人。

  这是近十年以来,IBM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顶着蓝色巨人的帽子,IBM的大规模裁员风暴让许多人感觉整个IT产业是否都出了问题。在一个聚集了大批前IBM员工的论坛里,甚至有评论说:“IBM几乎神奇得错过了近十年的所有创新和行业机遇,能坚持到现在才裁员也算是大牛的公司了。”

  是IBM出了问题,还是整个产业出了问题?抑或,是这个时代出了问题?

  实际上,面临裁员窘境的何止IBM一个?4月底,第一个自然季度结束,许多企业发布季度财报,普遍现象是营收降低、利润率急降而利润却或多或少攀升。随之而来的,是或大或小不同规模的裁员消息,例如被视为时代骄子的EMC就宣布了裁员计划,约1000名员工要丢饭碗, 涉及存储、RSA和 Information Intelligence等各个部门,实际上EMC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并且分析机构普遍预期Big Data将拉动存储市场快速增长,EMC属于超级优质企业,却依然裁员调整,为何?因为业绩不及华尔街预期,所谓未来光芒难填今日欲壑。

  而引爆此次IBM全球范围大规模裁员的引信,正是第一季度财报。

  在IBM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同比下降5%为234.1亿美元,每股收益3美元,8年来首次未达预期, 遂股价大跌8.28%,收于190美元。当时就有裁员传言。我的理解是,营收下降5%在目前大环境下说得过去,IBM正进行新一波转型-——远离低margin市场,业务波折属常态,为何要慌?遗憾的是,IBM真的患上了滞增性恐慌症,用裁员来应对华尔街的贪婪和无底线。

  IBM和EMC的策略背后,是嗜血的华尔街驱动整个产业的扭曲生态,是整个产业被华尔街绑架的无奈,是我们处在一个薄情寡义时代的悲凉。

  有资深前IBM员工评价说:“IBM近年鲜有科技领先,已从一个追求科技的公司,变成一个追求利润的赤裸裸资本公司。”这才是问题所在,这才是被华尔街绑架后薄情寡义时代的真正问题所在。

  IBM就是在这种氛围下一步步滑向资本逐利体的。例如过度低估硬件的价值以至放缓产品研发, 从电子产品到存储到服务器全线落后,漠视IT产业中硬件的力量和对格局的影响依然无可替代这一点;例如过度依赖收购,没有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于稳定增长等等。

  某前IBM高管说,他在等着看IBM和HP谁先倒下,因为IBM在2000年后拿了巨额数据中心外包项目开始转型服务,而继任者因循守旧,全然不解云的崛起乃传统颠覆者,云大大简化数据中心,服务利润难以高企,硬件又毫无建树,衰落难以避免。

  如果CEO把奉迎华尔街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这个企业注定开始走下坡路。光裁员,救不了局。

  注释:

  IBM董事长罗曼提是IBM裁员的幕后主导者,在前人如此骄人的战绩背景下,罗曼提依然被业界看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3C行业男性高管居多并占据核心位置,但如罗曼提这样的女性高管数目也在不断增长,很多事实已经证明,女性高管的综合能力相较于男性其实并不落下风,3C行业“巾帼”和“须眉”各占半边天的情况也愈来愈多。

  葑菲女郎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