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诊热线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脑鸣,疾病,贫血,糖尿病
  • 发布时间:2014-09-03 08:31

  为什么感冒后会脑鸣

  我在几个月前的一场感冒后出现脑鸣、头痛、头晕,肩膀肌肉痛,右手有时麻木,到医院检查说是血管痉挛,颈椎有问题。服药后头还是响,手麻木。请问该如何诊治?

  重庆 肖读者

  肖读者:

  出现以上症状首先应明确原因,应当去医院做相应检查,如血、尿、粪及血生化、影像学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出现脑鸣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耳部的疾病;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过量使用有耳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过度紧张与压力等精神因素。

  如果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异常发现,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过度紧张与压力等精神因素和植物神经紊乱所造成。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保持心情愉悦,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养成喝牛奶的习惯,利于维生素、钙的吸收利用。

  2.选食含锌食物。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3.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韭菜等。可考虑饮少量红葡萄酒及黄酒等。

  4.减少脂肪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等食物。

  5.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紫菜、虾皮、海蜇皮、黑芝麻、黄花菜、黑木耳、苋菜、香菜、豆制品。

  您肩膀肌肉痛、右手有时麻木,有可能是肩、颈椎部骨关节疾病。可以采取这些措施:间歇口服消炎镇痛药;理疗;正规的按摩;痛点靶向疗法(在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关节功能锻炼。颈椎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枕头睡觉,饮食上多选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食物。如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可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如属血虚气滞者,应适当吃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戒烟、忌酒或少酒、少吃生冷和过热的食物、忌油腻厚味之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金永寿

  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如何诊治

  我今年74岁,2011年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入院放了3个支架,病情无好转。2013年检查结果为:左室壁稍肥厚、左右冠状动脉多发钙化斑块,中段管腔轻度狭窄。现在症状仍是胸闷,服用扩张血管药物效果不好。请问该如何诊治?

  北京 柳读者

  柳读者:

  根据描述,您可能存在两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前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胸闷、胸痛,治疗以抗血小板、调脂、抑制心肌重构、扩张冠脉血管及介入手术为主;后者以心跳不规律或出现各种异位心律为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快速心律或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

  您的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放支架治疗这种心律失常通常意义不大。但您未提这些早搏及心动过速有何症状,因此建议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律失常情况及与症状的关系,若仅仅是早搏而不伴相关症状,暂无需治疗。

  您3年前已植入支架,提示当时已有较严重的冠心病,植入支架后需要严格长期服药治疗(不仅仅是扩张血管药物),2013年的检查可能只做了冠脉CTA检查,未能明确冠脉病变情况,目前您仍有胸闷症状,是否没有规范口服药物治疗?建议再次入院,完善基本检查,并行冠脉造影检查,同时规范冠心病药物治疗,可选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一种调脂药物、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必要时联合使用抗冠脉痉挛药物。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心内科医师 刘晓燕

  小三阳该如何服药

  我前不久检查发现尿蛋白0.15,弱阳性,肾功能检查肌酐126.8。因有乙肝,服用阿德福韦酯18个月,还是小三阳,只是转氨酶正常,病毒量低于检测查。我该停用阿德福韦酯呢还是该换其他的药?

  江苏 赵读者

  赵读者:

  您的肾功能检查肌酐126.8(血清肌酐的正常值为44~133μmol/L,酶法检测男性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如果按酶法检测来看您的肾是有问题,这可能是因为您服用了阿德福韦酯的原因。目前建议停用阿德福韦酯,改用恩替卡韦0.5毫克,每天服用1次,以抗病毒治疗为好。

  武汉中西医结合肝病

  重点专科主任 朱清静

  肺间质纤维化

  该如何服药

  我从患肺间质纤维化以来一直服汤药,后来医生说可以暂停汤药,给我增加了羧甲司坦口服液,可我跑了几家药店都没有买到,请问我该如何用药? 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黑龙江 肖读者

  肖读者:

  肺间质纤维化就是一种慢性病。只要治疗方案正确,大多数患者会有正常的生命过程,与正常人无异。对于早期轻症的患者,只是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百令胶囊、肺力咳胶囊、富露施等,当然,多数患者要口服少量或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羧甲司坦是黏痰调节剂,可影响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的分泌增加,高黏度的岩藻黏蛋白的产生减少,使痰液黏滞性降低,易于咯出。功效近同于富露施。

  但需要注意的是:(1)患者要长期用药,且糖皮质激素用量应该个体化,原则是采用可控制病情的最小剂量。常加用百令胶囊10粒,每日3次。(2)一定要避免接触空气中的异味,最好是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生活。(3)适量活动,避免过劳。(4)避免过咸、过凉的饮食。(5)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态平和、心情开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陶凯

  荨麻疹该如何用药

  我今年45岁,患过敏性荨麻疹,服用抗组胺类药物虽然效果明显,但不能停药,停药必复发。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后,不仅嗜睡乏力,且身体发胖。也服用了很多中药,没有效果。请问,有没有办法能有效治疗荨麻疹?

  新疆 程读者

  程读者:

  荨麻疹的西医治疗,除口服抗组胺药外,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愈方法。如果症状很严重,可以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但也无法完全治愈。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很有特色,但关键是辨证准确,否则也难有效果,因此可能是您开的方子不对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的李斌教授和孙世道教授在治疗荨麻疹方面效果不错,还有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治疗荨麻疹的效果也很好,高手很多,您不妨试一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皮肤科博士 姜文成

  糖尿病人能服眩晕宁吗

  贵刊2013年11期曾刊发《眩晕宁:止眩停晕保安宁》一文,文中提到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此药,请问是何原因?我有糖尿病和眩晕病,该如何服药呢?

  山东 王读者

  王读者:

  您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眩晕症,能不能服用眩晕宁不能一概而论。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消渴又分为上、中、下消,其表现的症状亦不相同,如果属于下消,由于肾失固摄,肾虚无以约束小便,使水谷精微下注,尿频量多,须滋阴固肾。眩晕宁由茯苓、白术、泽泻、半夏、陈皮、牛膝等10味药组成,这些药物大多有燥湿化痰、利水渗湿、引水下行的作用,这样会加重利尿作用,肯定是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兼有眩晕症时不宜用眩晕宁治疗。但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症状不是太严重,可以慎用,并非一定要禁用。

  眩晕症有很多原因引起,如脑血管性眩晕、脑肿瘤性眩晕、颈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血管性眩晕、内分泌眩晕、神经性眩晕等,而眩晕宁也不是所有的眩晕都能治疗,它主要是针对美尼尔氏病、神经官能症、晕动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引起的眩晕。所以说患有眩晕症,主要是控制眩晕发病原因,使用不同中成药治疗。

  治疗眩晕症的中成药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常用的有银杏叶片、脑立清、清眩丸、全天麻胶囊、颈复康冲剂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这些药物有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祛风止痛、平肝熄风、镇痛止痉等作用,能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脑组织耐氧能力,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解除并改善膜迷路积水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些药物对糖尿病是没有影响的。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祖贻

  什么样的体质才

  适合“秋冻”

  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自立秋后,天气逐渐凉起来了,请问哪些人适合“秋冻”,哪些人不宜“秋冻”?

  辽宁 刘读者

  刘读者:

  “秋冻”指刚刚入秋之时不要急添厚衣,适宜地冻一冻,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适应性。还有就是秋季气温逐步下降,但室内气温没有明显降低,室内外温差较大,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出汗着风,反而易伤风感冒。天人要合一,夏转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人也要随之慢慢调整,以逐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初秋凉而不寒,是“秋冻”的好时期,然而深秋时冷空气来袭,气温急剧下降,若再一味强求“秋冻”而不及时增衣保暖,就会适得其反。

  秋冬还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适宜感觉来实行。如果觉得冷,甚至开始打喷嚏、鼻塞,那就要适当加衣了。一般来说,平和体质和偏内热体质耐寒能力相对较强,适合“秋冻”;阳虚体质气血不足、怕冷、血液循环不良,不适合“秋冻”,否则容易受凉感冒,或引发原有疾病。老人、妇女和小儿应谨慎 “秋冻”。

  小孩:阳气旺盛,天刚冷就穿很多衣服会捂住阳气,身体易出汗反而易受寒感冒,一般婴幼儿比大人多半件衣服即可。

  老年人:身体抵抗力、抗寒力减弱,有支气管病、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老人更不宜“秋冻”,否则易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女性:以血为本,体阴而易受寒,特别是经期女性更不宜受寒,更要注意保暖。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医师 彭康

  膝骨性关节炎

  该如何治疗

  我今年52岁,因膝盖痛到医院做X线检查,结果为右膝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诸骨质增生,膝关节囊稍肿胀。请问该如何治疗?

  福建 谭读者

  谭读者:

  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致残畸形为临床特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受损、破坏和继发性骨质增生。目前西医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如萘普生、尼美舒利等),或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润滑关节,以保护软骨(编者注:患者还可参看本刊2014年第1期第32页《告别关节痛,过个舒心健康年》一文)。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治疗骨性关节炎,主要是通过减轻关节疼痛等症状、延缓软骨退化过程和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进展,但其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及过敏反应。所以还需要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可采用灵仙汤(中成药可用仙灵骨葆胶囊)或补肾活血汤作为基础方内服。同时在膝关节及肿痛部位外敷磁药贴,可刺激骨刺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包裹骨刺,达到缓冲作用。中药内外兼治,药力叠加,疗效较单纯内治或外治显著。

  目前治疗骨关节炎较好的药物是氨基葡萄糖,但需长期服用方见效。

  要注意的是,肿痛剧烈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膝关节负重活动,切忌行走和久站,以免加重对膝关节的应力刺激。可取坐位,交替做膝关节屈伸动力,或仰卧床上做下肢蹬空车锻炼。轻症者可进行游泳、瑜伽等运动,亦可间断性短时间散步,以防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症状缓解后每天应坚持散步30~40分钟,以避免复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院

  骨伤科主任医师 邵萍/赵非一

  如何预防褥疮

  我老伴今年76岁,最近因身体原因,需要长期卧床,请问,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

  山西 向读者

  向读者:

  压疮(褥疮)是长期卧床、坐轮椅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为慢性伤口,治疗时间长,难度大,不但可使原发病加重、增加死亡率,花费也巨大,老年人中患压疮者的死亡率是无压疮者的4倍。所以预防压疮被认为是最经济和有益的策略。

  压疮可以这样来预防——

  有效减压:长期卧床者需使用交替式充气床垫,可延长翻身间隔时间,每4小时翻身1次,如果是4~5厘米厚的海绵床垫需每2小时翻身1次;坐轮椅者需加4~5厘米厚的海绵垫,每15分钟抬起身体1次。对于关节突出部位可加垫软枕,但是禁用气圈或环状垫,因为环状垫不能有效减压可能造成新的受压。

  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1次,保持清洁。如有大小便污染需随时清洗。勿用刺激性大的碱性肥皂,可用弱酸性的沐浴露,采用冲淋的方法,勿泡澡或用力搓洗。

  保持皮肤的柔润度:清洗后皮肤可用润肤露涂抹预防干燥,保持皮肤有较好的柔润度,可以抵御摩擦力和压力所伤。清洁的皮肤上勿用粉剂,因遇汗液后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呼吸。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在其会阴部可用油性液体或膏体保护。

  加强营养:每日要选择新鲜有营养的食物补充,少食多餐,每日5~6餐。

  勤换内衣:每日更换1次,一旦潮湿立即更换,宜选择棉质柔软宽松的内衣,吸汗但不刺激皮肤。

  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伤口

  护理中心副教授 蒋琪霞

  肺部慢性炎症如何用药

  我今年79岁,曾有过肺结核,已经治愈。近日检查发现“右肺中叶内侧段慢性炎症”;做头颅CT时又发现“双侧筛窦炎”。另外,我每年都会有1~3次感冒。有资料说,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是诱发癌症的因素,特别是肺部的慢性炎症,加上我又是老烟民,请问这慢性炎症该用什么药?

  浙江 曾读者

  曾读者:

  结合您的肺结核病史,您最新做的CT检查结果显示的是结核治愈的一种形式,即形成纤维灶及炎症机化,类似于外伤愈合后形成的疤痕,不需要特别治疗。您的血沉及免疫球蛋白指标的部分异常也没有太多的临床意义,您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用担心,也不需治疗,每年做定期体检随访就可以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您每年都有1~3次感冒,类似过敏性鼻炎,不断流清鼻涕,有时也偶转为脓鼻涕,进而咽喉炎发作而咯脓痰,每次都迁延3~4周才能治愈,加之头颅CT显示有慢性筛窦炎表现,考虑确有过敏性鼻炎的可能,如果对花粉等某些刺激物比较敏感或有季节性症状则该病的可能性更大。建议服用孟鲁司特钠10毫克,1次/晚;另外用内舒拿或辅舒良鼻喷雾剂,每次1~2喷,1~2次/日。治疗往往需要数月,或在季节变换前2~3周提前使用以上药物以预防发作。当然具体治疗还要考虑到具体临床症状,比如有发热、流脓涕或咳脓痰,可能合并有细菌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治疗。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兴胜

  编辑/西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