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镜”照亮活力班级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更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今天,这种作用更加突出。

  实践证明,只要戴好、用好以下六副“眼镜”,就能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高高举起“反光镜”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仪表风范、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样才能用身教促进言教,把自己身上的“光”反射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另外,也可以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把优秀学生的“光”反射给其他学生,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

  时时不忘“平面镜”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人尽皆知:物体经平面镜可成正立的虚像,物像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班主任可用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施行操行评定。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做出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操行评定中的操行评语就是学生各方面成绩和特征的“像”,只有操行评语公正、客观,“像”才会逼真,才可充分发挥操行评语应有的激励作用。

  其次,班主任应时常用“平面镜”自照。做事公正、公平,不偏听偏信,不单凭学习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班级的发展离不开参照系,班级办得好坏,必须得有比较。像照镜子一样,把自己的班级和平行班级比较,通过“平面镜”体察自己班级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细细观察“显微镜”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之所以能有许多传世杰作,除了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严格外,还在于他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班主任也应像雕塑家那样细心地“雕刻”自己的教育对象。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难免会出现漏洞和不足,当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经常用“显微镜”审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

  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分析能力,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偶发的、突发的、不足言道的心理信息和行为迹象,哪怕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并进行由微知著、由表及里的剖析,做到坏苗头立即灭止,好萌芽及时培养。反之,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工作就做不好,更谈不上教育学生了。

  特殊情况“放大镜”

  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常用“放大镜”在班级范围内照照,放大学生的优点,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引导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对有问题或成绩差的同学尽力挖掘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

  培优补差“三棱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每一个班集体中,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条件、学习意志、道德观念、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存在德、智、体等方面既不落后又不突出的学生群体。他们朴素无华、平淡无奇,极易成为班主任淡漠的对象。而事实上这个学生群体更需要老师的重视和关爱。

  针对这一学生群体,班主任要根据三棱镜的“色散原理”,对其进行“色散”分析和“折射”处理。“色散原理”是指: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一个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彩带。如果班主任善用“色散原理”看问题,就不难发现学生身上所隐藏的各种色彩。

  可有意识地多创设一些表现自我的情境和机会,运用心理暗示、行为鼓励等方式进行“能量”补给和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

  柳暗花明“望远镜”

  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要面向未来,作为班主任要站得高,看得远,戴着“望远镜”思考班级工作,用变化、发展、进步的眼光看待和研究学生。

  总之,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一旦形成班级管理的“多面镜”,就能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让班级充满无限活力!

  文 甘肃省白银市教育局教科所 李国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