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克礼

  深层次的改变从来都不是由上至下的,而是应植根于社会。

  21CBR: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科技史?

  古克礼:科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科学史与普通历史一样,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要素,如果你去博物馆看青铜器,其中就包括科学技术的内容。

  如今,历史与科技的发展是并行的,科技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不仅带来生产力的变革,重塑社会,甚至影响人类思维和行为,已成为历史的主干。科技史已经从历史学的配角变成了主角!

  21CBR:关注李约瑟之谜,有怎样意义?

  古克礼:李约瑟之谜具有非常高的启发价值,能让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中国古代社会十分繁庶有序,受到世人景仰。这时候,我们可以说:“等等,我们得想想富庶是不是就够了,有序是不是就够了?是不是该着眼于其他一些方面?”

  21CBR:透过李约瑟之谜,是否能看到中西方的显著差别?

  古克礼:确实,中国幅员辽阔,在古代各地区间差异非常大,后来中央王朝的统合政策推进,文化日益趋向同质;欧洲分裂为多个国家,跟中国的战国时期相仿,理念和政治体系也各不相同,某种程度上,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1CBR: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他们对于科技的态度怎样?

  古克礼:我太太是研究清朝早期科学史的,曾写了一本关于康熙皇帝和数学的书。康熙对数学和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学得十分努力,与清初天文学家梅文鼎一起提倡“西学中源”的主张。然而,康熙也好,梅文鼎也罢,说的都是发生在朝堂上的事,他们并没有想到要走出宫廷,让平民百姓学习西方,也没有开设西式学堂。

  21CBR:统治者的爱好,不能引领社会风气的转变吗?

  古克礼:深层次的改变从来都不是由上至下的,而是应植根于社会,从社会中成长起来,由学者和实践群体共同创造。比如16-17世纪的欧洲,为了寻求远航的方法,学者和平民共同努力发明了一种能在远航中精确计时的钟,这种合作有赖于历史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社会整体机制。

  21CBR:帝王当中,哪些人比较有创新的精神?

  古克礼:皇帝是不进行创新的。创新都是自下而上,由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是有时候被皇帝“攫取”了而已。

  21CBR:中国古代,有没有源于创新的富豪?

  古克礼:我们确实发现了一部分,比如有人因炼铁工艺改进而致富。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整体环境不太利于创新。西方较早就发展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中国的相关法规尚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21CBR: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存在阻碍创新的因素?

  古克礼:阻碍创新的可不一定是传统文化,相反,我们眼见的一些事实才是阻碍。比如,整个东亚都在靠死记硬背竞争,孩子只知道死读书、听老师讲课。如果你告诉孩子,成功的最佳途径就是听讲、重复,不大可能为创新带来激励;其次,政府总倾向于计划和管理各种创新活动,必须意识到,仅仅通过政府规划是不可能实现创新的。

  21CBR:日本、韩国的死记硬背,似乎没有妨碍其创新的名声。

  古克礼:这要考虑到日韩两国在历史和地理上与中国的差异。中国长期以来是自信的“天朝大国”,日、韩清楚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愿意向所有人学习,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19世纪,日本推行明治维新,中国谈的则是“中体西用”,社会氛围差异非常大。

  21CBR:您个人如何回答“李约瑟之谜”?

  古克礼:很遗憾,这是李约瑟自己的问题,不是我的(笑)。(采访/徐珊 王子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