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珠”妙“算”乐趣多

  还记得儿时的珠算吗?虽说生活中已很少有人能熟练运用这项技能,但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珠算并没有消失。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的申遗成功,让各大校园刮起了一股“算盘风”,吸引着人们走进它丰富多彩的世界。

  最受欢迎

  在计算机尚未出现之前,算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计算工具。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杂货店的老板或商铺伙计到了算账时,都会拿出一个磨得发亮的算盘,熟练地上下拨打着,不一会儿便能算清复杂的账目。小小算盘如此神通广大,难怪会受人青睐。

  算盘的大受欢迎,也让许多有关算盘的文化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广为流传。“三下五除二”、“小算盘”、“铁算盘”等日常用语就是由它演变而来。不仅如此,珠算的计算法还走出国门,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计算技术的发展曾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7世纪中叶,日本人在中国算盘的基础上,改造出“梁上一珠、珠作棱形”的日本算盘。

  历史悠久

  “珠算”一词最早载于东汉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书中所指的“珠算”被称为“游泳算板”,它与现在的算盘有所不同,但计算原理已是五升十进制,可视为现代算盘的前身。现今使用的算盘最早是何时出现的呢?

  据史料推断,在宋代已出现了算盘。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河北省巨鹿县故城因黄河泛滥而被湮没。1921年7月,前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派人前往巨鹿三明寺故址发掘,获得王、董二姓故宅地下的木桌、碗箸、盆等200多件物品,其中还包含一粒算盘珠,与如今通用的算盘珠大小相仿。此外,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画卷的最左端一家名为“赵太丞家”的药铺柜台上也放着一个算盘。

  结构独特

  我国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是我国古代采用“16两制”计算重量,即1斤等于16两。现代人常说的“半斤八两”就是指彼此一样,不相上下。上二下五珠,每一档可计算到“15”,这样“满16”就向前一档进一,所以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珠算盘是为适应十六进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是古代乘法采用“留头乘”(将乘数首位留至最后再与被乘数相乘),上一珠不够用,必须要上二珠,一些年长的财务人员受习惯影响,仍喜爱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盘,但国内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盘。

  名声显赫

  珠算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美誉。2007年英国《独立报》在评选101项改变世界的小发明时,将中国算盘排在了第一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正是科学家们利用珠算协助计算机,准确算出了原子弹爆炸时中心压力的数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也是利用珠算解决了大量的数学运算难题。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珠算已渐渐沦为一代人的民族记忆。除一些上了年纪、对珠算有情结的老人和农村地区的人们仍在使用外,算盘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用到了。

  趣味阅读:小算盘难倒大人物

  一次,政协委员赵朴初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时,出了这样一则谜语:“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打一物。”基辛格为了促成尼克松总统访华,曾对中国的文化做过多方面的研究,然而面对这则中国谜语,他却束手无策。

  回到美国后,基辛格依然念念不忘赵朴初的这则谜语,又是翻查资料,又是咨询汉学家,终于知道了这则谜语的谜底,还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了解了算盘的诸多知识。据说后来美国把中国珠算当作新文化引进的决策就是由他提议的。

  文李莉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