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产业规划者”涩泽荣一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产业规划,涩泽荣一
  • 发布时间:2014-09-18 08:48

  编者按

  没有涩泽荣一,就没有近代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发展。他为什么在仕途一帆风顺之时毅然辞官投身商界?他与同时代人迥异的商业理念源于何处?拥有庞大财富,为何没有建立家族企业集团?本期“书斋”推荐的《涩泽荣一传》,讲述了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从经营一家企业的能力来看,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绝非一位优秀的经营者。但是从“日本产业”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没有比他更优秀的综合规划者,也没有比他更有执行力的总指挥了。涩泽荣一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一点,他并不在意如何组建自己的股份公司,而是把日本产业的整体构想藏在心中。

  为了促进货币的循环,首先要建立银行和股份公司--涩泽荣一已经通过第一国立银行和抄纸会社(制纸会社)着手建立了。接着是建设让商品和人循环起来的铁路网。从1875年开始,时任第一国立银行行长的涩泽荣一将铁路网的扩大事业提上了日程。

  日本最早运输旅客的铁道是1872年修建的新桥-横滨铁路。当时的参议大隈重信摒弃了引进外国资本的想法,通过在外国发行公债,铺设了这条国营铁道。

  看到这条铁道的成功之后,民间也掀起了兴办铁道公司的热潮。其中,明治初年曾在英国留学并体会到铁路便捷性的旧德岛藩藩主蜂须贺茂韶,与池田、伊达、松平等华族一同,组建了东京铁道会社。但在建设铁道时却遇到资金问题,只好求助涩泽荣一商量对策。最后商议的方案是通过收购已经运营的东京-横滨国有铁路。

  这次收购的手续和之后的铁道经营全部交由涩泽荣一操办。作为华族联盟组成的铁道下放联合会总代表,他负责与政府进行交涉。正在他竭力思索经营的具体方法时,传来了好消息。1876年7月,政府决定以310万日元的价格将这家企业卖给民间。而且,政府打着保护华族的名义,提出七年分期付款的优惠条件,并同意在缴清收购费用之后,将企业的一切都交给他们,甚至将期间缴纳的分期款支付年利率定为7分。

  但是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政府决定用公债代替以前一直发放给华族的俸禄,制定了《金禄公债证书条例》。这个条例为涩泽荣一经营的制纸会社带来了起死回生的特需,但对涩泽荣一参与的铁道下放联合会来说,却是当头一棒。俸禄变成了公债,导致华族们手上可以融通的现金和证券等急剧减少。

  华族之间出现了终止收购的意见,虽然涩泽荣一极力劝说,但最终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1877年,下放联合会解散,涩泽荣一原本的梦想--通过建设铁路网这一基础设施使商品和人产生循环,破灭了。他感叹道:“终于呱呱坠地的日本第一个私营铁路计划,不幸烟消云散。”但这次挫折为涩泽荣一参与新事业开辟了道路。

  铁道下放联合会决定解散,但他们已经向政府缴纳了40余万日元。由于西南战争后财政紧张,政府又恰好无力立刻返还这笔钱。无奈之下,政府表示允许联合会在几年之后获得这笔返还的钱时,可以将其用于开展某项利润丰厚且有发展前途的事业。联合会接受了这一建议,又找到涩泽荣一商议究竟应该开展怎样的事业。

  涩泽荣一提议涉足保险业等三个行业。当时政府也认可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因此联合会的各位华族决定成立海上保险公司,并将一切事务委托于涩泽荣一。由这笔返还金诞生的海上保险公司,就是今天的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的前身。

  为什么涩泽荣一要建立海上保险公司呢?原因可以追溯到涩泽荣一在大藏省时的见闻。当时,地租由原来的用稻米缴纳改为用货币缴纳。这种货币缴纳制度基于以下的兑换系统--地方上收集起来的稻米要送到东京或大阪的稻米交易所,但是由于货币缴纳制度,农民在将稻米交给中介商的同时或者不久之后,就必须获得相应的报酬才行。所以,中介商将收来的大米作为抵押,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得资金,先与农民进行结算,再把米堆上船,送到东京或大阪的交易所。这种情况下,大米本身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但是,如果运米的船遇到事故,中介商和金融机构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这一行业非常需要保险制度。遗憾的是,没有人愿意设立一家将危险转嫁到自己头上的公司。

  当华族们找涩泽荣一商议资金运用的问题时,他首先便劝他们投资海上保险业。但是华族中的很多人反对道:“保险是什么东西?我可是非常讨厌危险的。要投资保险事业可令人为难啊。”

  于是,涩泽荣一命人制作一个风险最小的海上保险公司项目计划。这一计划非常慎重,提出“将资本金的90%用于公债,海上货物的保险额只占资本金的20%。超过的部分则在外国人居留地的外国保险公司进行再投保”,这才终于获得了华族们的同意。

  1879年8月,以资本金60万日元建立东京海上保险会社。对涩泽荣一来说,这比第一国立银行和抄纸会社要容易得多。尽管它是一家股份公司,在股份募集方面却根本没花多大力气。

  推荐语

  追求公利才是王道

  推荐人:杜博奇(书评人)

  涩泽荣一生于富农家庭,他也许会成为家业的继承者,但偶然闯入的西方文明,改写了他与这个国家的命运。

  对于刚刚结束封建制度、百废待兴的日本,涩泽荣一曾制定了一套“以金融为引擎”的改革方案。因保守派阻挠,改革计划未能全部实施。于是,涩泽荣一辞去公职,亲身践行。

  “原本在日本,做买卖被人看作是很低贱的事,但这种看法是很不合理的,今后的商业绝不会是这样!”涩泽荣一加入了他主持组建的日本第一家银行“第一国立银行”。

  当时的日本处于工业化的前夜,出口大米、茶叶、蚕丝等生产原料,进口生产设备和工业成品,具有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日本小本经营的手工作业无力和西方机械化大生产相提并论,因此出现了大量贸易赤字,导致金银外流,严重挫伤了工商业发展积极性。

  涩泽荣一意识到,利用银行筹集闲散资本推动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金钱不进入银行,就和沟渠中的积水、滴滴答答溜掉的水滴没什么两样??如果建立起银行适当地引导,原本沉睡的仓库或口袋里的钱,就会汇聚到一起,变成一笔十分庞大的资金。这样,贸易就能变得繁荣,产品会增加、工业变得发达,文化进步、道路获得改良,整个国家焕然一新。”

  以“第一国立银行”为资金平台,涩泽荣一展开一系列实业布局,创办了500多家企业,涉及造纸、印刷、纺织、酿酒、制砖、保险、燃气、矿山、铁路、机械等重要行业。

  身为日本财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涩泽荣一不乏机会谋取私利,但他总是把公利放在第一位,而罔顾个人之私欲。他说:“只求一 家之富是为霸道,追求公利公益方为王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