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记忆差,未必只是老了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老人,记忆差,痴呆
  • 发布时间:2014-09-02 16:07

  最近遇到一位患者,是由儿子带着来看病的。儿子说:“最近老觉得我爸怪怪的,总是站着或躲在一个地方发呆,时常嘴里嘟哝着什么。有时候喊他,他也没反应,吃饭的时候还会吃着吃着就走出去站着,喊他进来吃饭,他嘴上答应但很久都没进来。以前他爱看的电视也不看了,也好像没了时间观念,还总会忘了刚说过和做过的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好在这位儿子警醒,因为这名父亲的怪表现是因为患上了早期痴呆。有些老年人或家属认为,这些奇怪的行为只是人老了以后记忆退化的正常表现,常常会忽略而没有去看医生。等到症状明显时,已到晚期,治疗效果就比较差了。

  常见痴呆分两种

  痴呆,是指在智能已获得相当发展之后,由于脑部病损引起的继发性智能减退,可由各种器质性因素所致。年龄不满18岁不诊断痴呆。

  最为常见的痴呆有两种: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前者的特点是呈现一种阶梯型智能下降模式,并且有较多的心脑血管病证据;后者则呈现一种隐匿性缓慢发展型智能下降模式,少有心脑血管病的证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总发病率在10%左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级增加,到80岁以上人群可高达20%~30%。

  许多人觉得这个数据太高,有炒作的嫌疑,其实不然。产生这种错觉的原因是我们对老年人智能的要求不高,重视得不够,仅仅因为智能问题到医院去看病者寥寥无几,真的去看病的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患者。

  早期表现不典型

  痴呆进程分3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阶段,患者会出现健忘,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转眼就忘记,会反复地向身边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对本来感兴趣的事情变得提不起兴趣,对每天使用的东西也叫不出名字了。

  症状不典型,但痴呆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做好了,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或延缓痴呆进程。家人如发现老人出现以下征象应积极找神经科医生咨询——

  记忆减退 它是老年性痴呆早期最常见的表现,突出特点是近记忆力减退,记不清近期发生的事,如前讲后忘、丢三拉四、对几小时前刚吃过菜的已不能回忆、同一问题反复提问、上街买菜却拿了篮子忘了钱,记不住熟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反复说同样的话或问同样问题。

  情感变化 早期最突出临床表现是高级情感活动的变化,即亲情减弱,对亲人不像以前那样关心、体贴,进一步发展会变得情感平淡,不关心任何人。亦有患者表现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易流泪,遇事抑郁愁闷,为小事焦躁不安,害怕恐惧等。

  能力下降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如上街买菜、计算水电费等简单账目很费力,甚至不会算;语言能力下降:想讲话,却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说话东拉西扯、喋喋不休,听话者却不知其所云;工作能力下降:自己以前很熟悉的工作、技术突然不会做等。

  兴趣减退 常会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甚至是原来喜欢的活动。有时独自呆坐在家中,不愿与老朋友聚会,丧失主动性。

  性情变化 容易发怒、多疑猜忌或害怕,与原来的性格大不一样,过去很慷慨、大方的人一反常态变得过分节俭、自私、小气、甚至吝啬,有东西东掖西藏,多疑猜忌,自己东西找不到就怀疑别人。

  判断不清 搞不清楚目前的年份月份,可能会在住家附近迷路,或忘记是怎样从家里出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回家。

  上述征象可能一时不太明显,家属应多加观察并与之比较:与他自己以前比较,与他的同龄人比较,如果这种比较一旦出现不同寻常的差异,那么就应该高度警惕了。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那些以前智商很高的人。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前总统里根,他被怀疑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时候还是在职总统,当他在国会做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后,因为不记得从哪个门出去而犹豫了,正是这个小动作被他的私人医生捕捉到……最后在他退休后4年不到,才对外宣布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老年性痴呆。

  绝大部分老年性痴呆是被家属首先发现,然后被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诊断出来的,可惜的是,在中国,这部分患者还不到10%。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王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