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倒学生的问题不在教材里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学生,教材,教育,创造力
  • 发布时间:2014-06-10 10:15

  有一道判断题,很多人可能会答错:我国中小学的课程难不难?从现实情况出发,估计很多人会选择“难”这个答案。但标准答案却是相反的。为了论证这道题目,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操作,汇集了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一百五十多名学科专家,五百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历时三年得出一份“标准答案”:在英美德中等十个国家中,中国教材的难度大都排在四至六位之间,属中等水平。

  很多家长显然并不认同这份“标准答案”。孩子书包的重量、厚厚的习题簿、晚上亮到深夜的灯光、中小学生常常一脸严肃、眉头紧皱的表情中,都清晰地写着一个“难”字。2012年,广州小升初民校联考的一套模拟题,甚至难坏了暨南大学的七名在读研究生,总分120分的考卷,最高得分也只有68分。2011年的时候,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直言中小学教材太难,“超出了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平均认知水平”。2010年,有十多名院士联名写信,要求降低中小学教材的难度。

  现实的感受与专家的论证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这份费时费力的调查结果饱受争议。但公允而言,这次教育部专家给出的“标准答案”确实是科学有理的,也符合近两年来中小学教材修订的主流方向--2012年,教育部新课标修订时,就明确提出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并因此精简条目,删掉了一些过难的内容。2013年,京版中小学教材“变脸”,降低难度也成为一个主要内容。

  真正让家长和学生感到“难”字当头的是教材之外的内容。有学生坦言:“课本例题的难度和试卷问题的难度是1∶100。”

  中小学教育的一个诡异局面就出现了:教材越来越简单,考试越来越难,而考的内容很多是教材中并不涉及的。表面看来,学校教育是在试图降低孩子学习的难度,但实则是把难题抛给了社会,逼得家长不得不让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培训课,去补上被教材减掉的“难题”。

  拟定考卷的结构为何非要跟教育部的总体方向唱反调?为何非要和孩子们过不去?

  一位广州校长提出了另一道难题:“每年四万多名学生竞争四千个学位,学校怎么选?”虽然近年来按照片区划分就学机会的制度已很普遍,但随之而来的“学区房”并没有让这种竞争降低多少,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稀缺难得。这种情况之下,考试就成了相对最公平也最有效的选拔机制。而为了增加淘汰率,只能提高试题的难度。于是,梳理整个链条,最终还是指向了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优质教育资源越是集中在少数学校,孩子们就越是要经历惨烈的竞争和比试,前期要学的内容也越来越难。这完全不以教育部的教材改革目标为转移。

  而它造成的危害,仅仅是让学生们的学习更难、更辛苦吗?当然不是。为了应付那些越来越难、超出自己年龄段的内容,中小学生们只能通过机械训练、做大量习题来实现。恰恰是这种机械训练,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当这些年复一年浸泡在习题里的孩子长大后,人们又会提出另一个难题了--中国学生的物理成绩那么高、数学成绩那么好,为什么在创新领域、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却那么弱,甚至连离开计算器算数都算得一塌糊涂的美国人都比不上呢?

  张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