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极有可能实施量化宽松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欧元区,量化宽松
  • 发布时间:2014-09-18 08:16

  核心提示:当前欧洲受通缩威胁、汇率偏强及经济低迷煎熬,如果新货币政策未能扭转通缩,非常规货币政策或将出台。

  欧洲央行前段决定推出超过市场预期的一揽子宽松货币政策。新货币政策内容广泛,包括减息,将央行基准利率从0.25%下降至0.15%;破天荒把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即隔夜存款利率由此前的零降至-0.1,欧元区迎来负利率时代;同时,欧央行还提出三项前瞻性政策计划﹕结束证券市场计划冲销操作,引入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初始规模为4000亿欧元,以及筹备资产支持证券(ABS)购买计划。新措施目标旨在压低欧元汇率,提高通胀水准,推动欧元区经济复苏。

  但在8月的议息会议上,欧央行顶住了呼吁其进一步宽松的巨大压力,并给出了推迟量化宽松的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化宽松已经从欧央行的政策工具选单中消失,相反欧央行在等待“九一八”后,即9月18日第一次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额度投放后再来考虑量化宽松的政策选择。

  量化宽松之所以对欧元区一下子显得必要,主要是近年来欧元区通缩压力和经济低迷所致。欧洲央行设定2%的通胀目标,但目前欧元区的通胀率是0.5%,且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通胀率仍将低于目标值。

  首先,公共债务以及一些国家的私人部门债务高企,已经深刻影响欧元区整体的经济增长。以西班牙为例,该国私营企业负债累累,政府负债也接近GDP的100%。而通胀越低,则债务人的负担越重。其次,欧元区内部仍需要实现物价再平衡。不仅西班牙等需要重拾相对德国的竞争力,法国同样如此。而整体通胀率越低,这个过程就将越痛苦,因为这会把那些需要重拾竞争力的国家推向更低、甚至是负的通胀区间。

  的确,自2007年8月以来,欧洲央行已经大幅拓宽了它的政策工具,其资产负债表也已经明显扩大。而实际上,欧洲央行迄今为止的做法与美联储或日本央行有着本质差别。美日是通过购入国债或其他抵押债券来压低长期利率并刺激需求,它们试图以新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和提升通胀。而欧洲央行至今为止,却基本上是在忙于代替已失去借贷功能的银行同业市场发挥作用,以确保欧元区所在的银行体系不缺乏流动性。

  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区别不大,但事实上它们所产生的效果却很不一致。从整体金融体系来看,在美国和日本,由于央行从政府和私营部门大规模购入资产,导致金融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显著扩大;但在欧洲这样的情况并未出现。其结果是,前两个国家的政府和私营部门手中的货币量大幅增加,而欧元区却并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

  换句话说,欧洲央行迄今为止尚未实行具有进取性的QE政策,而是一直在忙于修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让商业银行能够正常运转,避免欧元区各国私营部门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对欧洲而言,欧债危机虽告一段落,但经济复苏之路却仍然漫长。当前欧洲受通缩、汇率偏强及经济低迷煎熬,尤其是面临着通缩的巨大风险,一旦陷入通缩泥淖,欧元区经济就可能重蹈当年日本覆辙,陷入长期衰退境地。

  因此,对于当务之急走出困境的欧洲经济来说,如果新货币政策仍未能扭转通缩,欧元区央行下一步就可能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

  黄少明(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