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新用途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山楂,消化不良,眩晕
  • 发布时间:2014-09-03 08:19

  山楂既是人们熟悉的消食健胃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药之一。《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性微温,味酸而甘,入脾、胃、肝经,具消食健胃、化淤行滞功效,属消导类中药。传统上常用于消化不良、血淤经痛、产后淤滞腹痛等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枸橼酸、苹果酸、抗坏血酸、糖和蛋白质等化学成分,有扩血管、降血压、调胆固醇、收缩子宫、助消化作用;焦山楂煎剂对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有强烈抗菌作用。山楂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这一点众所周知;以山楂配伍治疗血脂异常、高血压,也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此外,它还能治疗小儿腹泻、热淋、软组织损伤、呃逆、眩晕等,这些却鲜为人知。

  呃逆

  以山楂5~10个,温水烧熟。用时细嚼慢咽,将核吐出,并饮少量温开水。一般服后呃逆即可停止,连服3~5次可痊愈;儿童用量酌减。对于顽固性呃逆,则取生山渣捣烂挤汁,成人每次15毫升,每天3次,口服,一般1天即可见效。

  眩晕

  山楂、乌梅、菊花各15克,水煎,煎好后加白糖50克,温服。此法能治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编者注:如果是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本方作用很有限,应请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诊治)。

  软组织损伤

  山楂100克,细辛10克,共研为粗末,加黄酒适量,调糊外敷。一般外敷1小时后能减轻疼痛,1~2天疼痛消失。

  小儿腹泻

  山楂、车前子各10克,谷壳2克,炒至焦黄后混合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服3次,每次按每多1岁加0.5克量,3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

  热淋

  山楂90克,水煎服,每天1剂,一般3天即见效。

  热淋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并伴有发热、恶寒,甚至头痛、口干口苦、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淋巴细胞等均异常。

  研究发现,山楂还有以下8个新用途——

  1.治声带息肉:焦山楂24~30克,水煎2次,取汁1500毫升,凉后慢慢服完,每日1剂,并让声带充分休息。

  2.治疗结肠炎:干山楂片30~40克放保温杯(其他杯也可),经开水浸泡2小时左右,先将水一次性喝光,后食余下的山楂片。

  3.治冻疮:局部未溃者,用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去渣,温洗患处,每天1次,一般3天可愈;局部已溃者,将鲜山楂捣为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7天可愈。

  4.治产后宫缩痛:每日取生山楂100克,加红糖、清水适量水煎,取汁300毫升,分3~5次(1~2天)口服,服药后疼痛明显缓解。这是因为生山楂可活血散淤,使气血通则不痛;红糖则能温中补虚。

  5.治黄褐斑:生山楂研细末,装瓶备用。用前温水洗面,擦干,取山楂粉5克,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薄薄覆盖于面部,保留1小时。早晚各1次。

  6.治细菌性痢疾:生、熟山楂各15克,煎水代茶,白痢加红糖,红痢加白糖,趁热饮用。

  7.治疗乳糜尿:每次用北山楂末25克,水煎成膏状,加入生蜂蜜25克,饭后半小时内服完,每日2次,20日为1疗程。

  8.治久咳不愈,痰多而黏:山楂去籽、雪梨去皮去核,加冰糖适量浸入水后煮熟连汁服下,每日1次。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副研究员 王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