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不是追来的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创业,从容
  • 发布时间:2014-06-10 09:29

  马年,国人更焦躁了,什么都希望“马上”……有人说,中国武功,唯快不破,快会遇到问题,但慢本身就是问题。

  由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开展的一项针对财富观的调查显示,在全球二十个国家的受访者中,中国受访者用财产来衡量成功的人数比例名列榜首,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在中国,很多人觉得“输不起”,所以特别急功近利。即使一些理想主义者,也过多谈战略,热衷读MBA,却很少坐下来,看看远处的一片云朵。对成功的渴望过于强烈,用力过猛,摔倒的几率就大,而且更疼。

  一骑绝尘,不会适合每一个人。

  关于国内创业心态、成功欲望的问题,有人问“课程格子”创始人、“海归”李天放,他稍稍皱了皱眉头,似乎是在犹豫同样作为一个在中国打拼的创业者,该怎样说才不会中伤小伙伴儿。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来表达:浮躁。中美创业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业心态。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美国的时候,曾热衷于在后花园种菜,可回国创业后,他说:“我焦急了十三年……”

  确实,水土决定心态、行为,比如在美国,司机非常谦让,见到行人,就停在两米外,等人过,基本不和行人争。国人急不可耐不知为何?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说:“资源紧缺,特别是人均资源紧缺。”清华大学数学系一位老师说:“一些人觉得被别人抢了先,就像吃了大亏,无论何事。”

  僧多粥少,抢慢了,就抢不到,在这种背景下,国人养成了争抢的性格。其实,更多的考验,还是个体修为。有次在上海过马路,一位女车主停下车摆手让行人先过,特别美好……

  健康文明的社会,应该是“为别人谋福利的人才能成功,处处争抢小利的人到处碰壁”。

  眼下的国人都很忙,为名、为利,“忙”久了就成了“盲”或“茫”。急急忙忙,跌跌撞撞,迷迷糊糊,总觉得前面有好事等着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过街、等车、上班……时常看见太多的人争先恐后,“抢占先机”,已然成了一种习惯。

  急、挤、躁,这便是当下国人的窘况、心境。这是“穷的心”,经不起超然与从容。我们常常没有空礼让、诗意、浪漫甚至忧伤,只忙着忙。这很荒谬,值得反思检讨。不要图“快”而丢掉一些“慢”的东西,要快得体面,也要慢得潇洒。其实,好东西,往往不是追来的、抢来的,而是选择来的。

  罗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