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弟子李鸿章这样评价恩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梁启超对曾国藩也有极高的评价:“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现如今,不少政府官员更是直言“做官当学曾国藩”。
北宋宰相寇准聪明好学,十九岁便考中进士,年纪轻轻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他不畏强权且敢于言事。宋太宗对寇准十分赞赏,高兴地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真宗时期,大辽国南下攻宋,寇准力挽狂澜,力谏宋真宗御驾亲征,最后订立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由此寇准被提升为宰相。当时民间流传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说法,寇准被誉为一代名相。
曾国藩与寇准都是高官,为何曾国藩成了“三不朽的完人”,而且家族人才辈出,而寇准家族却是“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呢?两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家族命运。
曾国藩一生认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持久”。他虽“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曾家人过生日,曾国藩身居高位,弟弟们也是功业有成,同事们想送点礼品喝点喜酒庆祝一下,本无可厚非,但曾国藩却说:“生日在即,万不可宴客称庆。此间谋送礼者,余已力辞之矣;弟在营亦宜婉辞而严却之。至嘱至嘱。家门大盛,常存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之念,或可自保。”
曾国藩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也是普普通通,生活当中处处节俭,他以身作则,自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
而寇莱公呢?他的生活观念却是:“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尽管少年时代家里一贫如洗,但自从当了官,俸禄高了,生活也就越来越奢侈了。据《宋史寇准传》中记载:“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步入仕途的寇准喜好歌舞,经常在家中大吃大喝招待朋友,并下令在其豪宅中到处都点上蜡烛,即使厕所、马厩也不放过。
寇准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又喜欢铺张浪费。正所谓“有样看样”,寇准家族的后辈们也养成了奢侈之风。司马光在教子的《训俭示康》中说:“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
如此看来,曾国藩与寇准两人不同的生活作风影响了两个家族。国人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寇准家没有跳出这个宿命,是因为养成了奢侈的生活风气,而曾家能跳出这个宿命,全仰仗曾国藩所说的“居家之道,惟勤俭可持久”!
罗日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