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让我更贴近自己的心

  加拿大温哥华

  周于娅

  40岁,双鱼座;飞行员培训管理

  新浪微博@泥鳅猫儿

  终于,身心憔悴的我只剩下能坐在地上的力气了。我疲惫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我快完成那声叹气之前,有一种非常熟悉的、久违了的感觉慢慢地在心中升起。对,就是第一次习练瑜伽时那种回到家的感觉。

  心探索:描述一下第一次与瑜伽相遇的感受?

  周于娅:那是十多年前了。我有习惯每年至少学习一种新的东西,所以当时是抱着尝试一种新的健身方式的心态,上了我的第一堂瑜伽课。教室布置得很有禅意,让人放松。随着老师的口令“请闭上你的眼睛,将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我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在我闭目的一刹那,很奇妙地,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踏实、自在。从那一刻起,我迷上了瑜伽。

  心探索:你是怎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瑜伽流派的?

  周于娅:刚接触瑜伽时,我二十七、八岁,更在意的是那些各种各样有趣的体式动作。在后来的瑜伽旅途中,我体验了哈达瑜伽派系被现代人分出来的各种不同支派的瑜伽,其中包括强调力量的阿斯汤嘎瑜伽、强调体式精准的艾杨格瑜伽、让人大汗淋漓的高温瑜伽、被称为在动态中冥想的流瑜伽和具有理疗性的维尼瑜伽,昆达里尼瑜伽等等。而我最喜爱的却是流瑜伽,因为流畅自然的体式组合配上流畅的呼吸,体式难度可以随身体状况而调整,每个体式里停留的时间可以或长或短,只要顺从身体的智慧,听从身体的声音就可以了。

  心探索: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瑜伽改变了你什么?

  周于娅:2005年秋天,38岁的二哥突然去世。从发现病情到去世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家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我和大哥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二哥的后事。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忙碌与紧张,也许是不敢在已经悲痛欲绝的父母面前悲伤,从重庆回到北京,内心深处那难以描述的疼痛,开始慢慢地在全身弥漫开来。那种痛是有生以来前所未有的经历,真真切切地,如同一只手臂离开了身体般疼痛。随后的一个多月,每天脑海中都回放着我和二哥的童年趣事,每一次我都是在泪水中看完了这些情节。

  终于,身心憔悴的我只剩下能坐在地上的力气了。我疲惫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我快完成那声叹气之前,有一种非常熟悉的、久违了的感觉开始慢慢地在心中升起--那种回到家的感觉。在我意识到之前,身体已经开始随着呼吸移动起来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很多部位变得比以前紧张多了,我很懊恼这样的变化,在犹豫该如何应对时,听到心里有个声音轻轻在说,“面对它,把呼吸带到那里,把能量带到那里,然后放松。”我很高兴能再次回到自己的内心,跟身体能够再一次亲密地接触、对话。

  刚从失去二哥的痛苦中走出来,从小呵护我的大哥又突然病逝。我再次陷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中。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佛法关于生死的解脱,让我释然许多。而规律的瑜伽习练,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把悲伤、沮丧、恐惧、和愤怒等等负面情绪转化成积极的能量,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当我每一次安稳地坐下来,放松地去呼吸的时候,内心的平静会把我带回身体的本源。

  心探索:说说你每天的瑜伽习练规律与内容?

  周于娅:每天早上的练习会用咱们传统的五禽戏或几组拜日式来热身,然后是必定要做的头倒立和肩倒立(这两个动作在月经期的时候不能做)。这基本上算是我每天早上的一种仪式了。晚上在睡觉前会静坐15分钟左右。

  心探索:你坚持习练瑜伽的动力是什么?

  周于娅:八年前,我的回答通常是“瑜伽能使你健康且保持美好的体形。”今天我的回答是“瑜伽会让你更贴近自己的心。”

  周于娅推荐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尤迦南达大师将他的生平经历以及内在的感情世界,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灵性这种听起来很严肃的话题变得真实、有趣。非常有启发性的一本书。

  《Yoga Unveiled》 (《揭开瑜伽的神秘面纱》)

  一部关于瑜伽的纪录片,追溯了瑜伽的起源,追踪了瑜伽是如何从东方传到西方,并探讨了瑜伽将来的走向。片中有很多瑜伽大师和瑜伽学者的分享,很有启发性。

  《Angle of the Earth》

  乐声深邃悠远,仿若大地母亲的召唤,抚慰心灵。

  撰文/周于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