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人文归来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白日焰火
  • 发布时间:2014-04-02 16:15

  《白日焰火》斩获金熊,《归来》小范围试映赢得一致好评。在这个春季,中国电影“将迎来一次人文精神的回归”

  中国电影正走在一条蓬勃发展却毁誉交织的道路上。

  不过十一二年的光景,中国的电影市场从门可罗雀变得炙手可热。在资讯异常发达、移动互联网将影像变得俯拾皆是的年代里,电影不仅没有淡出都市生活,反而重新回归人们最热衷的文化娱乐与社交方式;本土电影也没有在好莱坞大兵压境的情形下溃不成军,而是在几番撕扯之后稳居半壁江山。其中缘由,种种电影市场化的努力不容抹杀。

  一路行来,关于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以至人文精神萎缩等质疑之声也从来都没有消停过。中国电影真的丧失人文精神了吗?偌大市场真的就没有人文的一隅容身之处?答案显然并非如此。人文不是商业的死敌,艺术也非娱乐的对立面。放眼望去,在每年数百部的国产电影中,富于人文精神和艺术内蕴的电影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它们或许在电影节上获得片刻荣光,或许仅仅在院线一晃而过,但一直以顽强的方式延续着中国电影的人文血脉。这股令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潜流,一直期待着能够以市场接纳的方式汇入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大潮。从这个意义上讲,2014年的中国电影尤其值得期许。

  《白日焰火》别样红

  首当其冲的是《白日焰火》。火爆的春节档还没走远,这部电影便以其卓然之姿照亮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和最佳男演员银熊两座大奖在业内引发的兴奋与震动,实不亚于春节档七天超14亿元的创纪录票房。虽然这已经是华语电影的第五尊金熊,但却格外恰逢其时。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红高粱》在柏林首次登顶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电影的存在的话,《白日焰火》则有力地宣示了中国电影在高速增容的市场之余并未丢弃对艺术多样性的探索。

  就电影本身而言,《白日焰火》堪称将西方黑色电影中国化的一次尝试。罪案故事、落魄警探、大量的夜景,似乎都在不断提示观众进入某种类型的期待视野欣赏这部影片,更不消说王学兵饰演的“隐形人”以及摩天轮上的重要场景,都清晰地标示着它向著名的黑色电影《第三人》的“致敬”之举。但刨除这些,影片又是极其中国化的,这一故事与东北的空气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在黑煤和白雪的视觉反差中,罪恶以一种与人性纠缠的方式渐渐被剥落开来,职业身份与个体情感的冲撞构成影片最大的情绪推动力。而传统黑色电影中充满道德模糊感的蛇蝎美人,也被一种现实的悲苦与无奈所取代。

  《白日焰火》所呈现出来的某种变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尤富于启发性。和刁亦男此前的两部独立作品一样,《白日焰火》从一开始便瞄准了电影节路线,但它在融资和筹备过程中,不断依从各方意见进行着调整。它最终呈现出来这种面貌——将个性风格与自我表达融汇到类型当中——可以视为对国内一成不变的所谓电影节影片风格的某种反拨,其中包含着对近些年国际电影节选片路线变化的敏感。不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的类型化转向,还是欧洲电影节有限度地对好莱坞电影张开大门,无不预示着这一变化。但在国内艺术电影阵营里,唯有《白日焰火》等不多的影片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以切实努力适应着这一变化。

  《归来》受期待

  如果说,《白日焰火》和刁亦男们,正在将类型视为一门武器,改造着中国艺术电影的面貌。那么,张艺谋、陈凯歌和吴宇森等华语电影的顶级大导演,也在享有更多资源的情形下尝试着新的改变。走过产业化初期的众语喧哗,也经历了个体创作的起起伏伏,2014年的这些大导演作品,似乎不约而同地转向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中去选材,并且一定程度上摒弃掉虚妄不实的包装,试图对历史与传统题材给予更加人文的观照和更加人性的表达。

  诚如片名,张艺谋的《归来》真真正正是老谋子的“归来”。前些年,因为《三枪》等作品备受指摘,其艺术信誉屡屡透支,张艺谋已容不得再有闪失。《归来》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部分段落,可以说是一部深入民族之隐痛,以苦涩的温情表达社会批判意识的诚意之作。如今的张艺谋,对于票房,已经有了几许云淡风轻的洒脱,但对于艺术,却仍旧一如既往地较真。《归来》以极简的叙事和去技巧化的风格,深入到曾经带给民族巨大灾难的文革当中去,并不像是“伤痕”时代的“我控诉”,而是以极大的隐忍去直面灾难过后的心灵图景,用深沉的爱来写刻骨的痛,用日复一日的重复动作来抒发对于时代舛错的无声抗议。

  集体“回归”

  不独张艺谋,暴力美学的一代宗师吴宇森以近七旬的高龄初次叩问中国的近代历史,通过“太平轮”事件的窗口,一窥时代变局之下的人心变迁;陈凯歌借助徐皓峰的文人武侠,将视角切入民国初年的乱世当中,试图复原国人文化基因中某个久被屏蔽的角落;还有许鞍华,不急不徐地在《黄金时代》里铺陈着她眼中的民国文人众生相;张婉婷和罗启锐这对几无失手的夫妻档,从成龙父亲的亲身经历中寻得灵感,关注时代变局中的个体命运;再如陈可辛和尔冬升这样的香港电影中坚,也都义无反顾地摒弃大片路线,一个关注儿童拐卖事件而起的家庭离散,一个聚焦横店的龙套演员……这般题材和选片思路,在前些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回首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这些年,从《英雄》开启大片一统天下、视觉轰炸是王道;发展到《失恋33天》引发的小成本风潮、情感抚慰是关键;再到如今越来越深入到历史现实和人心当中,以人文诉求的加强为旨归。中国电影不断在题材和类型的整合中,实现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这一升级,并非是商业类型与人文元素的共存或叠加,而是市场洗礼之后,主流电影对商业与人文元素的一次精心整合与集团性呈现。人文归来,预示着中国电影更广阔的前景。

  文/戈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