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洁对话刘家琨:文学建筑师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杨明洁,建筑师,作品
  • 发布时间:2013-10-29 13:33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他主持设计的作品被选送参加德中文化年“土木——中国青年建筑师展”,法中文化年“中国新建筑展”,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展,俄中文化年,意大利帕尔马建筑节,索菲亚建筑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国际展览。曾获得亚洲建协荣誉奖、2003中国建筑艺术奖、建筑实录中国奖、远东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首届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等。

  由他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和相东木佛博物馆等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而他设计的文革之钟博物馆和胡慧姗纪念馆,则传达出中国当代建筑罕见的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融激荡的卓越品质。

  杨明洁

  著名产品设计师,YANG DESIGN设计总监,德国工业设计硕士,曾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

  囊获了包括五项德国红点奖以及德国iF、日本G-mark、美国IDEA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在内的五十多项设计大奖,并担任了iF中国设计大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赛评委。其作品展出于全球各大设计展与博物馆。

  近二十年在设计界的坚持与卓越表现,也使他成为了众多国际顶尖品牌与包括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文化公益机构的合作伙伴。从茶具到飞机内舱,从家电到公共设施的多个产品邻域均有精彩作品呈现,“创造完美用户体验”是其坚持的设计哲学。2005年创办YANG DESIGN(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迄今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产品策略与设计顾问机构。

  Q=杨明洁;A=刘家琨

  Q>多年前读到刘家琨在《时代建筑》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叫《我在西部做建筑》,非常震撼,可以说是刘先生对个人建筑师职业状态的高度概括和半生设计生涯的感悟。从成都、重庆、西藏到新疆,先生一直拒绝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扎堆”,长久以来始终立足于中国西部尤其是川西平原的建筑市场。由于我本人也有一些作为产品设计师从杭州、德国到上海的“职业地域”经历感悟,首先就想先与您探讨这个“设计师地域”的话题,您觉得生活工作地方的选择对于一个设计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意义?

  A>四川位处西南腹地,大山环绕,是有点封闭,好在这已经是一个交通发达,信息过剩的时代了,真正的困难不在于缺乏交流而在于难以沉淀。“少不入川”,生活在这里,可能会土点懒点,但也因此可能保留一份质朴和从容。从平原中心的城市驾车出去几个小时,你可以经历从湿地水草到苔藓地衣的植物学断层,同时也路过汉、羌地段抵达雪域藏地。从时尚到蛮荒,这种风土人情的清晰剖面形成一个世界的纵深,可以使人很容易感知一个世界的完整结构,避免认知单一感受贫乏。

  Q>众所周知您早年具有文人身份,这样的背景很容易让我想起曾经设计了德国犹太人纪念馆的丹尼尔.李普斯金。您的设计也常被业内人士称为“文学建筑”,建筑与文学间的共性与异性您会怎样解释?若有人评论您的作品“文笔中富有建筑般的雕塑感,建筑中富有文笔中的美学”,您觉得如何?

  A>做建筑的这些年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建筑设计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回答很困难。建筑设计和写作颇有几分相似:都是一种设计。都要先有一个构思(往往先有结局),然后想法设法寻找合理性,甚至制造合理性向这个结局走去,就像是实施阴谋。立意、架构、序列、节奏、伏笔、分寸、整体感、细节……所有这些用语和其含义都很近似。

  建筑设计和写作还是相当不同:操作文字和操作物质。线性阅读和瞬间呈现。叙述之内和叙述之外。从一点展开想象和被物质包容。建筑打不成省略号,一笔都不能虚。不是像文字那样独自完成而是组织社会资源,就像导演。

  Q>你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过一次演讲叫《处理现实》,也曾出过一本书《此时此地》,讲的是立足当下。这让我想起在中国传统中有些东西至今还留存着,如“筷子”,这是可以代表中国的一件优良的产品,无论从设计哲学,使用方式都依然符合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而之前的很多东西已消失了,如马褂,而旗袍也只是一个符号,并未融入我们的生活。所以你所讲的“立足当下”是指一个好的设计应该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么?

  A>对。回答了这个字,似乎也已经就回答完了。补充一下,关于传统,是个复杂的问题,像诗人西川所说:“那太容易给出的态度一定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不是想要“以传统为题材”来取得所谓“中国性”,而是希望通过理解传统的精神实质,对传统精神进行当代转化,从而使传统真正活在现实中。

  Q>四年前,您做了一件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事——为5.12汶川地震中丧生的平凡女孩胡慧姗捐建了一个纪念馆,还提出了“再生砖”的想法帮助灾后重建。有着建筑师身份和作家身份的您想表达怎样的社会诉求?

  A>5.12地震期间,有两件事是没有人委托自己做的:一个是胡慧姗纪念馆,一个是再生砖。胡慧姗是死于地震的一个普通的初中女学生。地震死了那么多人,学生就有5千多,对官方来说都是一个数字,但每个人都是具体的。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纪念馆,跟救灾帐篷一样大。救灾帐篷是我们的集体记忆。这个纪念馆因为本身政治上比较敏感,又是自己去盖的,到现在是不让开放的;有很多朋友要去看,所以我就在门上反安了一个猫眼,人们可以从外面看进去。

  关于再生砖:也是5.12地震,当时我到现场看过。废墟很多,清理废墟很困难。但废墟的材料,破碎以后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的骨料。

  “再生砖”的概念现在已经不仅仅和地震有关。在中国,大量的城市拆建,也是原料来源。我们现在已经研发出好多产品,用于砌墙、铺地、外立面装饰、透水基层等等,大量用在适合的公共建筑中:比如我们用再生砖做的5.12地震纪念馆“再生院”;一家瑞士公司在上海的办公楼——他们有环保概念,很容易接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