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怀·竞争创新·战略架构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华为,小米,联想,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4-09-18 08:23

  核心提示:中国公司成长为伟大公司正进入冲刺段,但不能因为钱而冲刺跑。在中国,伟大公司还更侧重社会情怀,造福于民,才能基业长青。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华为位居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这项调查排名来源于一家美国的市场研究公司。

  1988年,从部队转业的任正非以2万元资本在深圳注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余年后,华为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285位,服务全球超过20亿人口。

  或许,以这样的速度与路径崛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始料未及。

  “中国有历史阶段性的伟大公司,先后出现海尔、联想、新浪、腾讯、阿里巴巴、华为以及小米。”零点咨询董事长袁岳告诉本刊记者,“但中国缺少伟大公司基业长青的榜样。中国到了一个需要有伟大公司的时代,而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兴起。”

  创造一个伟大公司,是每一个有雄心企业的梦想。那么,伟大公司到底是什么?多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企业高管称,伟大的企业首先诞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行业,它有着伟大的社会情怀,能够顺势而为,并革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在竞争中领先于同业。

  显然,中国的公司已崭露头角。

  伟大是社会情怀

  “应永远铭记,我们旨在救人,不在求利。如果记住这一点,我们绝不会没有利润,记得越清楚,利润越大。”百余年前,美国默克制药的缔造者乔治·默克告诫他的员工,公司首先要有伟大的社会情怀,坚定救死扶伤的理念,公司自然有丰厚的回报。

  “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要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在创业初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称“中国的社会问题很多,我相信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可以解决社会问题。首先是创造就业;其次是扩大内需,让农村和农民都富裕起来;第三,是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

  如今阿里巴巴成为了世界级公司,它是否算伟大公司呢?马云说,阿里是有着伟大社会情怀的公司,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苹果公司都不能算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在他眼里,阿里巴巴要成为像微软、沃尔玛和GE一样世界级的伟大公司。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亦有同样的理念。

  “如果一家公司通过微小的创新,创造了一个新的业态,进而带动了一批创业者成长起来,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样的企业就称得上是伟大的公司。反之,如果一家企业规模很大,却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社会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的大企业与伟大企业相去甚远。”郭为如是称。

  郭为告诉本刊记者,一家企业之所以称得上“伟大”,在于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中国的民生幸福、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只要达到了这一标准,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可以称得上是伟大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承担经营压力的同时,也在勇敢地肩负着国家赋予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大公司受制于自身的业务规模,而伟大公司是对相关行业和价值链的联动影响巨大。”袁岳称,“伟大公司能预见性地拓展出崭新的市场空间,牵动市场价值链的重大重组。”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伟大公司在其诞生的那天就已注定,创立者是不是有伟大的追求,决定着这个企业的走向。

  在郭为眼里,中国并不缺乏伟大公司。他举例表示,多年来的低调奋斗和持续创新使得华为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并于近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再比如,1984年成立的联想,起源于中科院计算所,创业时只有11个科技人员。如今联想已成为一家创新型、国际化的大型科技企业,成为中国最著名、最受尊重的品牌之一。

  伟大是竞争与创新

  一份由麦肯锡提供给本刊的《完善对标系统,推动管理转型,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如果想真正做成世界一流企业,成就基业长青才是根本。这就要求企业不光要有足够的规模体量,还要不断创造不俗的业绩,以及实现发展的长期持续性。而面对外界经济环境的压力,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管理架构,优化企业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对企业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着“股神”之称的巴菲特说过,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任何企业经营的核心,这正是投资的关键所在。理解这一点的最佳途径是研究分析那些已经取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

  任正非认为,有健全良好的制度,有颠覆性的创新,能够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对社会有所担当。这对当下正处于变革中的中国尤其重要。不管怎么说,依靠科技的稳扎稳打比迅速发财致富的投机重要得多。

  “中国企业迈向伟大公司的过程,不仅仅是规模的提升、视角的转换,更是价值观的颠覆,需要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多角度去探析。”郭为称。

  从事多年企业咨询公司的袁岳认为,市场洞察、技术变革和管理模式的超越式创新可成就伟大公司。与世界级伟大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显然缺少技术持续性创新和模式发现的原创性。

  在微软初创期,微软模仿苹果发明的鼠标,被判罚数亿美元。正因为美国司法对创业的保护,才使得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逾60年来创新不断,生机勃勃。

  “当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持续的创新和努力,终有一天能够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郭为称,“目前一些中国公司和世界级公司相比,并没有很大差距。”

  伟大是国家战略架构

  “伟大公司是那些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民族复兴、民生幸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企业。”郭为表示,成就伟大公司还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架构。

  近年来,纵观国外品牌发展趋势,伟大公司或有伟大苗头的公司都有一个特点:越来越轻工业化,越来越偏人性需求。

  从微软到Google,再到后面的Ebay、Facebook、Myspace等,工业属性几可忽略,而人性需求的规模效应和可能性则无法估量。日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承诺向所有善意使用特斯拉专利技术的人开放所有核心专利。

  伟大公司的竞争同样是国家的竞争。在工业品牌时代,中国公司一诞生就落后的被动局面在今天可以完全改变,因为人性需求驱动的品牌根植于本国国情和消费习惯,不再“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这将成就伟大公司广阔的空间。中国伟大公司更可能诞生在重人性需求驱动的品牌。

  中国公司真正的机会已经到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机会并不是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近年来,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为这一浪潮的到来已溅起了几朵浪花。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伟大公司的塑造还应提升为国家战略。一个国家有了伟大公司,是国家软实力的展现。袁岳认为,从国家战略的重点方面看,打造世界级的伟大公司还应增强企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整合能力、优化能力,同时应更加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等。

  “当这个时代来临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于《激荡三十年》开篇如是写道。

  《支点》记者 袁阳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