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的“盛开”与“凋零”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郁金香,金融危机
  • 发布时间:2014-09-18 08:47

  核心提示:非理性繁荣并没有消失,它会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要想彻底摆脱这种困境,只有依赖于社会制度的改进。

  前不久,有消息称,首个获监管机构批准的比特币投资基金“环球顾问比特币投资基金”在英国皇家属地之一的泽西岛建立。与此同时,陆续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发文严管比特币。比特币的命运何去何从?当人们关注这个问题时,不难想英国皇家属地之一的到三四百年前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危机”。

  从疯狂追捧到全民投机,再到一夜破产,17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泡沫事件被称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金融危机。每当投机泛滥时,人们往往会想到“郁金香泡沫”。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比特币会否成为又一个“郁金香”?拨开历史云烟,看清那时的疯狂,或许可给今天的商业投资活动带来理性和自律。

  一个球茎的奇幻旅行

  众所周知,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大多数人恐怕不知道,郁金香的故乡并非荷兰。郁金香原产地在小亚细亚地区,随着土耳其帝国版图的扩张,土耳其人发现了郁金香并对它非常痴迷,开始培育这种花。到了16世纪中叶,郁金香传入奥地利,继而在欧洲王室流行开来,不少贵族将其摆放家中,作为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参加宴会,在晚礼服上别一枝郁金香成为一种时尚。

  1593年,一位叫作卡罗卢斯·克鲁西乌斯的维也纳宫廷植物学家,应莱顿大学的邀请到荷兰去讲学。克鲁西乌斯从事球茎类植物研究,对郁金香的栽培颇有心得。他去荷兰的时候,带了多个品种郁金香球茎继续研究。郁金香就这样在荷兰落户了。

  郁金香其实并不香,至少几百年前它没有香味。法国诗人戈蒂叶写过一首《郁金香》:“园中无花似我这般辉煌,可我的花萼像瓷瓶一样,没有大自然灌注的芳香。”但是,郁金香高贵典雅,花色迷人,所以达官显贵对它一见钟情。

  尤其是后来克鲁西乌斯在研究中发现,郁金香球茎产生了病毒突变,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的杂色病,球茎一旦感染了杂色病,所开出来的花分外美丽,这种美丽令荷兰人更加着迷。当时,荷兰已经位列欧洲强国,而且,荷兰的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郁金香的培育,荷兰也成为郁金香栽培的主要国家。不过,尽管如此,郁金香难以短时间大量繁殖,依然满足不了需求。

  由于供不应求,郁金香身价上涨,欧洲贵族们纷纷到荷兰订购。据说在法国,有人愿意用价值数万法郎的金银珠宝去换取一个珍品郁金香球茎。不过,在17世纪初期,郁金香狂热还只是限于贵族和富人阶层,其中一部分是家境富裕的植物爱好者,珍品郁金香更多的是在王室的庭院与客厅里。这只是郁金香泡沫事件的发端。

  一株花的身价等同于一幢河畔别墅

  到了17世纪30年代,越来越多的投机分子介入郁金香交易,他们丝毫不关心郁金香新品种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只关心这样的品种在荷兰有几株。投机商人囤积大量的郁金香球茎等待价格上涨。

  1634年,荷兰成立了郁金香交易的行业组织,垄断了整个郁金香交易市场。行业不仅没有遏制郁金香的投机交易,反而对郁金香狂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荷兰人,在郁金香狂热潮流中淋漓尽致展示了他们的商业想象力。

  其一,行会规定郁金香交易都要向行业缴纳费用,这个费用只占成交额的四十分之一,而行会组织确保交易双方信息迅速流通,从而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其二,交易地点不需要去正式的交易所,在酒馆交易即可。其三,交易不须现金或现货,而是用预付款或票据,连预付款也可以家禽之类抵用。

  可想而知,这样的交易方式让没有资金的平民也卷入进来,炒作郁金香的热潮演变为一场全民投机运动。根据一位历史学家的描述,“不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到郁金香投机之中。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至此,郁金香泡沫以无法阻挡的态势膨胀。外国资本也涌入荷兰,让郁金香交易持续高烧。

  美国经济史学家约翰·戈登写道:“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荷兰盾。如果你想搞清楚这样一笔钱在17世纪早期荷兰的经济中是什么价值,你只需要知道4头公牛(与一辆拖车等值)只要花480荷兰盾,而1000磅奶酪也只需120荷兰盾。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以4600荷兰盾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一本名叫《荷兰史》的著作中也提及:“1636年,一棵珍品郁金香可以交换8头肥猪、4头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乳酪、一个银质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

  到了1637年,郁金香价格的暴涨难以想象。与上一年相比,涨幅少则20、30倍,多则高达60倍。这年初,一株名贵的“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可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畔的一幢豪宅。

  水手误吃郁金香引发崩盘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狂热之中时,郁金香市场大崩盘已悄然来临。实际上,郁金香投机的高度疯狂只是持续了一个冬天。

  提到大崩盘,不少书籍和文章都会提到一个关于水手误吃郁金香的故事。有一天,一名年轻的英国水手来到荷兰,可能是他比较宅,对郁金香投机并不知晓,可能他又比较饿,总之把船主的一个珍品郁金香球茎当作洋葱吃掉了。船主发现此事后勃然大怒,把水手告上了法庭,要求巨额赔偿。可是,法官为难了,这个球茎到底值多少钱呢?如果真的那么昂贵,为何在水手眼里只是如同一个洋葱,仅仅只是因为误食吗?法官如何判决已被遗忘,而这个偶然的事件引起人们恐慌,以及对郁金香价值的怀疑。卖方开始抛售,从而导致郁金香市场的突然崩溃。荷兰政府出手挽救也终告失败。

  学者王巍在《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中是这样表述“郁金香泡沫”的破灭:“1637年2月4日,卖方突然大量抛售郁金香,公众开始陷入恐慌,郁金香市场一夜之间崩溃。虽然荷兰政府发出紧急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已平均下跌了90%,而那些普通的品种甚至卖不到一个洋葱的价钱。绝望之中,人们纷纷拥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挽回损失。但在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这次事件不了了之。”

  水手误吃郁金香球茎的故事是否真正发生过,难以求证。关于荷兰政府的拯救措施,不同文献的表述也有区别。至于“郁金香泡沫”破灭带来的影响,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说直接使荷兰走向衰落,有的说对经济影响微乎其微。

  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郁金香泡沫”中汲取教训。“郁金香泡沫”破灭两百年后,名叫麦凯的苏格兰学者在所著的《异常流行幻象群众疯狂》中披露了郁金香狂热事件,将其表述为“集体疯狂引发的经济丑闻”,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郁金香事件的记录。后来,有学者把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和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并称为近代欧洲三大泡沫事件。

  泡沫离我们并不遥远

  “郁金香泡沫”危机离我们已有将近四百年,可是我们又似乎感觉到,它并没有远离。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提到泡沫,首先会想到2007年股市。

  2007年新年伊始,很多专家称中国步入全民理财元年,也有人说“共富元年”来了。理由是自2005年年中开始,先前入市的股民们已赚得盆满钵满,赚钱效应让证券开户数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06年10月新增开户数是34.85万户;2007年1月新增开户数是325.77万户,8月新增开户数已经升至892.42万户,不到一年时间,新增开户数量增长了25倍。 截至这年10月25日,沪深两市开户数突破1.3亿户。

  开户数攀升与股市创纪录的节奏是一致的。2007年10月15日,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创出历史新高,次日,沪指盘中一度突破6100点,收报6092.06点。哪知股民们还未来得及庆祝,大盘急转直下,股市步入下行通道。三个月后,沪指失守5000点;5天后,接连击破年线;再过两个月,击破年线。接着,陆续跌破4000点、3000点。其间,相关部门屡次出台稳定措施,频发“救市金牌”,仍未能有效阻止股市的持续下跌。截至2008年10月28日,沪指收报1664点。仅仅一年时间,跌幅超过70%,逾九成股民亏损严重。五年多过去了,股市仍在2200点徘徊,尽管一度站上3000点。

  楼市是否存在泡沫,这是另一大热点话题,近些年来屡屡见诸媒体重要版位。

  自2003年起,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其核心宗旨是稳定房价,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调控政策分别多达6项、11项、8项、16项。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前半年政策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随着后半年房价的飙升,严厉的调控措施又连接出台。2010年1月、4月,分别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条”。尽管如此,实际调控并不理想,房价依旧在上涨,以至于说起楼市调控,人们都称“十调九涨”。

  对于一部分投资者追逐茅台酒、比特币的现象,也让人联想到了郁金香。

  2006年-2011年,茅台酒身价持续大幅拉升,带来了“民间囤酒热”,主要是酒类经销商和投资人士。据媒体报道,在2011年底,不少人认为茅台酒还将继续涨价,有的经销商以每瓶1800元的价格批了100箱茅台酒,也有普通市民买个几箱等待价格猛涨。

  和茅台酒的涨价相比,比特币价格的飙升可用“神话”来形容。在2013年,比特币行情飙涨近90倍,年初只80元左右,到了11月,最高涨至近7000元。当时,有人戏称“现在比特币是一枚一部苹果手机的节奏,以后是一枚一栋房子”。而比特币价格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也让人叹为观止。以2013年11月19日为例,当天比特币价格冲至近7000元;9时之后,从6980元跌至4701元,跌幅达33%,中午涨至6740元,接着再度下跌。这样的走势,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玩不起。

  可怕的是不知道泡沫在哪儿

  泡沫并非一无是处,啤酒、咖啡的泡沫会带来好口感。泡沫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泡沫在哪。

  重温四百年前的郁金香狂热事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泡沫产生的过程。

  首先,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有关。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运行的基本力量,决定了每种商品的产量以及售价。经济学家曼昆在著作中举了这样的例子:“当寒流袭击佛罗里达时,全国超市的橘子汁价格都上升了。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呈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下降。”郁金香价格的上涨来自于贵族们对郁金香的热捧,而郁金香培育数量跟不上需求。

  接着,热钱涌入了这个行业。在郁金香事件中,不仅有荷兰当地富人阶层和投机商在囤货,还有国外热钱对郁金香的追捧。尤其是可以用房屋、家畜等来充抵货币时,更是造成了热钱的泛滥。这对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恶化的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交易平台和市场的形成。荷兰人用他们的商业头脑,创造了期货交易模式,而且还无须到正式交易市场,直接到酒馆或酒店即可。至此,泡沫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从郁金香泡沫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汲取教训,当短期投机资金涌向某一商品时,就必须警惕起来,要果断把潜在危险的火星灭掉。客观地说,股市、楼市调控实际效果与期望有一定差距,但不能由此全盘否定调控政策。国家调控政策对稳定股市、楼市还是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部分国家对比特币的监管,或多或少有对泡沫的担忧和警惕。

  泡沫看上去很美,可实际上,所有的金融泡沫都是脆弱的,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行为并不能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立刻清醒过来,推倒泡沫破灭的“多米诺骨牌”。

  泡沫也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觉得这是一种繁荣的迹象。荷兰郁金香受到整个欧洲的追捧,也让几乎所有荷兰人觉得富裕来临了。但是,我们需要理性的认识。18年前,面对全球股市大涨,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发表了一次演讲,提出“非理性繁荣”一词,“但是我们怎么知道非理性繁荣从何时起已经造成资产价值的高估,而资产价值的高估将任由未知的、长期的衰退践踏。”接着,美国股市下跌了,而房地产泡沫又起来了。

  怎样才能让泡沫不再如影随形?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的答案简洁又干脆:“非理性繁荣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要想最终摆脱这种困境,只有依赖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增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

  宋夏(专栏作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