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 创新——2013台北电脑展侧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台北,电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6-26 10:40
“如今PC市场的发展已经在走下坡路,这是否会对台北电脑展的未来产生影响?”在2013 COMPUTEX TAIPEI(2013台北电脑展)的大会开幕式上,有记者向大会主办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很显然,在开幕式上提出这样一个“丧气”的问题,会让主办方有些扫兴。不过这个问题却反映出了大家都在关心的一个内容:当PC产业下滑,相关厂商收入青黄不接、业务举步维艰的时候,谁会再来参加台北电脑展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整个展会仍旧还是吸引了1724家厂商,布置了5042个摊位,参观人数超过了13万人。
台北电脑展期间,我们看到的是,PC厂商在争奇斗艳地展示高性能PC、与平板电脑融合的“变身”PC等创新产品,希望能够在PC泥潭中实现自我救赎,同时与PC相关的周边产业,则在选择更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PC进入二合一时代
当前,消费者的个人数字生活已经与以往发证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个人电脑有了很多新的需求。计算能力、功耗、移动性能都成了消费者对于个人计算设备的考量标准。例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尺寸上的逆向变化,前者不断缩小,后者不断变大,恰恰代表了消费者对PC的新要求。
面对这样的新变化,英特尔在2011年推出了超极本的概念。在英特尔看来,超极本所带来的改变,对于其自身的改变都是非常大胆的,是前所未有的。英特尔执行副总裁、销售与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唐克锐甚至认为:“以前的PC已经死了,现在以超极本为代表的的PC都是创新的、重生的PC。而二合一的超极本就是要适应这种变化,它并不是要逼迫消费者在性能和移动性上二选一,而是要让二者融为一体、自由转换。”
英特尔高级副总裁、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表示,PC进入二合一时代,一方面不光是用户应用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是技术进展的结果。“2011年,英特尔推出轻薄超极本,2012年推出触控的超极本,2013年推出二合一超极本,这样演进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几代的酷睿处理器基础之上。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的推出,在执行高负载作业时提供较前一代产品提升50%的电池续航力。正式这样的性能提升,才得将超极本带入了全新的二合一时代。”
资料显示,英特尔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的功耗最低可以控制在6瓦左右,这样二合一的超极本产品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无风扇的设计。从2011年超极本诞生以来,超极本在外形方面变化非常明显,但是在外型上的创新,对于超极本的发展,甚至说是对整个PC产品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基于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的二合一超极本,为PC的在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特别是结合英特尔所提出的感知计算理念,让人与设备之间的互动更自然、更直接、更逼真,带来了各种崭新体验,例如通过手势、语音来完成电脑的操作。施浩德透露,很快时间内,在美国BustBuy电器卖场,将会推出具有语音控制功能超极本产品。
唐克锐表示:“随着第四代酷睿处理器的上市,新一代平板电脑专用的凌动系统单芯片以及其他22纳米产品也会陆续推出。IA架构的进步必然会加快整个产业链创新的脚步,从而为用户带来各种崭新的应用体验。”
在谈到“二合一”具体产品形态时,施浩德表示,英特尔会和OEM厂商一起,从用户的需求来推出相应的产品,在不同形态和价位上实现二合一的体验。
施浩德的观点也得到了PC产业链中合作伙伴的响应,华硕、宏碁等PC巨头们在台北电脑展期间纷纷推出了多款“二合一”新品,其中不乏亮点.
宏碁消费事业总处、电脑产品全球运筹中心总处长高树国向记者表示,第四代酷睿处理器所带来的划时代的创新一旦和用户的需求相适合,自然也会带来整个产业链上的创新动作。对于宏碁而言,只有在产品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一方面要挖掘出用户体验背后所需要的东西,从最终用户的体验获取对产品的设计灵感;另一方面会根据用户对于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反馈来决定产品的进程,不会给一个产品赋予太多功能,而是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恰当的产品。”高树国说。
产业链的多元化之路
资深的DIY玩家对丽台(LEADTEK)都不会陌生,其板卡产品一直以来在市场中的反响都不错。多少年来,丽台在往届台北电脑展上设立的展台不仅声势浩大,而且大都是以图形卡为核心。
不过在本届展会上上,丽台没有将展位设置在板卡厂商云集的南岗展览馆,而是设在了台北世界贸易中心的一隅。同时,在其展位上,显卡只占据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丽台展示的是云终端、绘图工作站、云端医疗系统、HD无线传输多媒体影音分享产品等解决方案。丽台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与云计算结合的应用将是未来丽台的发展方向。
除了丽台之外,技嘉、华硕等多家在消费市场领域叱咤风云多年的厂商,也都在本届展会上上发布了自己的企业级服务器产品。
遑论这些以板卡起家的厂商,就连芯片和图形处理大佬AMD也在想要从PC行业以外找到新的业务方向。在AMD的展台上,其展示了G系列嵌入式系统。这一平台是基于AMD新一代“美洲虎”CPU架构和AMD Radeon 8000系列图形处理器的单芯片解决方案,其主要针对智能电视、机顶盒、 互动数字标牌和信息终端应用。
无论是为了业绩增长需要拓展新的业务,还是在PC惨淡的情况下进行战略转型,总而言之,这些依靠消费PC起家的厂商在台北电脑展上传达给外界的信息很明显,PC已经不是其惟一的“恋人”了。
除了像丽台这样的板卡厂商,存储厂商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表现得最为积极。
在本次COMPUTEX 2013上,希捷和WD两大传统机械硬盘厂商都拿出了自己的5毫米高度2.5寸硬盘。根据厂商的说法,这一新的硬盘产品不仅会应用于超级本等PC产品,而且会同时瞄准平板电脑市场。希捷甚至已经在本次大会上对外展示了内置5毫米2.5寸硬盘的平板电脑产品。
与其说台北电脑展是一届展示技术趋势的展会,更不如说其是一个大型的贸易展。COMPUTEX 2013将前几天的重要时间,留给了媒体和买家,而只在最后一天面向公众开放。像铁三角这样的厂商,干脆直接在展台上竖起一块有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展示板:我们提供OEM/ODM服务。在这种直接面向最终合作伙伴的展会上,厂商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在PC以外的领域,他们会翱翔的更加广阔。这些厂商的看法,无疑将会改写COMPUTEX,甚至是CES、CeBIT这样的消费类展会的方向。毫无疑问,像“COMPUTEX未来何去何从”这样的问题,厂商已经给出了答案。
本报记者 汤铭 李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