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留还是不留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子宫肌瘤,肿瘤,体检
  • 发布时间:2014-09-03 08:28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它对女性孕育和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且不能排除恶变的可能,患者对其仍应保持高度警惕,留心观察,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手术。至于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子宫是否保留,需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选择。

  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低于肌瘤实际发病率。随着B型超声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肌瘤发现的几率有增高的趋势。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种种迹象表明,它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激素水平相关。

  定期体检可早发现

  很多女性在做常规妇科检查时发现子宫肌瘤,觉得非常诧异,自己身体并无任何不适,为何却患有子宫肌瘤?

  原来,子宫肌瘤有无症状以及症状的轻重,与它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有关,尤其是生长部位。位于子宫外表面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在腹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使长得很大有时也没有症状;而位于子宫内表面的黏膜下子宫肌瘤,由于它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即使很小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

  一般而言,子宫肌瘤可以有以下症状(具体到每位患者,则可能表现为其中一种或数种症状)——

  (1)阴道出血: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位于子宫外表面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无阴道出血。肌壁间肌瘤较大时,可影响子宫的收缩,或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而使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位于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则常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等。当然,引起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如果出现这一症状,不要自认为是由于劳累或是闹更年期而不重视。

  (2)盆腔包块:很多时候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如洗澡或性生活)或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当肌瘤过大或患者体型偏瘦时,可在下腹部摸到较硬的实性包块,尤其是早晨排尿前更容易摸到。有些肥胖患者不一定能摸到瘤子,但会发现腰围增大,(有时中老年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发福)。育龄期的女性,如果发现盆腔包块,最需要考虑的不是子宫肌瘤,而是首先要排除是否怀孕了。

  (3)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以压迫邻近的器官而产生症状。同样由于生长部位及大小的不同,产生的症状也有差异。肌瘤向前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甚至排不出尿(称为尿潴留);如肌瘤生长在子宫后壁,可向后压迫直肠引起腹泻或便秘;发生在子宫两侧的阔韧带中的肌瘤可压迫输尿管、髂内外静脉和神经,从而发生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下肢浮肿或疼痛。

  (4)不孕:位于子宫壁的小肌瘤或者浆膜下肌瘤一般不会影响妊娠,但有的肌瘤会改变子宫腔形态,或者阻碍受精卵的着床,或者长在子宫角处,压迫输卵管进入子宫的开口而妨碍精子进入输卵管,均可造成不孕。

  (5)腹痛:子宫肌瘤一般很少引起腹痛,但如果肌瘤过大压迫盆腔的神经,或肌瘤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红色变性,或带蒂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发生扭转时,可引起剧烈腹痛。

  (6)白带增多:多见于位于子宫腔的黏膜下肌瘤。当肌瘤脱出子宫颈口或阴道口时,其表面会溃疡坏死,出现白带增多,如果合并感染,可有脓性白带。肌壁间肌瘤如果体积较大,可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分泌增加而且盆腔充血,也可引起白带增多。

  (7)循环系统症状:长期月经过多,可造成继发性贫血,贫血严重者可有贫血性心脏病。

  上述症状通常是需要治疗的信号,如果女性朋友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实际上,对于定期体检的女性,子宫肌瘤很容易被超声检查发现。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定期接受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

  子宫肌瘤让人放心的地方就是它本质上是良性的,恶变的可能性相对很小,约为0.47%,而且恶变者多有征兆,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对一些患者建议观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对于没有症状(比如月经过多、疼痛、排尿困难等)、小的肌瘤(比如在常规体检中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直径2~3厘米、或者更小的肌瘤),一般建议观察,定期复查即可(每3~6个月做1次B超或盆腔检查)。患者大可不必为这样小的肌瘤惊慌失措。

  但如果患者有以下情况,则需要考虑治疗:

  (1)单个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子宫总体积超过怀孕子宫2~3个月大小。

  (2)尽管肌瘤不大,没有超过前述标准,但由于位置特殊,引起症状者。如:肌瘤长在子宫下段和子宫颈(宫颈肌瘤),引起尿频、尿急或者排尿困难者;肌瘤压迫直肠引起便秘或腹泻者;长在子宫腔内(黏膜下肌瘤)引起月经过多、甚至贫血者。

  (3)多次流产或者不孕,怀疑子宫肌瘤为主要原因者。

  (4)有提示子宫肌瘤恶变的征兆。如:绝经后先前存在的子宫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定期复查的患者,近期内子宫肌瘤突然迅速增大;超声检查提示肌瘤血运极其丰富等。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来确定,包括手术、药物和其他方法。

  (1)刮宫术。如果子宫肌瘤合并有月经不规则,应行诊断性刮宫术,既可排除子宫内膜的病变,对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也有暂时治疗效果。

  (2)肌瘤剔除术。即从子宫上将瘤剜下来,保留子宫。这种手术适合于年轻患者和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位于子宫腔的黏膜下肌瘤如果已脱出于宫颈口外,可从阴道将肌瘤拧除。肌瘤剔除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对于需要怀孕的妇女,还有一些特殊的注意(见后文)。

  (3)全子宫或部分子宫切除术。这是治疗子宫肌瘤最传统方法,也就是连同肌瘤一起将子宫切除。如今,由于观念的改变和女性对自身的重视,通过切除子宫来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慎重。

  (4)子宫动脉栓塞。在血管造影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股动脉插入特殊导管,并在血管造影的指引下,将导管选择性地放入双侧子宫动脉,用特殊的药物或者器械堵住血管,以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从而使子宫肌瘤坏死或缩小。

  (5)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HIFU是将体外的低能量超声波,经超声聚焦作用准确聚焦于靶组织,使能量得到数千倍放大,产生瞬间高温(65~100℃) 和空化效应,令肿瘤凝固性坏死,空化效应使细胞膜、核膜破裂,失去扩散能力,从而达到破坏病变的目的。

  (6)性激素治疗。对于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的肌瘤(如宫颈肌瘤和阔韧带肌瘤)或有贫血的患者,可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并且闭经,达到改善患者贫血和降低手术难度的目的。

  如此多的方法,没有最好,合适就好。需要医生综合考虑,解释各自利弊并给予患者倾向性建议,最后由患者作出决定。

  子宫切不切,40岁为界

  在上述种种治疗方案中,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效果非常明显。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两种:(1)完全切除子宫;(2)只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那么,什么情况下需切除子宫,什么情况下可保留子宫呢?

  早先认为,子宫上都长瘤了,当然应该切除它,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繁衍后代。后来发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对于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切除子宫是残酷的。英国妇科手术大师邦尼提出:“为了一打纯属良性的肌瘤而切除女性的子宫,无疑是一次外科手术的彻底失败。”于是医界开始探索子宫肌瘤剔除术(即只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

  一般教科书上提出:对于35岁以下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目前大龄生育者越来越多,35岁的界限似乎太低,我们在临床中多以40岁为界。临床上经常有45岁左右还要求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目前的建议是:对40岁以下的患者,如果子宫肌瘤不能保守治疗而需要手术,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则最好行子宫切除术。当然,如果强烈要求保留子宫,也可进行肌瘤剔除。有很多女性即使不再考虑生育,也不愿切除子宫,认为切除子宫后就不能做女人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对于要求行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一些“丑话”需要说在前面:

  (1)剔除后肌瘤可能复发,若干年后可能再次手术;(2)如果肌瘤过多或位置特殊,术中出血很多,有时为了抢救,有可能不得已而改行子宫切除;(3)对有恶变可能的肌瘤,如果剔除后的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恶性,还需要二次手术,行子宫切除或更大范围的切除;(4)子宫肌瘤剔除与妊娠的问题,比较复杂。

  腹腔镜剔除术,不是人人都能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目前很流行的手术方法,它是通过在腹部做3~4个小切口(每个切口长约1厘米),借助特殊的摄像系统(相当于能够进入腹腔的眼睛)和一套特殊器械(相当于能够通过小孔进入腹腔的手指)来完成手术。它的优点是术后恢复快、腹部几乎不留疤痕,术后腹腔粘连轻微。目前,通过腹腔镜来剔除子宫肌瘤是妇科进行最多的手术之一,那么,哪些子宫肌瘤适合腹腔镜剔除,哪些不适合呢?

  腹腔镜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很高。当然,对于绝顶的腹腔镜高手或者“狂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肌瘤不能通过腹腔镜来剔除,但这种人毕竟不多,大多数患者面对的仍是一些普通的妇科医生。因此,患者在和医生讨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肌瘤是一个(单发肌瘤)还是多个(多发肌瘤)?相对来说,单发肌瘤比较适合用腹腔镜来剔除,而多发肌瘤,特别是子宫肌瘤很多、而且每个都不小的时候,用腹腔镜剔除就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剔除后要通过腹腔镜缝合子宫表面的伤口难度较大,会导致患者出血较多,甚至发生休克。

  2.是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还是黏膜下肌瘤?打个比方,将子宫比作一间独立的屋子,如果肌瘤的大部分或全部位于屋的里墙,称为黏膜下肌瘤;如果肌瘤的大部分位于屋的外墙,则称为浆膜下肌瘤;如果肌瘤位于墙中间,就成为肌壁间肌瘤。从腹腔镜的角度看,能够看到的是子宫的外表面。因此,浆膜下肌瘤用腹腔镜剔除最为容易,其次是一定大小的肌壁间肌瘤(太小了藏在中间看不到),小的黏膜下肌瘤通过腹腔镜剔除就比较困难,当然,可以用宫腔镜来剔除。

  3.肌瘤是位于子宫的顶部(学名为宫底)、前壁、下段还是后壁?对于位于宫底和前壁(相当于屋顶和前面)的肌瘤,腹腔镜手术要容易一些;而对于下段和后壁的肌瘤(相当于地基和后墙),腹腔镜剔除没有困难,但同样是缝合比较困难。

  4.术后患者是否需要生育?如果需要生育,对较大的、或者多发的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剔除需要权衡。有两个原因:

  首先,腹腔镜手术对缝合的技术要求是最高的,总体而言,它缝合的牢固性不如开腹(绝顶高手会不赞同,所以说是总体而言)。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如果妊娠,随着子宫不断增大,缝合处就是一个薄弱部位,出现子宫破裂的危险就更大。

  其次,对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怀孕的女性,一般都需要剖宫产,到时候还需要在腹部切个10厘米以上的口子,腹腔镜手术后腹部不留疤痕的成果将被破坏殆尽。因此,对术后需要生育的、子宫肌瘤为多个的女性,开腹剔除也许更为安全,追求腹部暂时没有疤痕并不值得。

  5.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哪一种剔除肌瘤更干净?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腹腔镜手术的一个弱点就是手术中医生缺乏直接触觉,因为他握着的是半米长的手术器械一端。在开腹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手的触摸来发现藏于子宫肌壁间的小肌瘤,而在腹腔镜手术中要发现这种肌瘤就很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多发子宫肌瘤用腹腔镜剔除相对困难的原因之一。

  说了这么多,也绝非是要否定用腹腔镜来剔除子宫肌瘤。只有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指导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谭先杰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李力

  整理:西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